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增加一门『不成功幸福』课
2020-02-25谢良梅
谢良梅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无疑是自由而幸福地活着。 何谓幸福? 从家庭到学校甚至社会事实上都窄化为了 “成功才有幸福” 的认知。 渴望孩子走向成功的焦虑让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的口号成为了众多家长的基本育人理念, 并为此投入巨大人力、 物力与财力来帮助孩子跑得更快更优更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兴趣班与补习学校的兴盛。 而成功焦虑一旦延伸到了学校, 也在无形中固化了学校的应试导向, 增加了教育改革的艰巨性。 禁止排名、 给学生减负、 淡化高考色彩喊了这么多年, 但极少学校敢于直面淡化高考、 减负松绑的命题, 背后的逻辑正是因为成功焦虑有很大的社会市场。
众多家长眼中的成功其实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工具性、 攀比性,与邻居孩子比, 与朋友孩子比, 与同事孩子比, 与班上孩子比, 与年级孩子比, 与其他学校孩子比……这已成了很多父母判断自己孩子现在与未来是否以及能否成功的重要参照。 这个时候, 分数并不重要,排名最重要; 获奖不重要, 是否特等奖才重要, 反正只有把别人淘汰下去才算是成功, 教育方面的 “丛林文化” 可见一斑, 当然, 这也是社会残酷竞争的某种客观反映。
学校教育与管理难免也落入了“丛林文化” 的陷阱中。 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成绩是在各种被发明创造出来的指标放大下的纵比、 横比, 教师间的绩效分数、 获奖等次、 论文级别也是上比、 下比, 学校之间也在各种参数的比较中寻找存在感、 优越感, 这难免又导致压力与焦虑再次向学生传递。 比一比的数字化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幼稚化、 庸俗化, 忽略了人心关注与人文关怀; 比一比泛滥成灾且上升到疲于奔命的境地也给教育制造了太多困境。
首先, 很多学生就在比一比中丧失了获得感与成就感。 教师职称评比中有个差生转化率作为教育成就表现, 却不问我们教育行为会否导致潜在的优生转差。 事实上, 由于厌学导致的 “问题学生” 在很大程度上乃因难以企及家庭与学校的期望以及评价标准的单一性所致。
其次, 学校一般来说重视学科教学、 应试技能的 “看得见的教育”, 但很少涉及到关注学生对待人生与生命意义的 “看不见的教育”。 然而, 伴随人的一生的是自身对待生命的态度, 这正是幸福力量的源泉, 一旦丧失这个源泉, 所谓教育成功难免苍白无力。 看看学校里的教育欺凌, 网络上的语言暴力, 社会中的自杀行为, 我们仅仅可以用 “教育不是万能” 的去推卸自己的责任么?
再者, 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正面教育为主, 名人名言名事名篇名著以及宏大叙事几乎占尽了教材中的绝大多数篇幅, 大道理遍布, 小道理稀缺, 普通人、 默默无闻的人缺位。 在这样教育背景下, 学生眼里似乎只有成功的人、 著名的人,因此有些学生会瞧不起学校舍监、清洁阿姨、 食堂工作人员, 不认可自己平凡的父母以及未担任行政职务的老师。 然而, 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必将走向平凡, 学生在未来日子里可能也要为鸡毛蒜皮、 柴米油盐、 闲言碎语、 默默无闻而苦恼,按照上面所提及的成功标准, 这其实就是一个 “失败” 的人。 问题是, 我们的教育可否帮助一个 “失败” 的学生去积极面对自己人生中诸多不可预测的困境?
因此, 学校教育应该比照 “成功幸福学” 去开设一门 “不成功幸福课”, 在这里, 幸福是对待生活与生命的积极态度, 应该得到彰显, “不成功” 是未来要面对的现实, 需要学生有个清醒认识, 这远比心灵鸡汤、 励志 “鸡血” “高大上” 的德育模式来得真实而亲近。“不成功幸福课” 开设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其一, 以普通人为叙事主体。普通人元素唾手可得, 可以是自己的亲人、 朋友、 老师、 邻居、 乡民以及其他在底层社会挣扎的人等,这是被大历史叙事所忽视掉的普通人, 这个群体可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功成名就, 没有丰功伟绩, 有的只是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 奔波操劳, 是一群在认真而努力生活的人,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与残酷, 是教育真善美可资动用的素材。
其二、 基于 “同情之理解” 为导向。 别人的 “不成功” 不能沦为这门课程批评与嘲讽的标靶, 而应该把学生置于每个具体的、 有鲜活生命以及丰富人生的当事人的成长轨迹中去理解。 每个人成长背景不一, 人生选择不同, 性格脾气迥异, 往往会带来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 通过他人人生故事审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 并对社会底层寄予同理心, 可以达到释放善意, 尊重理解的目的。 换个角度看, 别人的不成功也可能是自己以资借鉴的教训。
其三, 立足于他人的生活态度为课程载体。 学校要警醒的是, 不要凡事就上升到教育高度。 诚然,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责任, 但好为人师、 好为说教, 有时候难免会偏离了事实的经纬。 因此, 普通人素材应保持原汁原味, 不要总想按照“正能量” 思维对素材进行人为编辑, 也不要总想帮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 毕竟, 每个人成长路径并不一样, 榜样也可能成为你追求幸福的绊脚石, 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中汲取生活态度乃至于人生的智慧, 以幽默、 自嘲、豁达等来应对人生的困境, 做真实的自己。
基于上述考量, “不成功幸福” 课程内容不妨这样设计: 第一, 底层人物选择广泛性, 立足于不同群体, 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从事不同职业等方面去选择, 可以是清洁工、 贫困户、 保安、 修脚工、餐厅服务员、 流水线工人、 工地工人、 外卖外送员乃至于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群体等等; 第二, 叙述角度多样性, 可以是大龄青年求婚路、 大四学生考研路、 失业者求职路、 一个外卖快递员的一天、 父母的爱情等等; 第三, 凸显叙述细节的丰富性, 叙事画面要细腻, 注重细节刻画, 少评论, 少先入为主,避免刻意与大时代、 大主题、 大历史、 大叙事有牵连; 第四, 叙事方式多元性, 可以是口述史、 自传体,以及报道、 纪录片、 微电影、 短视频等方式; 第五, 课堂教学开放性,可以要求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方式提供学习素材, 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开放视角去认识不同底层群体面对生活艰难时的选择与应对, 体味他人别样的人生, 领悟生活的不容易, 并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客观来说, 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存在“高大上” 乃至于“假大空”等问题, 不接地气、 不切实际, 口号空洞、 内容虚无、 好高骛远乃是很多学校的通病。 德育从本质上来说, 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真实的人生成长, 而不是以成功崇拜、 狭隘化的 “正能量” 为导向, “不成功幸福” 课立足于学生未来人生之路的底线教育, 应得到关注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