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团共建视角下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2020-02-24尹大伟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党团共同体师生

高 凯, 尹大伟

(大连大学 a.学生处; b.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应把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本文从党建、团建活动的开展入手,通过建立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培养“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恒心毅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境界,为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 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1.1 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溯源

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一书中提出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并认为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存在对所学知识和教育期望等共同的理解.所谓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建构主义形成的一种以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强调基于心理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且对群体作用的发挥有着较高的要求[1].学习共同体主要具有五个特征.第一,行为主体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共同体成员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第二,成员民主性.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是扁平化关系,体现的是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第三,目标整体性.学习共同体倡导共同愿景,围绕共同体目标组织学习活动.第四,系统多元性.在整个体系的社会关系中,学习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是一个多元的体系.第五,活动共享性.活动主要以共同目标为导向,强调合作与互动,学习者和助学者的角色可以互换,共同得到经验强化带来的共享认知.

1.2 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共同体的学习是一种达成共同性的沟通过程,这种沟通的过程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习共同体理论认为,共同体包括共同愿景创生、无形文化生成、对话协商的“无形场”,以及涵盖活动体系、活动空间、交流与共享的“有形场”[2].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由多个师生成员组成的学习党建、团建知识经验的群体,群体成员间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他们通过学习、讨论、实践和总结来满足团队成员的学习需求.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组织集合,群体成员具有学习、互助、分享和共同发展的精神需求.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开展高校党团共建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基层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实际效果,增强广大党员、团员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感、获得感,提高广大师生党员、团员的政治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党团共建学习共同体的原则

2.1 以“三大引领”为行动导向

2.1.1 政治信仰的“引领”

党团共建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要始终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牢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高校要以党建、团建活动为依托,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进取精神,使青年学生在刚步入大学时快速转换身份,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并在党团共建的环境中,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新形势下,通过党团共建学习共同体的模式高举理论火把,当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使青年学生能自觉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以正确的价值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定政治信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1.2 价值认知的“引领”

在高校日常的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向青年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价值判断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塑造良好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3],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高校党建、团建工作可根据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多渠道开展,包括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营造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校园和课堂,最终走入青年学生头脑,达到入耳、入心的效果.鼓励并积极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其从实践中受教育.党团共建活动要有效开展,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将国家认同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学习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改革历程,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长征精神”“战疫精神”等以文化育人的方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与引领作用.

2.1.3 素质培养的“引领”

高校党建、团建活动的开展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来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帮助青年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从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着手,逐渐过渡到能够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通过加强党史、团史的理论学习,打牢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让青年学生在面对国家和社会、国家和个人、社会和个人的问题上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达到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督促青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紧紧跟随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客观、理性、深层次地了解国计民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坚决做好青年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做一名知行合一的青年,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回报祖国和社会,将青春梦想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2 以“四大课堂”为融合渠道

2.2.1 以理论学习为立足点的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在理论方面以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为主,以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突破口.理论学习的长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为高校党团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切实推广实施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模式,必须以理论化、系统化的学习作为基础,这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程.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增加理论学习的途径,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学生党团组织为主体、社会实践为途径、信息网络技术为新载体.高校党团组织可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团史的育人宣讲,同时采取讲座、学习文件、阅读相关刊物等方式,鼓励青年学生要扎实理论基础,掌握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使学生活动体现多样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主动推行“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增强“四个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学生走入以理论学习为立足点的第一课堂.

2.2.2 以课外活动为切入点的第二课堂

以课外活动形式推进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可通过活动大大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高校党团共建育人工作的组织者要拓展视野,打造缤纷多彩的文化集群,积极开展歌咏比赛、DV 大赛、才艺展示、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创作和展演一批反映青年学生生活、弘扬主旋律的歌曲、话剧、音乐剧、动漫、诗歌、小说等文化艺术作品[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和锻炼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协作互助、自立自强,让青年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培养.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党建、团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寓教于乐的校园课外活动能够营造富有活力的校园氛围,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高青年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充分发挥以课外活动为切入点的第二课堂的作用.

2.2.3 以实践活动为落脚点的第三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青年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年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人生舞台.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实践,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让青年学生学会从实践中感受国情,透过社会现象加深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理解,强化社会实践的认知过程.启发青年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规律,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认同、内化作用.实施党团共建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行动计划,要以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专业训练、社会调研、生活磨砺等为载体,以项目化管理、团队化运作、学分化考核为特色.高校应加强领导,提供支持,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以实践活动为落脚点的第三课堂有效助推人才培养改革工作.

2.2.4 以网络矩阵为突破点的第四课堂

“互联网+党团共建”新模式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团建的一种探索.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事物,智慧党建、团建平台建设将为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注入新的活力.智慧党团共建平台结合工作实际,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创新.在学习教育上,突出“常态”;在党员、团员管理上,突出“常抓”;在组织生活上,突出“严肃”;在政治敏感度上,突出“严格”.可借助“今日校园APP”在校园板块增设党建、团建理论知识学习模块,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加强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辐射作用,监控网络舆情,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利用新媒体为青年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引,这是以网络矩阵为突破点的第四课堂在党团共建环境下,高校师生学习共同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共同成长的重要方式.

3 党团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策略

(1)以党团共建为抓手推进学生政治理论学习

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组织广大优秀团员走入党支部,参与党组织的各项理论学习活动,搭建党员宣讲平台,组织党员分批走进团支部,宣讲党史党章,交流时事热点,引发思考共鸣;结合共青团优势,以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和网络载体,打造党团学习共同体,组织优秀团员加入线上政治理论学习社群,每日学习打卡,每周撰写心得,每月参与讨论;重点提升学生团干部的理论水平,依托团干部训练营、团支书会议等平台,组织团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共产党宣言》等理论学习资料.

(2)以先锋模范为榜样激发学生自觉意识

通过网络搭建高校党团共建工作平台,创立“党员SHOW”党建工作品牌,让党员在台前亮身份、亮事迹、亮承诺,与新生团员讲述入党的心路历程,展示党员风采,引领广大团员向优秀人员看齐,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党员带头开展“我也是雷锋”活动,牵头创建助学基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好行动的示范者和践行者,成为青年学生的一面旗帜;拓宽宣传渠道,注重榜样宣传,广泛打造学生身边的党员“网红”,录制“党员SHOW”微视频,通过全媒体信息平台,全方位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青年学生向榜样看齐.

(3)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营造入党启蒙育人氛围

紧扣党团建设历程中的热点开展文化研修系列活动,借助校院两级平台,组织党团相关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品读经典;整合市区及周边红色文化资源,组织红色实践,每年定期开展参观若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深刻感受党团组织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感悟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充分认识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决捍卫和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以满足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对党组织的感怀

组织学生党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一对多”的专项帮扶活动,经党团组织筛选出优秀学生党员;组织学生党员走入新生寝室开展“党员与新生寝室结对”活动,建立学生党员与新生共同进步的“成长档案”;学生党员带头创办学业辅导服务平台,发挥专业所长,服务青年学生,进而增强学生对党团组织的情感认同.

4 结语

全方位、立体化构筑党团共建学习共同体育人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方式.新时代高校党团共建,应当主动积极地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将学习共同体应用在高校党团共建中,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深化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党团共同体师生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