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2020-02-24封开县莲都镇中心小学孔德汇
文/封开县莲都镇中心小学 孔德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安身立命之本”,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等,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念,使他们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提升思想价值观,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给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使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成长。
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许多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的立身之本;脱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大打折扣。根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教学工作相结合,并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其他各种优秀传统美德结合在一起,能够重新塑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体系,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诸子百家”的圣贤经典,有“英雄豪杰”的动人故事,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中国人民心中影响深远,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从苏武牧羊的爱国情怀,到木兰代父从军的忠孝两全,再到夸父逐日的豪情壮志,无数动人的诗篇谱写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从而一代又一代地激励我们开拓新的疆域,发扬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能够得以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生命以及智慧的思考,充满了思辨性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思考,其内容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指导生活,并有助于人们对生活形成深刻认识。加强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更好地开展,使青少年能够通过传统文化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讲文明、讲礼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培养优秀的祖国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民族发展的层面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祖国的下一代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优良的民族精神,从而促进形成强有力的精神纽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家庭层面上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从而营造幸福美好的家庭环境。从学生个人层面上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促进自身各方面的成长,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培养自身的智慧。从学校层面来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组织“公益国学班”等课堂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我利用假期组织开展“公益国学班”、“传统文化特色课堂”以及“道德讲堂”等公益课堂活动,把《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等儒家文化经典,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来到家乡古代的书院“玉辉堂”,走进封开孔庙、孔子学堂等场所,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9年8月,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到封开县莲都镇调研时,充分肯定和表扬了我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的“公益国学班”等活动,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加强青少年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让他们从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2.举办“诵读经典”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我在山区学校组织的“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且受到了镇、县等教育单位的表扬。经常开展“诵读经典”、学习书法国画和剪窗花等活动,能够让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成分,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使学生能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敬畏,从而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养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良好作风,使自身的道德培养活动能够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