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评述

2020-02-25陈佳佳苏建兰

山西农经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林业

□陈佳佳,苏建兰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1 研究背景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林业在应对气候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是一个多效益、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既保护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又为国民经济供应原材料和资源[1]。林业上市公司作为林业产业的排头兵,其经营绩效对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2]。森林资源是林业企业的经营基础,林业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差、资金需求量大、经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3]。科学合理地评价林业企业,找到制约其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于改善我国林业企业经营现状和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进展,运用文献分析法,以“经营绩效”为检索关键词查询相关数据库,对近30 年的文献进行梳理并评述,尝试对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突破目前林业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瓶颈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从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经营绩效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方法优缺点等方面展开。

2.1 经营绩效的界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2.1.1 经营绩效的界定研究

目前主要从3 个方面对经营绩效进行定义。①绩效是结果,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获得的最终结果。Bernardin 和Beatty(1984)[4]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的最终成果称之为经营绩效。狭义的经营绩效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财务指标;广义的企业经营绩效即不仅考虑财务指标,也考虑如产品质量等其他非经济指标。②绩效是行为,是那些与目标有关的行为。Campbell等(1993)[5]定义绩效是可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评估、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为。③绩效是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Brumbrach[6]定义企业经营绩效是一个蕴含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企业运营、盈利、偿债以及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成果。从结果角度诠释经营绩效,认为其以企业目标为导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最终成果的总称。

2.1.2 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从现有研究来看,企业经营绩效主要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①制度环境、供应商、行业结构、市场竞争程度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外部因素。②管理者特征、企业文化、信息处理能力、对外投资模式、资源配置集中度和股权性质等内部因素。

关于企业外部因素,例如制度环境的影响等,已成为热点研究。Batjargal(2010)[7]以互联网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东道国制度体系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Lew 等(2013)[8]研究发现,国际关系网络中建立的信任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探索开发能力,进而显著提高经营绩效。白默和李海英(2017)[9]着眼于制度安排的角度,研究了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途径。俞金红和于明超(2019)[10]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探索财政补贴、企业寻租以及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针对企业内部因素,有学者探讨了管理者个人特征,例如管理者的政治背景与经营绩效的关系[11-12]。也有学者从股权关联入手,分析了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例如胡思佳(2020)[13]用实证分析法得到了以董事长权力为主的公司高管权力、股权关联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2.2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

国内外学者对于经营绩效指标的选取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上分为两个思路,即单一指标的绩效衡量和多重指标的绩效衡量。其中单一指标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表,例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流动比率等[14]。针对防止主观性偏差这一缺陷,多重绩效衡量指标从多个客观角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例如企业的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这4 个指标综合了多个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更为科学和客观。

2.3 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国外研究人员比国内更早关注绩效评价的研究。较早的时候,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为财务评价,后来衍生了新的绩效评价方法,如经济增加值评价法。随着经济水平增长,企业绩效评价已成为结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例如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综合能力。

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 等(1978)[15]提出一种基于决策单元(DMU)的非线性可编程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在多投入多产出场景下的相对生产效率及DEA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Neely 等(1999)[16]在总结前人有关绩效评价指标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指标特质对指标选取的影响。Juha-Pekka Kallunki 等(2011)[17]以芬兰70 家上市公司为对象,对其绩效进行了分析,并把企业资源规划作为一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目前,学者主要采用EVA 法、模糊层次评价法、成本核算法、灰色关联法、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来研究企业经营绩效。根据不同方法的特点扬长避短,把不同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研究方法,被很多学者采纳。

2.4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优缺点研究

国内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开展研究。朱庆华等(2006)[18]指出,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过程中,各指标的权重会因人而异,因而所得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经验的影响。

何宜强(2008)[19]在研究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时,分析了六西格玛方法、平衡记分卡方法和经济附加价值3 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扬长避短并根据研究对象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张凌和齐中英(2009)[20]指出,上市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种方式都存在最佳使用范围问题。例如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法不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只能得出一个综合效率值或仅评价经营绩效的某一方面;主成分分析法仅能从投入或产出角度进行评价,无法把两者联合起来分析,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联;平衡记分卡法研究内容较全面,但很难表述清楚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各指标内在的具体关系,因此其主观性较强。

3 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3.1 林业上市公司范畴的相关研究

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林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竞争力、信息披露、社会责任履行和政府补贴的影响等方面。在财务风险方面,陈茜和田治威(2019)[21]建立了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以2014 年33 家林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了财务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与排序。在竞争力方面,徐添懿(2018)[22]建立了林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系统,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林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水平开展了研究与评价。在信息披露方面,张梦瑶和曾华锋(2020)[23]以2016—2018 年我国A股林业上市公司的138 个报告数据,结合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公开披露的信息,多角度分析林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问题。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隋爽和张卫民(2012)[24]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状况,提出了企业在该方面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构建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大体架构和范围。关于政府补贴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联性,王火根等(2020)[25]研究了政府补贴对林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升政府补贴的管理水平和适当增加公司规模能够促使我国林业上市公司提升技术水平。

3.2 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3.2.1 建立评价指标的研究

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从财务角度、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其中以财务指标来分析林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居多。从财务指标角度来看,蔡彦哲和潘家坪选取12 个财务指标作为二级指标,构建出5 个一级指标组成综合的绩效指标评价结构。从非财务指标的角度来看,王建明和张克勇(2018)[26]立足于内外部条件,全方面确定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其中对内部经营条件的评价形成经营绩效正熵的评价指标,对外部环境评价形成经营绩效负熵的评价指标。

国外学者主要从非财务指标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例如公司规模(Fama 和French)、董事会规模(Lipton和Lorsch)、多元化经营(Lang)、经理权力(Brickley)等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27-30]。

3.2.2 评价方法研究

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种类丰富。有学者采用熵权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刘燕娜和林伟明(2010)[31]收集了12 家林业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林业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熵权法通常用于有确定权重需要的研究中,其适用条件较窄。为避免熵权法的这一缺陷,有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用少量因子去映现较多变量的信息。例如林榅荷(2015)[32]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14 家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规模效率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因子分析法难以提出针对性意见,于是采用DEA和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彭佑元等(2017)使用DEA和Malmquist 方法,分析了2013—2015 年13 家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传统的DEA 模型难以分析企业实际动态变化,因此有学者主张采用超效率DEA 模型。刘冰旎和李登明(2019)[33]运用DEA两阶段模型法及Tobit 模型,研究我国林业上市公司2010—2017 年经营绩效与4 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随着林业经济不断发展,学者对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内在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内容发现,企业经营绩效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对于林业行业来说,由于林业上市企业相对较少,数据收集较为困难,目前有关林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还较少。国外主要关注林业生态方面,关于经营绩效的研究还较少,而国内学者对林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多。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多数涉林上市公司近两年来经营效果不理想,净利润水平不高,甚至出现亏损[34]。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思维研究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非常必要。在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丰富林业科学理论,促进林业产业发展[35]。

现有针对经营绩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绩效评价理论方面,针对绩效较低企业提出优化方案的研究非常少。应重点关注经营绩效不理想的企业,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

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应深入研究其内在机理,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①运用科学的数量模型对林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②研究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找出对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强影响因素,分析其作用机制。③把林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起来,用模型推导得出有关结论的同时,关注林业上市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相关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林业企业经营效率不佳的局面,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探讨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应用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