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的歌
2020-02-25谢应威
谢应威
一
看到援疆文件的那一刻, 我竟然听到了自己的心跳, 手也在颤抖。
我平复自己的情绪, 毫不犹豫地报名。
我是幸运的, 整个阳江市阳东区只有3 个援疆名额, 我入选了最终的大名单。
妻子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第二天对我说: “家里有我, 放心去吧。”
儿子爬上我的膝头, 吻着我的脸说: “爸爸, 你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 我一定听妈妈的话。”
父亲说: “好事! 好好干!”
母亲说: “出门在外, 与人为善, 不懂就问, 注意身体。”
妻子为我购买了新疆地图,“你不知道的中国” 系列丛书,《天南地北——新疆》、 援疆干部陆屹的著作 《在喀什噶尔的日子》;为我购买保暖内衣、 棉裤、 棉帽;为我学做蛋糕和蛋挞……
我整理从教十余年的笔记, 收集整理课件、 教学资料……
一切都那么宁静安详, 又那么充实, 以至于假期仿佛很短, 又好像很长。 可是, 眨眼间, 要出发了。
二
还记得, 参加培训的时候导师说的那句话: “不努力, 你背井离乡干什么, 当卧底啊?”
还记得, 在广州的送行会上,教育司副司长说的那句话: “你们克服重重困难, 响应党的号召、 祖国的号召, 到祖国最需要你们的地方支教, 你们具有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你们是伟大的!”
所以, 我没有道理不努力!
可能就出于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 我努力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事情: 我不会因为多上一节课而耿耿于怀, 因为我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 我不会因为同事和战友的不理解和疏远而垂头丧气, 因为我已经做好了沟通的准备; 我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而抱怨生气, 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是的, 我有备而来。
我很快便得到了战友的认可,很快便得到了受援学校巴仁镇中学的认可, 和领导、 同事也相处得很好。 在新疆工作, 我感到自豪和快乐, 我感到自己的人生在升华。
三
弹指一挥间, 我进疆已经一年有余。 回首看看, 一年半的援疆时光已经快要结束了。 往事历历在目宛如昨天,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巴仁镇中学, 你让我怎么能忘记……
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 我想起了一句古语: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兴奋得双手在颤抖。
还记得, 进疆的那一天, 天很蓝, 居然下起了小雨。 新疆的朋友说: “你们将广东的雨带来了新疆, 好兆头啊!”
我们嗅着干燥而又清新的空气, 看着那特别特别蓝的天空, 感受着新疆特有的风情, 我大声地对着那片残阳下的戈壁滩喊道: “新疆, 我来了!”
进驻伽师县生活示范小区的时候, 又下起了雨。 那天晚上, 我在梦中被摇醒, 原来地震了, 5.6 级的地震, 我生平第一次经历。 不由得想起在喀什培训中心培训的时候党校校长说的那句话: “在伽师县, 经常地震, 如果某个月不地震, 你的床不摇几下, 你都不习惯。” 那天晚上, 我们大声喊道:“地震了!” 我们跑到操场, 分明看到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兴奋。 我想, 大家与我一样, 才知道大地振奋的样子。
第二天, 我们来到了受援学校, 学校为我们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欢迎仪式。 老师们说: “你们的到来, 大地都为之颤抖。” 学生见到我们, 兴奋地喊着: “广东的老师来教我们了!”
那天余震不断, 全校师生在空旷的操场上课。 我给孩子们讲了中国传统故事 《嫦娥奔月》 《女娲造人》, 给孩子们吟诵传唱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还记得, 那个教师节, 我收到了好多礼物: 花、 笔记本、 水杯、葫芦, 还有孩子们为我亲手做的卡片、 为我写的文章, 文中有一句话:“您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给我们上课, 可能很想念您的家人吧! 老师,从今往后我们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您的孩子, 都是您的家人……” 那一刻, 我分明感到一股暖流从心中升起。
还记得, 第一次下雪, 我在讲《咏雪》, 孩子们忽然兴奋地对我说: “老师, 下雪了, 你终于见到雪了!”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吟诵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下课后,我们一起到操场看雪, 大家高兴地喊着、 跳着, 拍下了许多照片……
还记得, 元旦晚会, 全校师生在操场跳舞, 女同学在我面前欢快地摆动着脖子, 男同学刚劲地舞动着双拳。 忽然, 阿布都热合曼、 塔依尔等同学将我高高举起, 送进了欢乐的人群中, 同学们围着我, 载歌载舞, 大声地说: “老师, 新年快乐!” 我们一起跳舞……
孩子们眼神单纯, 充满求知欲, 课堂上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特别喜欢上讲台表现; 课上得活跃的时候会离开座位, 跑到我的面前蹦蹦跳跳; 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会有学生从口袋里拿出几粒枣一个苹果一个石榴一把瓜子几颗杏子送给我……
孩子们最喜欢听谢老师讲 “广东的故事” ……
与孩子们在一起, 我是真的快乐!
四
我们援疆老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整理的课件、 教案送给当地老师, 积极开展研讨展示课;
我代表我们巴仁镇中学参加全县援疆教师的录像示范课, 参与到学校的党建管理;
伦礼蓉老师在巴仁镇中学担任教务处副主任、 语文学科组组长,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的集体备课有条不紊地展开;
第一次全县月考统考和期中考试, 援疆教师黎翠霞、 林曼营所任教班级获得了年级语文前二名;
我们与本地老师 “结对子”,努力打造一批 “带不走的老师”,学校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拜师” 活动, 如今徒弟们都能出色地上好一节公开课, 所教的班级考试成绩渐渐上来了, 甚至将第一名揽入怀中;
语文、 数学都成立了 “援疆名师工作室”, 带领大家搞科研。 我与援疆教师张如枫成立语文课题组, 开展了课题 《伽师县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
如今, 我们佛山援疆支教团120 名援疆老师, 都与本地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援疆老师, 而是与他们一样,是伽师县学校的一员。
五
援疆, 还在路上, 我们没有停下脚步。
一年了, 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我们依然怀揣梦想与情怀, 在这片热土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与理想, 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因为援疆, 我的视野开阔了,看到了更多, 懂得了更多, 结交了更多朋友。
因为援疆, 我的生命宽度延伸了。
因为援疆, 我拥有了一份深沉的情怀……
就要启程, 就要离别。 天南地北的新疆, 有我的梦和我的歌。 在那里, 诗与远方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