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研究
2020-02-24刘丹
刘 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1]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由此而始.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发布,明确提出“鼓励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二级学院,双方共同办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途径与方法”[2].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支持企业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3]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探索建设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但从总体来看,这种办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成效.
1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概述
混合所有制最初是经济学概念,指不同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4].后来,混合所有制被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国家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吸纳、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办学,融合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文献[5]将混合所有制办学分为“大混合”和“小混合”两种形式.“大混合”是指产权制度层面的混合,院校的体制、属性都发生根本性变化;“小混合”是指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层面或具体合作项目层面的混合,即在高职院校公办框架内,选择某一个二级教学机构,通过产教融合,引入企业资本,双方共建、共管,形成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也就是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6].
但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际探索过程中,院校发现建设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存在很多障碍.因此,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尝试探索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即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共建二级学院,在资本投入、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尝试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使二级学院具备某一个或某几个混合所有制特征.校企等办学主体可以在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过程中彼此磨合、共同探索、不断改进,最终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7].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有两个以上的办学主体,资本来源多元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一般是由职业院校的某一个二级教学机构或某一个实训基地、创新中心与企业等其他办学主体合作建立的,以土地、设备、资金、师资、技术等要素为资本,共同参与二级学院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互惠共赢.第二,管理模式融合企业特色.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在日常管理运行中,逐渐融合企业管理文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一般会建立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学校、企业及其他办学主体的管理人员以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定期组织理事会议,并对办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在运行过程中,也不断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在师资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融合企业特色.第三,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育人模式员工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在这种办学模式下,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教材的选择、教学的内容、课程的设置以满足社会、经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为原则,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到企业参与真实项目更加便利.这种育人模式实际上是提前让学生以员工身份进入工作岗位,了解企业对于员工的标准和要求.学校按照这种标准培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职场竞争力.
2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分析
2.1 发展趋势
(1)日常管理日趋完善
在不断的摸索中,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陆续制定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对于办学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均提出了应对之策,日常管理逐渐完善.
(2)校企权责划分日益明晰
由于二级学院是由不同办学主体合作共同成立的,因此,多元办学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至关重要.从目前来看,一些运行较为成熟的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都能够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在日常管理中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3)校企的管理文化逐渐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不仅仅是资本、人力的合作,也是文化的合作.在管理机制方面,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管理文化不断融合,互补长短,现阶段已经初见成效:院校能充分借鉴企业高效的管理模式,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也能学习院校在管理方面的优点,使日常工作更加规范.
2.2 面临的挑战
(1)产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在建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资本投入中,院校一般投入土地、人力、设备等资本,而土地属于国有资产,院校本身不具备处置权,而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也不是独立法人,在产权管理、资产评估等方面缺少权限和经验.这些都使得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产权分配存在困难,产权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办学成本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校企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中投入的资本不同,资产的界定、核算等工作都存在困难.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企业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本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无法按照营利性的方式来核算;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办学中利用企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进行学生培养,产生的成本也无法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进行支付[8].这些都使得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成本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3)管理机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一般会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理事会章程》,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担任理事,参与办学决策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着管理机构的运行效率.
(4)日常管理制度有待细化
虽然从总体来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日常管理逐渐完善,但落实到具体问题时,管理制度仍有细化、完善的空间.在学生管理、师资管理等方面,尽管已经制定了企业管理、兼职教师管理、考核评估管理等相关制度,但仍要根据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形势不断创新、细化与完善.
3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完善策略
近几年,混合所有制办学成绩喜人,但也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1)尝试推进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二级学院试点改革,完善产权、成本管理机制
近年来,职业院校在探索建设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产权、成本等问题,都与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有很大关系.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开始引导职业院校建立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二级学院试点,让二级学院以独立的法人资格与企业或其他办学主体开展合作.而这需要政府出台股份制二级学院试点方案,对于产权、成本等问题做出规定,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股权分配原则,确定二级学院的独立法人地位,充分下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权力,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给予二级学院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2)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机构运行效率
为了避免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出现管理、运行“两张皮”现象,可以充分借鉴现代企业高效的管理模式,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机构的运行效率,例如,可以将日常管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项目组(学生管理组、教学管理组、社会服务组等),由二级学院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担任各项目组的负责人,完善各项目组的人员聘用、考核评估等制度,根据项目化管理机制分配工作任务,责任到岗、到人.加强不同项目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不断细化日常管理制度,实现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的精细化管理
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细化、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保证混合所有制办学顺利推进.
一是提高质量意识,建立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工作循环.根据现代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形成PDCA闭环,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把控工作节点,细化工作流程.除了现有运行的项目管理制度外,还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针对工作节点,形成详细流程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管理制度修订机制.所有规章制度的建立都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管理制度就可能不合时宜,无法继续使用,因此,要建立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修订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发现的管理漏洞可以先以补充条款的方式及时堵塞,在下一个教学年之前统一修订、完善,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保证运行制度与时俱进、合理、高效.
4 结语
职业院校联合其他办学主体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对于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校企共建的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已经在摸索与实践中日渐成熟,初见成效,但这种办学模式所凸显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这些问题中,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能否良好运行,并达到预期的办学效果.因此,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在日常管理中,要在保留职业院校原有管理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办学主体的优秀管理经验,不断优化产权管理和成本管理制度,建立运行良好、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制定精细、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办学管理机制,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