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在村镇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2020-02-24
(昭通学院 艺术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乡镇艺术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艺术管理工作更是对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艺术管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艺术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依托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许多小城市及村镇人们对艺术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艺术管理工作的水平来提高全民性参与的审美意识。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艺术管理学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艺术管理的管理对象与管理手段已出现各种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研究艺术管理在村镇文化建设中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艺术管理在村镇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目前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递增,需求类型早已从知识型向应用型转变,因而要求艺术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综合实战能力以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艺术管理的重要性也发挥出来,本文试就讨论艺术管理在村镇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给出提升艺术管理水平的措施谈点粗浅意见,以求能为村镇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艺术管理及服务工作,促进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一、乡镇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它不仅囊括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有人提出“艺术管理的核心是艺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入,现代化的艺术管理对乡镇的传统管理发起了挑战。如何顺应时势的发展又不落俗套,是摆在乡镇领导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艺术管理中包含了传媒、广告、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这就大大促进了乡镇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可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管理迎来了发展环境和良好的机遇;在发达城市中艺术管理人才遍布各个单位和企业,他们的实战能力及综合应变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和体现,而目前许多乡镇正在大力推动精准扶贫和旅游开发,艺术管理人才欠缺,如何让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方向转变,这就要求艺术管理者将以往重艺术素养而轻管理技能的思维定势改变,以重管理兼艺术的模式培养,并能更多地参与乡镇文化管理中来。
二、艺术管理在村镇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传播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即便是偏远地区也能快速感受到文化艺术的乐趣。那么公共艺术中的公共精神就不仅是架上艺术精神的延续更重要的是激发。所谓的文化都是有价值的,但这种价值并不是口头上的价值,只让它存在于理论中,所有的艺术都需要内驱力,再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的拓展,目前许多乡镇任然没有破除铺张浪费、攀比的生活习俗,比如婚丧嫁娶模式,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钱,更多的是一种攀比心理,如果我们把乡镇文化习俗纳入艺术管理之中,让村民切身感受到艺术管理带来的经济利益,引进资金建设公共艺术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包含乡镇艺术馆、娱乐休闲吧、篮球场等,把婚丧嫁娶纳入公共艺术管理中来,统一策划和管理,分区域为民众搭建公共平台或成立租赁管理,让乡镇习俗集中在一个中心的管理中来,通过计划、协调、控制等来实现对艺术行业和习俗相融的最优化组织,达到物质和精神追求范围的双重满足,提高村民的参与和互助,移风易俗。公共艺术中心的管理为村民减少了开支增强了素养,为提高乡镇人民的凝聚力和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向心力提供了合理的场所。同时也为政府减少直接投资和管理麻烦,更多地以项目资助或少量的租赁资金方式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从而更加注重以艺术管理方式推动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业发展。
艺术形式存在着多元化,众所周知在大城市里有各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比如各式各样的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剧院等,而这些艺术形式在乡村是没有的,最多设立一个文化站,而乡镇文化站是政府设立的基层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农村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主要对于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辅导农村文化活动等提供致富信息,协助行政部门对农村文化事业、民间艺人、文化个体户的发展以及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等方面都起着重大作用,正因如此乡镇艺术管理就承担着更多的功能。文化站主要整理人们的精神文明及思想建设,而艺术管理却能更好地将乡镇文化建设落地实施。比如在乡镇里建立乡镇文化中心,文化中心不是死的它不仅仅提供给老人与小孩娱乐嬉戏,也是传统艺术精神的延续之地,它能为村镇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艺术管理及服务工作,促进艺术的发展和文明传播。可以建立免费图书馆、乡镇写生基地、画廊等模式,吸引一些驻村艺术家进行写生、学术交流,提高乡镇的经济收入和公民的审美意识,同时把村民的乡镇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纳入艺术管理的活动中,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成立艺术管理模式。山西右玉的艺术粮仓就是一个艺术管理最成功的案例,原本一个废弃的粮食仓库,通过艺术打造成为了中央美院及其他艺术高校的写生基地和旅游打卡地,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和旅行者慕名前来,增加了小镇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小镇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村民的审美意识和爱家情结。管理不是直接改造,目前乡镇村落与民居面临全面改造多,我们应该心怀尊重地继承原有生态的传统,不要因为改造而遗失地方的原生文明;由于乡镇文化的多元性具有包容性,因此像山西右玉这样具有丰厚的当地生态文化的村镇不能轻易地消逝!那么艺术管理在乡镇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乡镇文化的传播方式
目前乡镇在空间形态和人口密度上呈现着空心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许多乡镇在文明程度上存在着倒退和沙漠化,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传承意义的乡村逐渐没落,乡镇艺术更谈不上延续性和创造性。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巨大落差,邻里守望和互助变成了遥远的神话。然而调动人们的参与性最能破解这一难题,以北京望京花家地南里的地瓜社区为例,住在小区里的居民大多是当年的驻地村民,由于城市的发展与改造,他们失去了土地变成了现在的居民,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和无助,原有的生活气息被城市化隔离,艺术管理者全方位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小区里成立公共艺术社区,将原有的阴暗地下室改造成艺术展览区域,咖啡小馆,保姆之家,学生的暂留地等,而这些改造之后的公共管理就由驻地居民亲自参与管理,所得的收入又用于拓展公共设施及管理支出,驻地居民在公共艺术实现过程中积极参与和投入,既美化了环境又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整个小区的生活气息,极好地达到了互利互惠的目的,艺术家、作品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再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张愉老师的《一座桥》为例,选取云南丽江茨满纳西村旁青龙河一风貌完整的河段,从茨满村民家里借来二十七条方凳,艺术家邀请青龙河两边的村民参与,在村民的协助下,搭建了一座跨度四米二、未加榫卯与加固措施的独木桥;原本不怎么来往的村民由于亲自参与搭建这座跨越两个村的独木桥,邻里之间的隔阂与生疏在共同搭建一座桥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的构建,桥成了连接河两岸的感情纽带,更重要的是激发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艺术家与村民的创作和互动等环节有利于人们思考艺术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艺术管理将会在乡镇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综上所述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是艺术管理能为解决任何问题提供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