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认同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801)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较为明确而全面地将文化的概念界定为:包括了知识、信仰、法律、道德、风俗和其他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转引自威廉·A·哈维兰,等,2014:27)民俗文化是具有特殊性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或源于生产劳动,或根植于节日庆典,或附身于宗教民俗活动,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以自在的形式将民族意识、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成员的生活血脉之中,是重要的文化认同资源,牵系着民众的心理情感和文化归属,实践着文化认同的基本功能。中国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涉及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以及民间文学等。

当代世界信息科技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变得多样化,文化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与此相伴而来的异域文化促使了国内文化结构的调整和文化层次的变化,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文化审美、文化语境等方面也随之受到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中国相继推出“文化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旨在国际交流中彰显国家文化特色。如何借助文化传播定位、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打破“他者”文化的禁锢,建构起当代民俗文化的新表征,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

1、民俗文化认同现状

从古至今,国内外学术界都比较重视民俗文化研究,以致成为独立的民俗学学科。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也颇为广泛。然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不少种类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它们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走向衰败甚至消亡。在中西方交流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不知不觉地浸淫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节日民俗为例,诸如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等众多的“洋节日”在国内大行其道,从灯红酒绿的繁华大都市到质朴无华的静谧乡村,都会找到它们的身影。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在当今的青少年群体中,相当一部分群体对端午节悬艾叶、中元节祭祖等传统文化习俗感到陌生,甚至视之为守旧落伍,这种现象自然值得人们探讨与反思。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是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而这种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间断、失落、消亡的现象可称为文化断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也处于文化断层的边缘。处在信息化的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时刻催促着人们的脚步,无暇顾及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介以形态各异的镜像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现着民俗文化认同危机的面貌。

在多元文化相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促进文化“走出去”,是我们不得不面临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学界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多停留在微观层面,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传播的宏观层面鲜有触及,这不能不说是民俗文化外宣工作的一大缺憾。面临文化间的交融、碰撞、侵蚀甚至吞噬等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务须跟进文化认同问题的探讨,首先要深入文化断层主要原因的研究,以便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2、民俗文化断层症因解读

民俗文化展现着一个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承载着厚重的民族历史,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浸润着质朴的伦理观念,如若出现文化断层人类文明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损失。在每一时代的文化,只要传统发生断裂,无论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都难以复原。修复好的古迹,即便惟妙惟肖,至多只是种形式上的象征。(张弘,2011:71)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探讨民俗文化断层的问题可以从内外两方面着眼,内部因素主要有民俗文化传承的困局以及媒体传播与认同危机,外部因素主要是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

2.1 民俗文化传承的困局

传承是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民俗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民俗学家张紫晨指出“传承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之后,即人相袭,代相传,今俗袭古,古俗沿今,具有承袭性和相对稳定性。它往往反映着对历史上某种经济形式及其残余的依存性。”(张紫晨,1985:44)由此可见,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一词相伴相随,常议常新。在科学、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框架下,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也相应地增大,人们为了生计所需渐渐偏重于“技”的功利实用功能,而忽视了“艺”的文化熏陶功能。即便是技艺高超的艺人们也并不认为这是一门艺术。至于文化的传承,一方面,多数艺人们怀有“不外传,不收徒”的想法,缺乏发扬光大民俗文化的意识;另一方面,传承者的后代缺乏内发性文化兴趣,不愿意继承“衣钵”。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民俗文化传承人出现“老龄化”甚至后继无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此外,当今社会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具有特殊性的民俗文化很容易受到“他者”文化的影响而显现出同质化趋向。传统意上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正越来越失去固定的空间,国家和民族的边界正在被消解。(丰子义,2001:13)在国际化的舞台上,地方性民俗文化的局限性尤为凸显,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标新立异,文化传承链条就会出现断裂。

2.2 媒体传播与认同危机

现代信息媒体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为具体形式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各种电视庆典节目、纪录片、电视剧等将我们带入一个“认同的空间”,为我们提供“认同的力量”。(张兵娟,2017:34)基于新的数字和网络技术,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兴起,支持用户传播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自媒体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这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信息得以即时、实时、随时、全时发布传播。受众在多样的文化符号中进行判断、甄别和使用,体现出了对各种文化的选择性,致使文化之间的张力日益凸显。现代传媒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文化传承模式,致使现代新兴文化崛起,如洪水猛兽般涌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人们对新兴文化不断地接收、吸纳和认知,导致世界观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对传统民俗文化有了不一样的阐释。人们开始对民俗文化有选择地接受与摒弃、调适与修正,对民俗文化的认同心态从无意识接受、封闭的“原生性认同”转向了有意识判别、开放的“选择性认同”。以往依附于情感、信仰维系民俗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被割裂,民俗文化原有的稳定性、有序性和平衡性被打破,开始显现出诸如碎片化、主观化、瞬时化等特征。民俗文化共同体所赖以发展的认同基础产生了动摇,评判民俗文化认同的价值标准发生了改变,人们统一的认同框架随之被打破。与此同时,新兴文化表现出无可抗拒的势头,成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挤压了民俗文化传播的空间。民俗文化也因传播内容的嬗变而具有了同质化倾向,致使传统的文化身份式微。在古今中外各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俗文化认同空间变得原来越狭小,由此引发了传统民俗文化认同危机的问题。

2.3 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

“文化霸权”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提出,指的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通过思想文化潜移默化的定向与灌输,使被统治阶级接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信仰体系。(Gramsci,1971:80,349)。葛兰西将“文化霸权”的界定范围主要限定在一个国家内,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对本国被统治阶级的一种非暴力文化统治形式。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包含着一种将价值、利益和意义领域里的特殊性作为客观历史领域里的普遍性强加给他人的过程(张旭东,2005:10),萨义德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主义,“在任何非集权的社会,某些文化形式都可能获得支配另一些文化形式的权力,正如某些观念会比另一些更有影响力”。(萨义德,2019:10)这里言说对象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跨国界的非暴力意识形态的殖民和霸权,这是对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广义上的延伸。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地位的高低更加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上的优势衍生出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上的强权。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传播和扩散,挤压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侵蚀这些民族的社会伦理及文化道德的价值观。非西方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性、民族性、本真性不断地遭受消解,要么使之处于“失语”状态,要么被“他者化”,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这需要我们保持较强的警惕心。

3、面向未来的民俗文化认同及文化传播

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保而不兴”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对目前民俗文化衰败持续扩散的迹象和困境有清晰的认识,还要认识到文化认同危机会引发民俗文化发展的危机,而民俗文化的保护则依赖于文化认同重构。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不仅能够塑造文化身份,产生文化认同,而且对激发社会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土民俗文化若要传承下去并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力,需要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考虑文化认同重构及文化传播定位的问题。

3.1 民俗文化认同重构

文化认同是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应于人的存在的生命意义建构,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对于民俗文化认同重构策略的探讨,可以从现代传播媒介在建构文化身份时所扮演的角色入手。个体自我身份建构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范畴化,依据这些群体对自身的重要性把各个贴上标签,分成三六九等。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分析针对不同群体所应持有的态度和规范,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群体的归属。(丁如伟,王毅,2018:52)只有当归属传统民俗文化群体身份的个体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完成文化认同的重构。鉴于此,文化传媒可以从个体选择和群体规范两方面来强化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同。

文化传媒中应当注重文化的传播策略,吸引受众对民俗文化的选择。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引导着主流文化的方向和社会舆论,是一个民族呈现或塑构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各级媒体在做文化宣传和传播工作时应当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媒体应当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实质,追溯民族精神结构中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建构的“原型”,结合时代的脉搏对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予以批判、继承和发展,给予民俗文化提供科学的言说框架,把握民俗文化在国际潮流中的发展趋向,引导民俗文化步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大众传媒应当发挥导向作用,在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方面做出努力。可以按照受众对民俗文化的审美习惯与认知方式,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性,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重拾传统民俗文化的最初记忆。

个体文化认同不仅是个体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对文化系统的识别和判断,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认同。(刘江宁,周留征,2013:110)实践中文化认同的结果是形成文化身份,在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中,群体规范可以引导个体对文化的认同并最终促成个体自我身份的建构。因此,各级政府和各类文化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增进民俗文化的系统性、民族性,提高民俗文化的实践结构与民众集体性的心理结构的契合度。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教育传播的重要性,要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相关教材、教具的资金投入,注重民俗文化实践规范和形式的创新,强化民众对民俗文化传承的责任。另外,在数字化传播迅速普及的今天,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民俗文化身份建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手段,扩大受众群体。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建立起形式灵活多样、沟通方便快捷以及互动即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平台。

3.2 民俗文化传播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之际指示:“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了重新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的精髓,促进世界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发掘和塑造属于这个时代和世界的新的民俗精神,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层面进行的交流传播应该从内容、方式和效果三方面考虑。

首先要注意民俗文化传播内容筛选逻辑。按民俗文化有其物质外壳和制度内核,还有其无形的精神内涵,对外传播中宜经历从易到难的内容延展。按照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与形而上环境相近的核心价值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容易受到与其经验环境类似的感官经验的同化。因此,传播内容可以按照从“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的顺序来推进,让外国人以感官形式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物质层面接触了解之后,再通过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的传播,使之深入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与此同时,内容上应注重对世界文化共性的突显和文化差异性的展示。突出世界文化共性可以吸引域外受众,减少他们对文化的理解难度。对文化差异性的展示是文化民族性的彰显,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就民俗文化传播方式而言,应当多种方式并存。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都表现为一种符号。(赵菁等,2013:187)既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表征为各种符号的易换,那么文化传播的范畴就超越于语言层面。文化传播载体不仅只有图书,形式上应结合现代元素展示民俗文化主题,可以是音像、舞台、网络等,还可以是立体化、多维化的音乐、电影、话剧等,以期获得多媒介、多角色、超越时空的效果。

民俗文化传播效果上应追求民俗文化集体文化记忆的建构,促进文化“走出去”,让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异域生活中。研究文化记忆理论的学者阿斯曼指出集体文化记忆是建立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该基础脱离了活跃的载体而转到物质数据载体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回忆可以越过代际界限而保持稳定。(阿莱达·阿斯曼,2012:45)正因为集体文化记忆是建立在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民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工作需要不懈的努力,深入全面地考察民俗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文化意义及价值等,从内容的不同方面、媒介的不同形式来阐释、演绎、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风貌。

4、结语

亨廷顿曾指出:“有些国家的领导人有时企图抛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的无所适从的国家。”(塞缪尔·亨廷顿,2009:281)。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精神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在内,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它是维系一个国家各群体和组织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国人从中找到历史归属感,是实现民族认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凸显民俗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以保持本土优秀文化的生命力,保障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增强民俗文化归属感及自豪感。在世界范围内,还可以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的现状,扭转过分迷恋西方文化的风气,避免民族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受到恶性冲刷。我国要谨防民俗文化断层现象的悄然出现或蔓延滋长,设法借助媒体传播等各种手段走出及认同危机,在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对抗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在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彰显优质特色文化,促进民俗文化在异域沉淀为集体文化记忆,推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谁远谁近?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