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的教学探索
——基于历史经验和教学方法论的视角
2020-02-25梁文晓
梁文晓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1]。同时,在党的十九大胜利结束之后,中共中央明确要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随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启动对教材进行修订和对有关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的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可见,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看到,在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推进“三进”工作中,课程目标最接近、教学内容相关度最高、概念范畴联系最紧密的无疑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该门课程的主旨就是系统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准确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开设思政课的重要使命,自党的十五大之后,及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进”成为一项理论自觉和教育自觉工作。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高校“概论”课必须要顺势而为、顺势有为,主动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话语与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机融合,实现对十九大精神“无时差”“无缝隙”的宣传介绍研读,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大学生精神、武装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化于言。[2]本文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经验和教学方法论视角探讨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相关问题,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落地生根。
1 “融什么”——明确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首先要思考“融什么”,也就是说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问题似乎不是问题,但在“概论”课教学实践中,却是值得细究但又常被忽视的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概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历届党代会精神时,往往存在以“报告”替代“精神”的“惯性思维”。事实上,党代会“报告”和“精神”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报告”主要是一种文本的呈现,而“精神”则比“报告”具有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学懂、弄通、做实”的原则,就是要求包括“概论”课教师在内的所有宣传与研究人员去认真学习、琢磨,概括和提炼十九大“精神”,才能把十九大的“精神本质”讲深、讲透、讲活,增强“概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实效。从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的层面而言,就是要规避对十九大报告的“照搬照抄照读”,就是要对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概念、新提法的形成逻辑、产生背景、核心要义、理论和实践价值等进行概括和提炼。[3]比如:对“新时代”的概念,就要从新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性变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变迁等方面进行界定、阐述、解读,进而实现十九大精神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认同”。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立以时代性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本质。党的十九大重要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究其缘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站在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上,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根据,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时代性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概论”课融入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基础、深刻内涵、本质特征和科学体系。同时,要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总目标、总任务、战略布局和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的科学部署、科学判断和重大战略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吃深吃透。在此基础上,将历史、现实和未来视野下的十九大精神与“概论”课的课程目标精准结合,有效转换,进而对当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案例进行相应的删减、增补、修改和完善。此外,还可以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知之深爱之切》两本书的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大学生了解、感悟习近平同志成长历程及其优秀品质背后的时代性背景及精神,激励大学生立足新的时代境遇,勇于直面时代性之问,刻苦学习、全面成才,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
“概论”课融入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内容为王”,教学内容始终是教学的核心载体。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要在教学内容中梳理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源”和“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践历程、逻辑轨迹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引导大学生树立辩证思维。[4]邓小平同志指出:“老祖宗不能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各个历史阶段,与彰显时代特色的科学理论指引是分不开的,“概论”课教学内容要系统地整合好各个历史阶段所写下的“精彩篇章”,演绎成一篇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体系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2 “怎么融”——把握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的方式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用既接地气、又显活力的大学生真心喜爱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首先,建构课堂教学新话语,增强理论认同。早在2013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要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官话、老话、套话,同广大青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那当然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话语方式和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要求变革传统课堂教学话语,生成大学生对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认同。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来看,仅仅依赖单向文本灌输是不可能实现理论认同的。对此,必须要建构有效的话语解读机制,即从整体性、系统性视角出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学理逻辑、时代意蕴、价值根基、世界奉献等从历史的维度、现实的刻度、未来的向度进行深度诠释,将理论的“宏大叙事”与大学生群体的话语体系融通活化,引导大学生从群体话语体系迈向融通了的理论叙事,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实现对大学生的理论涵化,促进大学生对理论认同由“自发阶段”向“自为阶段”转化。譬如:对于“两个不能否定”“中国梦”“两山理论”等进行提炼和总结,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使这些理论走向通俗化,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增强思想认同。“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学生不是抽象的孤立存在物,而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教育实践生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教育世界,都是丰富的多元智力的有机组成。“概论”课课堂教学过程并非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换句话说,“概论”课教学要尊重个体发展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立足于大学生的境遇及思想困惑,实施个性化教学,做好差异化分层教育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认同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认同。更基础和更广泛的特征深刻说明了文化认同是在充分考虑广泛存在的差异基础上,通过同中析异、异中求同的方式达成的基本认同。此外,文化认同以思想认同为基础。要求“概论”课教学要从大学生思想实际、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思维结构、认同逻辑、成长需求等方面出发,把个体的思想困惑、成长诉求融入到教学中来,形成十九大精神融入和个体成长成才需求的有机融合,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通过“系列主题班会”、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分享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方式,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促进不同个体与十九大精神在思想层面的碰撞和磨合,解决“概论”课教学中的主体间性问题,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最后,注重教学载体创新,增强政治认同。习近平同志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基本精神是以教学的有效性为依归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空场域下,“概论”课创新教学载体,探索形式新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题中之义。[5]因此,在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推行学生喜闻乐见的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其主动探究,使其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敢于参与,增强课堂教学的获得感。同时,要积极嵌入新媒体新技术,制作十九大精神“微课”“慕课”和“推文”等教学资源,并将其推送至网络教学平台和公众号,一是适应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需要,二是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互动交流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采用辩论、主题演讲、任务驱动等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起大学生内心的共鸣、震撼以及思考,提升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还要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是理论之源,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讲思政课”“思政课微电影”“时事评析”等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体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进而增强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自觉性。
3 “谁来融”——厘清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的主体要求
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的“落脚点”和“依归”在于“进头脑”,如何“进头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在于教师”这个论断有着双重意蕴:一是“进头脑”不止是要进学生的头脑,在现实中,人们惯于认为大学生为“进头脑”的对象并且是唯一对象,问题是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以何施教?“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信道”,因此,要做好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工作,教师必须先入耳、入心、入脑,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二是在教育的多维主体中,教师主体是关键,思政课堂是 “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必然是“关键主体”,离开这个关键主体谈“进头脑”无异于缘木求鱼。十九大报告全文通篇32000多字,提出了许多重大思想、重大判断、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将其读完、读懂、读透,领会准、领会深、领会透其精神要义,实现真学、真信、真懂、真做,才能在讲台上有“底气”,才能“立得直”“站得稳”,为十九大精神“进大学生头脑”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概论”课教师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要展现理论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使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行家里手”。[6]这就需要读教材、读原著。当前,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已经被修编进“概论”课新版教材中,但是,必须看到,教材中的内容多为“文件话语”,假使教师未经自身认知体系对之进行内化,就极有可能出现“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导致十九大精神融入“枯燥乏味”“了然无趣”,所以说,读教材的本意就是消化十九大精神,并把理论消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进而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增强“进学生头脑”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同时,针对“概论”课教材每一章列出的“阅读书目”,教师要进行精读、细读和研读,习近平鼓励社会学界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其本意就是要避免“本领恐慌”,实现对经典原著的系统性学习,进而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历史地、全面地、创新地理解十九大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和掌握。
“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是提升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概论”课,不能停留在照抄照搬照读式讲解上,教师要强化对十九大精神的学理研究,把学理研究、科研立项作为融入“概论”课的重要支撑,通过严谨的学术性、学理性研究,全面和透彻地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揭示其历史地位、精神蕴涵、理论品质、逻辑理路、价值旨意,增强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的理论支撑、实践支持和情感认同,为学生提供精神滋养,凸显学理研究的育人功能,真正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使其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高校要以研究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以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讲所、研习所、研究所、研究中心等专门性机构为依托,通过专门性课题立项的方式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学理研究,形成“以研促教”有效机制。
“概论”课融入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项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工作。除了教师的关键作用之外,要坚持“课程思政”的理念,发挥辅导员、团委、学工办等部门协同育人的功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提升,比如: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推送关于党的十九大的“敲黑板”“划重点”“一图读懂”“一分钟搞明白”等具有高度概括性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其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宏观把握。此外,学工办要组织辅导员通过读书会、研讨会、讲座等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团、进课堂,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