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路径

2020-02-24金松洋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素质

周 琳,金松洋,任 伟

(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服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2.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通过在护理专业各门课程中加强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培养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技能的高端实用型护理人才[2],整体提升护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护理产业的发展。

一、护理人文教育的内涵

护理人文教育是针对护理人员教育过程中的特点所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易经》贲卦·象辞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而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以人为本的情怀往往是较高人文素质的象征[4]。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为必要。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精髓指的便是“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而建立在对“人性”充分认识与理解基础之上的护理人文教育,不仅要培养护理人员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不断完善自我心理素质和管理素质的能力,更要培养护理人员对“人”的人文情感关怀。通过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修养,尤其是加强他们在自身理性、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修养,从而达到提高其人文素养的目的。“人文学科孕育了近代大学,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底蕴”[5],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只有在不断自我完善中融入人文关怀,护理专业教育本身才能焕发出具有灵性而鲜明的生命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开展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护生(士)职业特点需要人文素质

护理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讲的要“以人为本”。在关注病人疾病的同时,还应该去关注他们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他们人格尊严的完善。

护士所从事的护理职业是一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崇高爱心事业。现今人类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过去护理人员只提供护理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护理服务[6]。护士要履行好“维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使命,在护理工作过程当中,就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顺应时代潮流,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减轻患者痛苦、治疗疾病上。护士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外,还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高尚的职业情操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要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就要求护士要充当起多种角色,她们既是疾病护理的管理者,也是健康知识的宣传者,同时还是医患之间的协调者[7]。

护士角色的转变,对于还处在需要完成学业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中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精神体现在护理教育的整个环境中,切实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二)开展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是实践护理科学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有机统一的基础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精髓,就是实践护理科学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的有机统一[8]。 长久以来,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把“职业”两个字过度地放大。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劳动技能而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于作为社会中的人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理解。”[9]这种护理职业教育缺乏的正是护理人文教育和护理人文关怀,并最终忽视把每位护理学生培养成全面的、懂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工作、正确对待患者的人才。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制只有三年,而真正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这就导致高职院校为了培养临床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在课程安排上更注重护理知识理论的教育,却忽视了护理人文教育在培养全面护理人才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时间上的不足[10]。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活动当中,要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服务,发自内心地关爱和尊重病人,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

目前护理院校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虽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改革,如:通过增设人文课程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护理专业理论课的讲授来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通过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毋庸置疑,这些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尚存在如下的不足:

(一)护理专业人文关怀理论研究较少

近年来有关人文关怀工作已受到专家、学者、医护人员、管理者等各方面人士的重视。虽然人文关怀得到重视,但对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关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理论大部分引自国外或者其他学科,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本土文化的护理特征。为护理人文关怀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护理人文关怀理论知识的研究较少。

(二)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护理院校开始重视和开展护理人文教育,增设了法学、文学、伦理学以及医学史等人文学科课程。但是由于仍然无法突破原有的专业教学模式,使得人文教育的理念无法在护理院校教育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护理院校人文学科是一个新的学科群,要想使其在护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

(三)教师人文关怀教育意识淡薄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决定了学校人文课程的实施状况。但是,目前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当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意识和关怀能力的培养,没有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关怀技能的培训,只有教师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关怀教育意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指导者,人文关怀知识的教育者。

(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相对不足

护理人文关怀是人文关怀与护理专业的紧密结合[11]。护理专业学生入学后,通过一系列的入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可以说在浅层次上使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但这种人文关怀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对护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较低,认识水平也相应较低,自身人文素质也较低,当然也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要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护理人文素质决定护理学生的素质,有什么样的护理人文素质就有什么样的护理行为。所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不仅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更要重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

四、适应现代人文护理的发展路径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分析人文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开展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当中,有几个基本要求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要能够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需要;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教学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要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中专起点两年制大专班开设了“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它是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根本的课程,共设置四个模块,分别是:团队合作与沟通10学时、礼仪与文化10学时、思维拓展6学时、职业素养4学时。考核方式采用阶段性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每个模块结束进行阶段考核。全部完成后进行综合考核,即在课程最后再进行人文素质综合展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从目前开展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反应热烈,上课积极,参与主动,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表示课程非常有意义,学到了有用的东西,终身受益。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护理院校要充分发挥“工学交替”等模式教学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训练,以此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工作责任心。高职护理专业开展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用“关怀日志”和“反思日志”的形式让学生从这些真切的体验和经历中思考和学习[12],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综合实训中,培养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评判性思维和交流沟通能力,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综合实训中,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院校精神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护理专业人文关怀中的作用。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开展各种课外文娱活动,通过举办有关人文关怀主题研讨班、开设有关人文关怀主题讲座等形式加强人文修养,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把护理人文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

(四)构建高素质的护理人文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根据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技能培养对师资的要求,需要增强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一个具备优秀人文素质的教师,无论是他的气质修养、言谈举止、学识或人格魅力等,都必然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起到潜移默的影响作用。由于我国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起步较晚,从事护理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显得较为匮乏,因此,要引导教师不断加强人文修养,言传身教,在理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学生的榜样,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优异的教育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护理人文教育。

五、结语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注重护理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入手,创造良好的环境,促其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突出护理学科的人文性与整体性特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素质
人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