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聋校非遗职业教育实践探索
——以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为例
2020-02-25陈福民王培峰
陈福民 王培峰
(1.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 山东潍坊 261021;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8)
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国拥有2057万的听力障碍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7%[1]。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水平,特别是接受职业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生活的质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7月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指示;教育部等七部委于2017年7月联合发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加强高中及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对接市场需求,支持校企合作,办好骨干特色专业”的要求。新目标和新举措为新时期聋校职业教育带来压力和挑战,同样也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作为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承担着为听障学生成功步入社会而奠基的任务,始终将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学校近5年对毕业生的历次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5%、5年内失业率(转换工作)达到60%、第一年月均收入2500元,10年内成立家庭人数为40%,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住房。结果明确显示,毕业后的听障学生收入低、生活差,缺少独立生活的条件,难以像常人一样获得幸福感和尊严感。因此,探索如何满足听障学生日益增长的成功融入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转型的需求,加强听障学生就业技能教育是聋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潍坊聋校将听障学生具有的观察能力强、专注程度高、动手能力强等身心特点与非遗手工艺项目具有的成长性强、技艺性强和从业回报率高的特点有机契合,进行了非遗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通过以潍坊本地丰富的非遗手工艺项目为学习载体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促使毕业生由粗放型工人向技能型艺人转变;实现稳定就业和终生从业,从根本上消除部分听障毕业生的低端就业状况,使之过上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
一、依托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构建非遗职业教育“校本化”课程体系
非遗手工艺内涵丰富,既有隐性的文化传承功能,又有显性的技艺实践功能。长期以来,非遗手工艺课程在特殊教育学校一直被定位于兴趣课程、社团课程,对其技艺育人功能挖掘和开发不够,没有将其纳入职业教育序列,对听障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显著。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就是通过学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要找到学校、学生与行业、企业的契合点[2]。听障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专注力好,非遗手工艺具有极强的技艺性、艺术性和成长性。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听障学生就业能力,使之获得终生从业的技能,从而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潍坊市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城市,又是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和成熟的文化运作市场。为此,潍坊聋校将风筝扎制、红木嵌银等本地非遗手工艺项目通过专业化—课程化—校本化—信息化的路径进行了“校本化”提升改造,开设了聋校中职工艺美术专业,通过非遗职业教育路径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开设以潍坊非遗手工艺项目为学习内容的工艺美术专业。针对聋校职业教育设置专业针对性差、低端粗放,缺少成长性等问题。潍坊聋校在充分调研当地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开设了以风筝扎制、面塑、烙画、刺绣、核雕、陶艺、剪纸、布艺、红木嵌银、刻瓷、书画装裱等11个非遗项目为课程的工艺美术专业,以此提升聋校中职阶段专业设置的层级度,形成学生就业技能的高点;确立了由培养传统工人到高端艺人转变的专业设置目标,制定了“1+N”(掌握一项以上非遗技能)的学习目标;同时编制了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纲要,依据项目教学模式制定了专业课程学习流程,实现了非遗手工艺课程的专业化[3]。2017年3月,学校成功申报国家中职专业目录下的工艺美术专业;2018年11月,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中职特色专业。
(二)建设以校本体系架构的聋校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资源。为改变聋校非遗课程功能开发不充分、目标设置不精准、教学实施不系统、资源建设不完备的问题。学校在已有面塑、刻瓷、书画装裱、风筝扎制等手工艺社团课程的基础上引进了烙画、刺绣、核雕、陶艺、剪纸、布艺、红木嵌银等项目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并按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将社团课程升级为专业课程,按照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系统整合改造民间传统工艺“师带徒式”口传心授的教学内容,使之符合专业教学规律、契合听障学生学习特点,完成了非遗工艺项目传授内容的课程化。其次,学校于2014年12月开始组织专业力量在借鉴民间大师、传承人传授经验和现有专业书籍的基础上,依据听障学生的技能学习习惯,按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统作品制作、作品保养与包装、技艺拓展创新、民间艺术故事的体例编写了《剪纸艺术基础》、《烙画基础》《民间刺绣与工艺》《手工编织》等校本教材,全面实现了课程的校本化。最后,学校与潍坊传媒网、“非遗潍坊·经典工美”等网站资源建立链接,建立了包含政策信息、非遗信息、工艺门类、非遗传承人与工艺大师、传承故事、制作视频、作品展示、网上商城等栏目的“潍坊聋校非遗课程信息资源库”,提升和丰富了学校的非遗教学资源,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信息化。
二、依据现代学徒制理论创新非遗职业教育“贯通化”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聋哑学校和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一样,职业教育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应试化问题;存在着学生对专业选择不自主、学习内容不贯通、校内培养与就业不衔接的问题;存在着学习评价标准单一、形式固化的问题。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学生身份双重、课堂形态双控、学校行业双融合。因此,潍坊聋校从打破传统班级授课模式带来的学生身份固化、教师灌输、办学封闭的弊端入手,在专业选择、课堂组织及授课形式、教学实训衔接、学业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探索了非遗职业教育“贯通化”教学模式。
(一)选课走班制贯通专业学习内容。入学即确定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一贯做法,这一方式使得部分学生无法自主选择与自己兴趣、特长相一致的专业,使得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就业和生活。潍坊聋校通过“四固定一流动”的选课走班方式改变了“入学即定终身”的专业学习弊端,使学生“自由择业”成为现实。主要做法为通过固定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学习地点,学生流动选择专业学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技能特点走班学习。中职一年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有专业项目,中职二年级开始固定学习内容,期间个别同学还可以微调和兼学项目,直到学生在毕业前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手工技艺,实现“1+N”的学习目标[4]。
(二)双师联合授课制贯通课堂教学。由于受特教学校当前专业师资考选、编制设置、财政投入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多数学校无法自主引入紧缺教师,面临职教师资匮乏的问题。潍坊聋校通过借鉴现代学徒制模式,打造双师课堂的方式来破解此难题。2015年6月,学校特聘了16名行业内的非遗传承人担任专业教师,来作为课堂的主讲。同时选聘校内文化课教师配合专业教师授课,承担跟师学徒、课堂组织、沟通翻译、评价记录等教学工作。通过“主·辅式”双师联合授课形式的确立,有效地贯通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了授受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带动了校内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推动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三)建立三一评价体系贯通学生核心素养。一直以来,聋校职业教育的学业评价基本使用文化课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一件作品”就完成了学生的评价。这样的做法无法动态地反映学生技能学习的全过程,很难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学校根据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工艺技能学习特点的要求,将非遗技能学习与“自立、正心、强技”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运用个别化教育(IEP)模式:“一生一案”制定专业成长培养方案,教师根据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传授,让每一名学生各有所得;教学过程中“一生一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差异化评价,教师通过对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纪律、素养、基本技能掌握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阶段性地运用“一生一品”有依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期中、期末学生完成的差异性试题(标志作品)作为终结性评价依据。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创新作品和各级参赛获奖作品给予适当加分。通过将学生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自主创新三个环节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技能水平的同步提高。
(四)建立校外孵化基地贯通培养渠道。非遗手工艺技艺有着“入门难、成长周期长、收益慢”的特点,具有了初步手工技艺的听障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在业界“存活”。为此,潍坊聋校通过在校外建立孵化器的方式助力毕业生在业内“生根”。2016年7月,学校在潍坊十笏园文化旅游园区内先后联合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潍坊十笏园文化运营公司等9家行业相关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了“潍坊聋校青年聋人非遗孵化基地”。依托这个平台对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适合从事非遗行业的听障学生进行大师带徒式的孵化,在技艺学习、产品营销、创新创业等方面全面指导,使之经过2—3年的孵化期,成功在行业内立足。
三、借鉴校企合作模式架构非遗职业教育“融合化”综合支撑平台
长期以来,特教学校存在着办学形式封闭、教学样式单一、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寻求外部支持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长期的封闭办学导致学校无法赋予学生对于社会人才需求及自身就业需要日益提高相适应的能力。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要路径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主张学校与行业、教学与生产的对接与融合。因此,潍坊聋校在立足校内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构建了非遗职业教育学校·行业一体架构的“融合化”综合支撑平台。
(一)联接学校与行业,建立教学联合体。任何产业都是一个连接有序的的运转链条,人才作为这个链条的供给侧,需随业而生,与时俱进。现代学徒制主张职业教育根植于产业链条之中,学生技能的培养必须依托行业进行。鉴于此,学校主动与行业相关单位建立联系,签订合作协议,确立职责与义务,在作品展评与开发、师资交流与培养、教材开发与推广、学生实训与就业等方面全面合作,打造非遗传承教学平台。2016年4月,学校与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联合建立了“潍坊聋哑学校非遗传承基地”,通过大师进课堂、联合开发教材、引领展览展评、提供实训场地等方式实施非遗人才传承与培养的合作;2017年4月,学校与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城区文化局、齐鲁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器、山东省华艺雕塑有限公司、潍坊十笏园文化管理运营公司等八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联盟”全方位地进行非遗职业教育深度合作。
(二)联接学校与企业,建立就业联合体。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迈进,学校不可能、更不可以独立营造与行业隔绝的职业教育教学生态,需依托行业环境开展人才培养的相关活动,从而提高技能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潍坊聋校通过与文化、工信等主管部门主导下的行业企业建立就业联合体,在实训、孵化、就业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造非遗职业教育实训就业平台[5]。2016年5月,学校建立了以非遗手工艺企业为主的就业会员库和校企联合就业基地。先后成立了“山东华艺雕塑有限公司潍坊聋校非遗职业教育基地”、“山东省全影网络有限公司潍坊聋校非遗职业教育基地”等就业基地,接收完成实训、孵化的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学生。在安置学生在企业就业的基础上,学校广泛地联系了外部力量,探索更加精准的联合就业传承模式,以解决听障学生精于操作技艺、不擅沟通经营的弊端。即文化主管部门作为发起方,负责协调各方力量、筹划项目资金;文化企业作为运营主体,负责场地、生活、生产、营销;行业协会作为专业力量,负责提供专业指导、行业培训、参赛参评;学校作为日常运转的保障部门,负责提供学生的组织和日常管理服务。通过这样一个汇集了多方力量的联合体,全方位为学生从业、创业提供保障。2020年7月,学校与潍坊市文化旅游局、潍坊市非遗保护办公室、潍坊金宝文旅集团联合成立“潍坊市残疾人传统手工艺工作站”,安置市域范围内具有非遗技艺的残疾人就业。
(三)联接学校与政府,建立实践联合体。融合教育不仅限于教育与社会的融合,还体现在上位的政府管理侧职能衔接理念下的横向融合。潍坊聋校通过与负责传统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业务指导、项目实施、专业培训等职能的文旅局、工信局、非遗保护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建立联系,以非遗职业教育的开展为切入点,以非遗工艺项目传承教学的深度探索为连接媒介,精准衔接管理部门的重合业务,形成教育系统与文化系统的结合。通过参与项目竞标和争取项目资金等方式,紧密地将聋校的职业教育纳入传统文化传承序列之中,打造非遗职业教育实验平台。2016年以来,潍坊聋校先后被潍坊市文化与旅游局、潍坊市教育局命名为“潍坊市文旅局非遗校园职业教育基地”“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实践基地”;先后成功申领“国家潍水文化保护实验园区非遗校园职业教育项目”“潍坊市聋人非遗职业教育传承基地项目”等实验项目,共获90万元实践资金。
(四)联接学校与市场,建立营销联合体。产教融合、产销一体是非遗职业教育实践的核心内容,更是重点、难点之一。潍坊聋校以技艺学习为基础,以作品开发销售为导向,以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为目标,通过建立营销联合体打造营销平台,实现非遗职业教育教、学、研、销一体化目标。鉴于刚毕业的学生很难在分散化、个体化、差异化的非遗手工艺市场自主从业的现实,学校组织专门力量负责作品商品化工程的规划与实施,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拍卖并举的方式,通过建立线上公益平台、自营淘宝网站的线上渠道和民间公益组织义拍义购、行业营销网络的线下渠道综合营销学生作品。2016年9月,学校建立了非遗作品自营商务平台。2017年先后与重庆大学唯爱公益组织、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立线上、线下工艺品销售平台。
近十年来,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通过非遗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职业教育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办学效益日渐显现。完成了办学形态封闭型向开放型、培养目标由传统工人向高端艺人、就业方式从粗放型向精准型、师资队伍由单一型向双师型的转变。近五年,数十名听障学生被山东华艺雕塑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录用,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等荣誉;实践成果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奖项;学校先后迎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考察团、世界创意城市联盟、人民日报、国家驻鲁媒体访问团等团体的考察采访;教学成果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