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①
2020-02-25吴衍发
吴衍发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艺术硕士,全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以区别于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艺术学硕士(Master of Arts)”,简称“MA”。艺术硕士(MFA)涉及音乐、戏剧、美术等八个领域,主要突出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学科建构和内涵建设方面,仍然需要长期探索,尤其是新获批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更需要在这方面做出创新性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为艺术硕士专业设置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近年来,国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为非遗传承融入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非遗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就业保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9号),安徽财经大学获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于2019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同类学科领域相互竞争的背景下,作为一所地处皖北淮河中游的地方财经高校,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如何打造属于财经类高校自己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艺术硕士各专业领域如何借力“新经管”而与财经高校主流专业融合发展?如何与国内其他高校,特别是如何与省内10余所高校的艺术硕士进行竞争?如何借助财经高校学科优势,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内涵建设和学科发展?凡此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是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要面对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以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谈谈关于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概况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18日,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原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2007年获批美术学硕士授权。经过10余年的发展,艺术学院在学科梯队、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硬件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在此基础上,安徽财经大学成功申请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立足安徽,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模式,以非遗保护研究与开发应用为主线,依托学校“新财经”定位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借助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培养既具有本土特色又有国际视野,既能够开展非遗传承调研保护又懂文化创新开发设计,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文化创意专门人才。
目前,安徽财经大学艺术硕士开设有广播电视(135105)、美术(135107)和艺术设计(135108)三个领域。其中广播电视领域,偏重于数字影视艺术专业研究生培养,下设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市场与产业管理、创意策划与数字传播等三个方向。该领域要求以非遗影像为特色,以虚拟动画表现为优势,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民俗影像拍摄制作、营销与管理能力的产业化人才,推进非遗传承的现代转型。美术领域,偏重于民间工艺美术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为非遗传承、保护与应用研究,下设造型艺术、中国文房四宝材料研究与制作、民俗艺术与非遗保护等三个方向,造型艺术方向侧重于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雕刻艺术等艺术种类的实践与研究。该领域以非遗传承、保护与应用为特色,以民俗活态传承调查为优势,引导学生学会调查研究方法,领会文化传承原理,掌握文化保护要求,拓展文化创意思路,将非遗与动漫、影视、设计等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艺术设计领域,偏重于非遗资源与造型创意设计,下设视觉艺术创作与品牌设计、文化旅游开发设计、服务与创新设计等三个方向。该领域以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为特色,以非遗现代设计应用为优势,深入探索非遗资源创意设计的现代化途径,研究现代设计的民族特色,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跨界融合,在非遗资源、现代设计和文化传播的结合上深入思考理论问题和产业问题。
师资方面,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组成。目前有校内艺术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1人,校外实践导师40余人。在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与众多艺术名家、行业大师、非遗传承基地传承人以及各产学研基地紧密关系的有利条件,探索艺术创作、艺术实践与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组成政府部门、社会行业单位和学校“三位一体”的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始终紧贴社会需求,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明确的职业指向。探索“双导师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的遴选、聘用、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另外,艺术学院科学研究近些年来有了长足进步,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近5年,在研或已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学科研支撑力量显著增强,研究生奖助体系更为完备。
二、非遗传承成为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核心要素的必要性
200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2017年11月17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科学保护,传承弘扬。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为非遗保护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传承实践能力。”(2)项兆伦:《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http://www.ihchina.cn/。
1.国内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学科建设现状的推动
艺术硕士MFA在国外已经有4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培养艺术创作、艺术表演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均设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我国港台地区也都设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构建合理人才结构的需要。借鉴国外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经验,在我国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性意见,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http://old.moe.gov.cn/。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获得飞快发展。从我国艺术专硕专业领域设置来看,2005年3月,根据《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印发《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5〕9号),决定在我国设置包括“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舞蹈/美术”等学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32所高等院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自当年开始招生,标志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正式创立。艺术硕士专业领域主要分为表演和创作两大类,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领域名称和代码分别为135101音乐、135102戏剧、135103戏曲、135104电影、135105广播电视、135106舞蹈、135107美术、135108艺术设计。我国MFA的设置,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根本保证,是调整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从艺术专硕发展规模来看,从2005年第一批32所起,截至2015年,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艺术硕士培养单位已从最初的32所增加到205所,到2018年,包括安徽财经大学在内,第5批共新增56所,迄今共有282所;截至2014年,艺术硕士已招收学生约4万人,其中近1.5万人已获得专业学位。MFA的培养单位,主要分布在单科性专业艺术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少量其他专门性艺术院校和部分强调学科融合的理工科院校及财经类院校。
从艺术专项评估参评院校来看,2014年第四批获得授权59所,2014年第四批获得授权主动申请放弃授权2所;2015年,专项评估限期整改16所,部分领域无毕业生25所。截至2018年共计100所院校通过专项评估。
从2018年专项评估结果来看,53所院校全部参评领域合格,7所院校13个领域主动撤销,43所院校61个领域主动在2019年、2020年停止招生,进行整改。
目前,我国艺术学位教育专业学位(实践)与学术学位(理论研究)两翼并进。与MA突出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围绕学术研究所进行的专门化学位教育比较,MFA突出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围绕艺术创作实践所进行的专门化学位教育。就目前而言,当是艺术创作领域的最高学位,或者终极学位。
然而,虽然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有了15年的办学经验,在MFA的办学规模、数量以及质量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随着MFA培养单位数量的增加,存在着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培养不科学、不规范,内涵建设不足,办学特色不明显,培养方式的稳定模式尚未最终形成,特别是大量培养单位对于“实践”目标的理解尚不够清晰和完善,在课程设置和授课以及指导方式等诸多方面仍不自觉地模仿、沿袭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模式,以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拔尖类的创作实践人才优势凸显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所以,依托财经高校打造“新经管”重大工程,利用学院自身的学科优势、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等,积极探索和寻求安徽财经大学MFA研究生培养与发展的突破口,形成财经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显得艰巨而又十分重要。
2.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艺术硕士的学科特色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侧重专业技能和创作实践能力、表演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培养模式有利于我国以传统手工技艺或操作表演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艺术硕士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安徽非遗资源数目繁多,种类齐全。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地方特征。安徽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项(1—4批)(4)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其中皖北地区有34项,约占安徽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的39%。以安徽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例,安徽省级非遗项目总数为530项,皖北地区有166项,约占全省31%。(5)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和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所列非遗项目统计。其中:民间文学,约占全省省级非遗项目的44%;传统音乐,约占全省的27%;传统舞蹈,约占全省的33%;传统戏剧,约占全省的45%;传统美术,约占全省的34%;传统技艺,约占全省的22%;传统医药,约占全省的12%;传统民俗,约占全省的22%;曲艺项目,约占全省的63%;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约占全省的55%。由此可见,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非遗项目,已经成为皖北地区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非遗项目,占据安徽非遗的半壁江山,其中曲艺竟高达全省非遗的63%。皖北非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皖北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
再次,皖北非遗不仅数量多、比重大、种类全,而且地域特色强,流传范围广。就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形式风格而言,一方面皖北非遗长期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语言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非遗是土生土长、世代相承的,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悠久丰厚的地方文化为皖北非遗注入更多的地方元素;另一方面,即便非遗资源是由异域传入,经与皖北当地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交汇、渗透、融合后,最终融入皖北地方文化空间当中。所以皖北非遗均带有强烈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例如,中国淮河流域汉民族代表性歌舞皖北花鼓灯,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至迟在宋代已经形成,在淮河中游的皖北各地都曾广泛流行,形成蚌埠、淮南凤台和阜阳颍上3个中心,并逐渐辐射到淮河中游的豫皖苏鲁等4省20多个县、市。花鼓灯艺术还成为淮河流域一些地方艺术品种的渊源或根脉,淮剧、推剧、花鼓戏、泗州戏以及凤阳花鼓等也都由花鼓灯衍生发展而来。
另外,安徽部分国家级非遗和省级非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有着极大影响。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0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以安徽宣城宣纸最具代表性;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的“二十四节气”,西汉《淮南子》一书首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中国剪纸”非遗,安徽剪纸也占有一席之地。
3.国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与社会转型随生的是世界各国对人文传统资源价值的愈益重视,而席卷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便是基于这种认识论的行动。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宏观政策生态环境,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戏曲振兴工程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一系列重大工程;明确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17年1月25日。同时,为全面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落地生根,国务院相关部委还从微观层面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制度与政策。
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等重大文化工程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十三五”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http://www.gov.cn/zhengce/2017-05/07/,2017年5月7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关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振兴传统工艺,加强宣传展示与交流。
2018年国家颁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2018年2月4日。
进校不久,他便不满足仅仅做技法上的练习,恰在其时,欧美现当代艺术的一些状况经由图片展览与书籍进口的方式开始流入国内与院内,在年轻人中引起震荡。而林得风气之先,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立体派和野兽派,这几乎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其时并非一届的同学、后来声名卓著的王广义来说:“作为一个特定的环节,林琳是非常重要的。还不仅是技术与学术的意义上,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毫不夸张地说,林琳在当时几乎是影响了我们这一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非遗传承能力,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态传承理念,国家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普及培训计划,到2017年底,全国已有110余所高等院校积极参与,已累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426期,培训学员1.9万人次,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校园传承,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国家的非遗制度和非遗基因校园传承实践,为艺术硕士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4.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非遗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就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和长足的发展进步,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文化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今天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从而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把构建全方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当前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贫困地区县有流动文化车。而要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就需要健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做好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的规划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
另一方面,随着公共文化设施的健全和普及,从全国范围来看,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兼擅一定专业技能的中高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相当缺乏,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广袤的农村地区尤为如此。据了解,皖北大多数市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民艺馆、群艺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是由非专业人士管理或者兼任,更不用说乡镇级文化场馆了,从而既影响场馆的职能发挥,又降低了场馆的服务效能。
所以,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中设置相关非遗专业,符合我国新时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不足。
三、非遗传承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尽管从上述几种情况来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建设十分有必要性,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面临生源短缺、入学水平考试、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力等方面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活态传承。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人在非遗在,人亡非遗亡。在传统农耕社会,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等特定传承模式,依靠口耳相传、言传身授等特定传承方式,而传统技艺技能的习得不仅特别艰苦,而且需要多年的坚持,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在后非遗时代,对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传承人的培养。现代工业社会打破了传统农耕社会手工艺传承模式,但无论如何,在中国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非遗的传承问题,还是依靠教育,特别是依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民教育。但现实情况是,非遗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极小,普及性还远远不够。现代的大学生对非遗缺乏兴趣,对非遗传承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以致极少有大学生报考非遗专业,从而导致非遗生源相当短缺。同时,因为非遗专业的特殊性,又要求考生能在非遗技艺技能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特别体现在考生的入学水平考试和专业考试中,而这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要求有些太高。再加上后工业社会新经济时代的文化多元性、知识多样性,对考生选择来讲更是一种诱惑。所有这些,最终导致非遗专业生源相当短缺。
2.教师指导能力的挑战
非遗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相关内容的融入,有助于拓展MFA学科建设,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结构。然而,非遗专业大多是非常规专业,虽然校内大多数导师在常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积淀和专业知识,但由于缺乏对非遗等非常规专业的研究和实践,因而多数导师指导非遗专业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大多是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行业性等特征,大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发展、演变,具有极强的意会性、经验性和封闭性。20世纪英籍匈牙利哲学家、物理化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两类。显性知识主要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而隐性知识是一种很难被明确表达的知识。非遗传承人个体所掌握的独特技艺技能,通过传承人的口传身授而世代相承,因而非遗传承人这些独特的知识技能大多属于隐性知识这一类,而这些知识也往往是其独特技艺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显然,隐性知识主要是通过行为方式或其他非文字记录方式来进行传播和传授的。
目前来讲,学院还没有成熟的科学的非遗知识体系,现行学历教育机构和现有的师资力量并不实际了解和掌握传统非遗知识,专门的师资队伍和系统化的教材比较匮乏,他们的学习经历、学养构成、技能水平及实践经验也不符合传统非遗教学的要求。学院教师专业知识和学术的单一性以及非遗传统技能的薄弱或缺失,使单纯依靠本院师资力量无法完成非遗的传承与教学工作。所有这些对于非遗课程设置和教师指导力来讲都是一种挑战。
四、构建多元化教学平台,实行“双导师制”
实践证明,构建多元化教学平台,实行“双导师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目前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广为认可、亦较为有效的一种培养方式。这种模式对于非遗等非常规专业而言尤为如此。
所谓多元化教学平台,就是构建学校、企业或行业、传承基地和传承人等多元合作教学模式。而所谓“双导师制”,就是在MFA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每个MFA研究生除了有一位校内指导教师承担基础理论课程教授外,还安排有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行业大师担任专业技能导师。根据国家对MFA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传统技艺特点,学院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课程和培养环节,综合采用课堂授课、实地考察、随传承人导师在作坊操作实训等方式展开教学,同时在教材、工具材料方面提供一些条件。虽然非遗属于非常规课程,但是以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或者基本技能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公共必修课程,却多属于一般的显性知识,可以由校内导师教授和指导。比如,我院开设的“中国文房四宝材料研究与制作”专业,该方向下开设的一些基础课,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设计、中国文房四宝概论、文房四宝形制与发展演变、文房四宝材料研究等这一类基础理论课程,还有课题研究与写作指导等课程,我们安排校内导师教授。这些课程可以集中安排在一个学期里进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专业实践课程。所以对于一些传统技艺课程,如中国文房四宝的设计、文房四宝的漆艺创作等课程,我们聘请代表性传承人或行业大师担任。学生可以跟着校外实践导师在“师傅”的作坊里进行相关技能学习与训练。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工艺主要靠民间渠道“师徒相传”或“父子相传”的口耳相传或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进行传承。“千百年的中国传统教育实践表明,‘师徒相传’教育方式最为适合手工技艺的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是完全为劳作主体自主把握的生产力,它有别于被‘技术理性’高度约束的工业生产力,能够充分接纳和体现劳作主体个性及创意,掌握巧工的劳作形态和产品形态也可以灵活调整,充分切合劳作对象及劳动目的。”“总之,‘师徒制’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具有切合传统手工技艺特点及传承要求,兼顾规范与个性、技术与人文、理性与情感的适应性、开放性和包容性。”(10)吕品田:《以学历教育保障传统工艺传承——谈高等教育体制对“师徒制”教育方式的采行》,《装饰》2016年第12期,第12—15页。
而且,我们还可设立创客工作室、导师工作室、艺术创意工坊,设立“导师工作室+民间艺人工作坊”的创意工坊等多种形式。对于一些专业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如中国文房四宝制作与设计等技术传承实践课,则是以“请进来”的方式,安排在学校的工作室或者工作坊里完成,让非遗传承人或行业大师现场直观演示特种技艺。然而,非遗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等特点,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还需要“走出去”。通过组织学生到乡野中走访采风、了解民风民俗;到非遗发源地考察,参观非遗传承基地,实地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和互动,了解非遗原有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现状,挖掘其中的内涵。比如,组织学生到宣城宣纸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了解宣纸生产的原材料、制作技艺和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