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礼》学的内容、流派和发展阶段
2020-02-25丁进
丁进 杨 化 坤
(1.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湖南 长沙 410082;2.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周礼》无疑是中华制度文明思想标志性成果。从西汉河间献王发现《周官》到今天,《周礼》研究已经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硕果累累,《周礼》学俨然成为专门之学。但是,《周礼》研究有哪些基本内容和研究类型?出现了哪些流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部系统介绍《周礼》研究理论、方法、成果的专著(1)自清以来,有数部以“周礼学”命名的著作,其中清人沈梦兰、王聘珍各有《周礼学》一部传世,但二书均延续传统注疏体例,补充、证明或纠正注和疏,非理论专著。晚晴时期学制改革,出现了胡玉缙的《周礼学》、罗献修的《周礼学》等一批课程讲义类著作。这类著作受当时条件限制,尚未达到为学科建立理论体系的高度。,也没有出现一部《周礼》学通史著作介绍《周礼》学的发展轨迹。对《周礼》学及其发展史进行总结已经成为学术界一项使命。我们总结《周礼》学史发现,两千多年的《周礼》学形成知识研究、义理研究和应用探索三大内容,出现了传注学、义疏学、义理学和考据学四大研究流派。
一、《周礼》知识研究
历代学者在《周礼》一书的知识性阐释方面耗费了大量心血,他们的阐释进一步构成《周礼》学史演进的主体轨迹,由此形成《周礼》学第一大内容——《周礼》知识研究。
《周礼》知识研究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名物词训诂,二是普通词汇训诂,三是制度解说。但在实际研究中,名物词训诂和普通词汇训诂没有必要刻意分开,我们统称为名物训诂研究。由于时代久远,汉代以来读者难以辨别这些《周礼》名物词所指,历代学者为减轻《周礼》阅读难度,对这些名物词作了训诂和描述性解释,这一类研究成果构成《周礼》名物训诂发展的基本轨迹。《周礼》名物训诂研究奠基于两汉之际的杜子春,郑兴父子、贾逵、马融有所发展,而郑玄是《周礼》名物训诂学的集大成者。此后历代学者大多在郑玄注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工作。至清人孙诒让作《周礼正义》,全面吸收了郑玄以来历代学者特别是乾嘉学派的研究成果,词义辨析细致入微,将《周礼》名物训诂学又推进一步。
制度解说是指对《周礼》中的王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治国方略的阐释。《周礼》制度包含在各职官的职文中,职官职能纵横交错,通过官职、官属、官常、官法、官联、官成、官计、官刑这“八职”体现出来,经文背后所蕴藏的制度和知识十分庞大。秦汉以来,读者对这些制度背景已经相当陌生,因而揭示和阐释这些制度及其相关名物知识成为《周礼》学的首要任务。
《周礼》研究中的名物训诂和制度解说问题是《周礼》知识之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最深入的问题。《周礼》制度知识的解说远没有完成,解说者的解说也成了后人研究的对象。例如杜子春、郑司农、郑玄的解说成为唐人贾公彦的研究对象,而贾公彦的解说与之前汉、唐学者的解说又成了宋元以来学者的研究对象。由于学者对于《周礼》经文所涉及的名物词语的把握不能一步到位,加上历代学者问题意识也有差别,有对有错。这样,历代学者关于《周礼》知识之学形成典型的累积状态,有明显的层级性,构成严密的知识演进的谱系。
历代学者在《周礼》知识学研究方面多有建树,尤其是乾嘉以来的学者,这一类成果非常突出,涌现出一大批名著,例如《周礼禄田考》《九谷考》《周礼井田谱》《九旗古义述》《畿内授田考实》《周礼军赋说》《沟洫疆理小记》等。进入现代,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学者从多个学科切入研究《周礼》制度问题,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周礼》制度研究再次进入繁荣期。有些学者利用出土的西周文献作对比研究,为《周礼》学研究开拓了新路径。杨筠如的《周代官名略考》[1]、郭沫若的《周官质疑》[2]49-81、斯维至的《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3]、徐宗元的《金文中所见官名考》[4]等丰富了《周礼》官制官职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对西周金文中的职官制度作了客观的系统的研究,成为此类研究的集大成者[5]1-143。此外,金文职官研究向二级、三级职官深入发展,例如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6]112-196、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7]175-219等一批著作从西周册命金文视角研究西周职官,对于《周礼》职官制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刘兴均、黄晓冬《三礼名物词研究》等利用当代语言学理论并吸收了甲骨文、金文研究成果和当代词汇学研究成果,对《周礼》名物词作了系列研究[8]223-682。此外还出现了一批硕士、博士论文,专门研究《周礼》词汇(2)此类成果非常丰富,今仅举近年数例:刘琳《〈周礼·秋官〉训诂研究》,苏州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田飞《考工记工艺动词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安甲甲《周礼车马类名物词考》,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景倜然《周礼乐器类名物词研究》,山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程伟《周礼郑注双音词研究》,鲁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这些研究形成《周礼》名物训诂学在当代的新形态。
二、《周礼》义理研究
《周礼》可以视为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历代学者对《周礼》思想进行发掘,他们的研究形成了《周礼》学研究的第二大内容,这就是《周礼》义理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周礼》思想内容的关注。《周礼》包含一套职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核心内容。《周礼》义理学研究这些规定背后的意图,试图从庞大的职官体系中抽象出这些规定的思想意蕴。从整体上看,《周礼》义理学研究《周礼》一书的经世济民思想。从细部看,还可以分为《周礼》政治思想研究、《周礼》经济思想研究、《周礼》法制思想研究、《周礼》赋税思想研究、《周礼》军事思想研究、《周礼》土地思想研究、《周礼》教育思想研究,等等。
《周礼》职官设置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政治思想。《周礼》五官《序官》篇都有“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之句,这就是《周礼》学著名的“十六字总纲”。“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就是立官为民。“立官为民”中的“保民”意蕴具有积极意义。如何实现“立官为民”?一部《周礼》,无人不在组织中,无人不在职业中。《周礼》给所有人安排了“组织”。这个组织没有奴隶与奴隶主之分,只有官、民之别。官是从事管理职业的人,民是从事生产和服务的职业人。人人都有活着的权力,人人都有从事生产或管理的权力和义务。这里不是“物尽天职,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而是人尽其能、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人道法则。
《周礼》一书也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全书充满均衡性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具体表现在资源利用的适度性、生产数据配给的公平性、利益分配的普惠性方面。例如对于树木采伐、狩猎、捕鱼实行休禁期制,对于贫瘠土地实行休耕制,对于上中下三等土地实行调剂制,对于兵役、徭役实行轮换制,对于劳动力使用实行互助制等。《周礼》主张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均衡,财富的均衡,组织的均衡,是典型的均衡主义经济学。古今学者从中发掘出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尽管如此,包含在《周礼》中的赋税思想、货币思想、消费思想、财政思想、朝贡思想、俸禄思想、会计思想、审计思想、市场管理思想仍然有待深度发掘。
《周礼》一书还蕴含着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周礼》军事思想最大特点是寓兵于民。《周礼》中天子六军有建制而无常备军队,士兵与农民一体,乡遂组织与军事组织一体,军事将领与乡遂职官一体。农业生产时候只有民,没有兵。农闲时候则从乡遂基层抽调农民参加军事训练。作战时各乡职官率领本级组织内民众带上装备,组成各级作战单位,汇集到指定地点,听从大司马指挥。《周礼》军事思想对历代军队建设都有影响,其中的军事装备思想、军事训练思想、军事组织思想等仍然有许多东西值得进一步发掘。
《周礼》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教育在先、有罪必惩、重在改正、有冤能伸是《周礼》法律思想的主要特色。惩罚不是目的,防范犯罪才是目的。因此《周礼》各级官员都有“读法”的责任,越到基层,一年之内“读法”的次数越多。我国古代在法制建设和刑罚实施中对《周礼》一书多有参考,其中的法律思想今天仍然值得研究。
《周礼》一书的文化思想也十分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祭祀思想、礼乐思想、教育思想、民俗思想等等,虽然古今学者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周礼》思想学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以短篇论文、书信的形式收入作者的文集中,到清人编《四库全书》,这些成果大多放在集部,只有一小部分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出现,如李觏的《周礼致太平论》、叶时的《礼经会元》、郑伯谦的《太平经国书》等。
《周礼》义理学研究在东汉就已经萌芽,一直潜随《周礼》学的发展,到北宋开始爆发。在当代,《周礼》义理学研究出现新变化。当代学者从现代学科视角切入《周礼》的义理研究,有从国家治理视角切入的(3)例如:章丽琼、黄朴民《〈周礼〉中的“禁”:一种国家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建构》,《浙江学刊》2016年第6期;孙燕杰《〈周礼〉内部牵制的思想与现代内部控制的关系》,《审计月刊》2007年第4期;周执前《〈周礼〉中的城市管理的制度文化与经学构想》,《求索》2006年第9期;赵梦涵《论〈周礼〉的治国方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等。,有从资源和生态管理视角切入的(4)例如:陈业新《〈周礼〉生态职官考述》,《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6期;韩晓燕《〈周礼〉自然资源管理思想浅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2期;孙瑞《周礼中版图文书制度与人口、土地资源管理探析》,《人口学刊》2003年3期;杨霞蓉《略论周代的山林管理》,《学术月刊》1997年11期;等。,还有从经济学角度切入的(5)例如:朱红林《〈周礼〉中的契约及其反映的商业关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汤标中《〈周礼〉中的粮食经济思想》,《商业研究》2001年第5期;李秀丽《试析〈周礼〉的市场管理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1期;丁孝智《〈周礼〉商业经济思想探微》,《社会科学动态》1997年1期;等。。这些研究可以视为《周礼》义理学在当代的延续。当代《周礼》义理学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释中国”,还在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支撑,其研究成果还可以为今天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制定“中国方案”提供思想资料。
三、《周礼》应用研究
《周礼》被发现后,河间献王将它献给西汉王朝,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西汉末年,刘歆、王莽试图以《周礼》《尚书》《孟子》等文献的思想资料为依据实行社会变革,开创了将《周礼》用之于社会改革的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学者和政治家依据《周礼》一书对职官设置、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祭祀制度、舆服制度、礼乐制度进行改革设计。在民间,一些乡绅利用《周礼》完善宗族制度和风俗规章民约。《周礼》应用研究成果大多零星地保留在奏章、诏书、律令、乡规民约和相关史志等文献中。《周礼》应用研究虽然在《周礼》学术史上不占主导地位,但就对社会的直接影响来说,无疑超过了名物训诂学和义理学。
《周礼》曾遭汉武帝的冷遇,但北朝之后却受到许多帝王和政治家的重视。中国历代王朝建设对《周礼》都有参考。利用《周礼》一书制定治理国家方案与措施以及对官制改革方案和措施的分析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学问,其学术旨趣与知识学和义理学研究有明显的区别。《周礼》的应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对历代《周礼》官制体系、爵位俸禄制度、礼乐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军事制度借鉴性质的研究。其中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还是《周礼》的职官思想、经济思想和军事思想用之于社会改革的研究。
王莽无疑是《周礼》应用学研究的第一人,也是综合运用《周礼》思想对社会实行全面改革的第一人。王莽的所谓“托古改制”,对《周礼》制度进行了融合吸收,如以“九赐”为主的官僚制度,以郊祀天地为主的礼乐制度,以封爵制域为主的封建制度,以设官分职为主的职官制度,以王田为主的土地改革制度,以五均、赊贷为主的经济制度等。这些所谓改制,对《周礼》都有参考。虽然王莽托古改制的失败对《周礼》声誉打击不小,但这仍不失为《周礼》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西汉朝廷官制由丞相、太尉、御史组成最上层官僚机构,再由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宗正、大鸿胪、大司农、少府这九卿组成次级权力机构,这种三公、九卿官制成为隋唐以前主流官制。到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泰试图改变这个职官体系,他委托苏绰、卢辨等依据《周礼》建六官制度,由宇文泰发起的官制改革最终获得实行。后来隋文帝对北周六官制再作改革,终于建成三省六部制,这个官制改革成果对唐以来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北周、隋唐官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是《周礼》应用研究的重要命题。
王安石是政治家,也是经学家。作为经学家的王安石,《周官新义》是《周礼》义理学的代表作。作为政治家,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对《周礼》参考尤其多,王安石变法与《周礼》的关系也是《周礼》应用学的重要问题。如熙宁变法中“保甲法”对《周礼》乡遂“九两系民”思想下的比闾、什伍制度的参考;市易法、青苗法对于《周礼·泉府》的参考等。王安石变法的经验教训及其与《周礼》的关系同样是《周礼》应用学的重要命题。
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政权,建国、建军、土地、组织思想虽然庞杂,前后期多有变化,但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制度设计对《周礼》的借鉴。太平天国是一个失败的政权,该政权对于《周礼》思想的吸收及其教训也是《周礼》应用学不能回避的命题。
除了历代王朝在官制上借鉴《周礼》外,民间对《周礼》的借鉴是《周礼》应用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对象,《周礼》深刻影响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家族、村社生活,在基层婚姻、继承权、民间教育、民间奖惩等多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
《周礼》在历代的应用有成功,也有失败。研究《周礼》应用于社会变革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当今《周礼》应用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四、《周礼》学的流派
从西汉中期开始到魏晋时期,学者的主要任务是读懂《周礼》,研究成果多在《周礼》的文字训诂和名物制度解说上,著作大多以传、注命名,如马融的《周官传》、《汉志》中的《周官传》、郑兴的《周官注》、郑众和贾逵各自所作的《周官解诂》、郑玄的《周礼注》、王肃的《周官注》、干宝的《周礼注》等。以上成果都是对《周礼》经文的研究,成果形式或称“传”或称“注”,因此我们称之为“《周礼》传注学派”。
从南北朝到隋唐,《周礼》研究发生了重要变化,学者的研究范围扩大了,不仅研究《周礼》经文,还研究历代学者对于《周礼》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称“义疏”,或单称“疏”。这是《周礼》研究的第二大学派,我们称为“《周礼》义疏学派”。
从北宋王安石开始,《周礼》研究发生重要转型:从汉唐对《周礼》原义的阐释转变为对《周礼》蕴含思想的发掘。前者指向文本本身,后者指向社会运用;前者向内,后者向外;前者探索本来如此,后者探索应当如此。我们将王安石以下追求《周礼》思想意蕴的研究称为“《周礼》义理学派”。《周礼》义理学派典型的著作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随经说义,即按照经文次序,先列经文,再于经文之下列出自己的解说,如王安石的《周官新义》、王昭禹的《周礼详解》。另一类依经说理,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周礼》命题,作自由发挥,如李觏的《周礼致太平论》、叶时的《礼经会元》、郑伯谦的《太平经国书》。这一类著作并不特别在意经文的校勘与训诂,注重的是经文思想内涵的发掘以及历代遵循与违背《周礼》的经验教训。这是汉唐时代不曾有过的研究范式。这些研究以发掘《周礼》的思想价值为主,是对《周礼》义理的阐发,成果形式多为论说。这是对《周礼》研究的创新,属于宋明《周礼》学研究的典型样式。
《周礼》研究发展到清乾嘉时期,研究样式又发生变革。以惠栋、戴震为首的学者不满足于《周礼》义理学派的凿空游谈,他们研究《周礼》讲究证据,或从文字构造、词义辨析、读音、版本目录的比较中找到《周礼》经文本义的证据,或从古籍中辑佚前人旧说、图谱,由此,一种新的《周礼》研究学派兴起,我们称这种研究类型为“《周礼》考据学派”。经段玉裁、王引之以至孙诒让,《周礼》考据学派取得杰出成就,总体水平超越汉唐,孙诒让所作专著《周礼正义》成为古典《周礼》学总结性巨著。
至于《周礼》的应用研究虽然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之深、之广,以上四大学派都不能比拟。但历代政治家在国家治理中对于《周礼》一书的借鉴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治国方案、奏章、书信中;而民间学者的借鉴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们制定的乡规民约、宗谱、家训、日书中。这些研究没有师承,没有流派,更没有理论的建立和方法的自觉,因而没有产生学派。
五、《周礼》学史的分期
一部《周礼》学史就是一部读懂《周礼》的历史,是一部关于这部典籍知识的解说史,同时又是《周礼》思想内涵发掘史和用之于社会改革的实践史。以上三个方面研究的演进构成《周礼》学史发展的轨迹。《周礼》学在这三个方面的兴衰构成《周礼》学史的分期,我们分别称之为汉晋传注学时期、隋唐义疏学时期、宋明义理学时期和清代考据学时期。
从西汉河间献王发现《周官》到东晋干宝作《周礼注》是《周礼》学第一期。主要学术特征是力求发现《周礼》文本本义。以河间献王整理《周官》为起点,中间有刘歆父子校书撰写的《周官叙录》,有刘歆以及民间学者对《周礼》的研究,有录入《汉书·艺文志》中不知名学派撰写的《周官传》四篇,有杜子春、郑兴、卫宏、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王肃、干宝等分别撰写的《周官解诂》或《周官注》。这些著作只有郑玄的《周礼注》完整地流传下来,杜子春、郑兴、郑众的《周礼》学因郑玄的引用而部分流传下来,由于这些著作的主流名称为“传”和“注”,我们称之为“汉晋传注学时期”。
从南北朝到李唐,学者不但研究《周礼》经文,还研究以郑玄为主的注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以义、疏命名。如列在《隋书·经籍志》中沈重的《周官礼义疏》四十卷,无名氏《周官礼义疏》十九卷,无名氏《周官礼义疏》十卷,无名氏《周官礼义疏》九卷等。到贾公彦作《周礼疏》,“汉唐注疏之学”终于达到高峰。这一段时间内,学者《周礼》研究的主流成果多为“疏”或“义疏”,因此我们称之为“隋唐义疏学时期”。
从北宋到明末,《周礼》学的主流研究类型是义理学,我们称之为“宋明义理学时期”。这一期还可分出两宋和元明两个阶段。其中两宋是《周礼》义理学的鼎盛时期,也是《周礼》学的繁荣期,杰出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丰富,是《周礼》学研究的黄金时代。两宋《周礼》学著作十分丰富。史志著录多达一百二十种,流传到今天的有二十二种。此外,宋人还有大量单篇文章涉及《周礼》。元明时期的主流还是义理学,但一些学者开始从事《周礼》图谱的研究,对于清代朴学的产生作了铺垫。
到了清朝乾嘉时代,学者不满于宋明《周礼》学对《周礼》义理学的过度阐发而忽略了作为义理存在基础的文字、名物制度研究,兴起了以文字、音韵、训诂、制度和版本目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据之学。这种考据之学看似对汉唐传注、义疏之学的回归,实际上是对汉唐《周礼》传注学和义疏之学的继承和发展,我们称之为“清代考据学时期”。
从汉晋传注学开始,经过隋唐义疏之学,到宋明义理之学,再到清代考据之学,《周礼》学研究呈现典型的“螺旋式上升运动”。孙诒让之后,古典《周礼》学终结,《周礼》研究进入现代《周礼》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