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教育改革方案探析
2020-02-24谭筠鹏
谭筠鹏
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整合,各省、市、区、县级融媒中心应运而生,融媒时代的到来已是必然。根据联系的普遍性可知,新事物的产生必将影响着其他事物的更迭和变迁。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与各类高校传媒学科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产生分歧,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一门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学科自然也被面临同样问题。进入21世纪,各地高校纷纷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难看出,多数高校都沿袭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但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地方高校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与融媒行业实际需求的供应关系逐渐产生了明显的矛盾。目前来看,原有的教学模式的确培养出一批适合那个时代传播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但也必须看到,原有的模式也导致了千人一腔的刻板效果以及只会闲谈、没有思想的“智力抑制”现象①张政法:《播音主持学科新理路:理念、定位、结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因此,人才供给与业界需求不接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播音主持教育现行问题分析
(一)教育目标流于表层
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众多先辈在“无人区”里摸索前行,直至《中国播音学》的诞生才标志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体系的成熟。与过去相比,虽然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专业课程已然被大大丰富,开展了许多指向语言思维训练和即兴口语表达的课程,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高校对本学科的教育仍旧流于表层,以培养具体语言样态为最终教育目标,却忽略了由于时代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传媒行业的更新迭代和受众对媒介信息接收方式的物理与心理变化。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内容共享,广大受众越来越习惯于多元化的接收信息方式,网民传播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UGC(用户生产内容)或OGC(职业生产内容),只要内容足够吸引人,便能引起网民转发的热潮,将原创内容进行裂变式传播。如此情况下,以《暴走大事件》为代表的创新、轻松、幽默的节目闯入大众视野,在坚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下,用吐槽、调侃或犀利点评事件的方式,引起了广大青年网友的“共情”。这样的趋势,对当下的播音主持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功能并非只是见字发声的播报机器,而是能够适应各种新型媒体形态,富有个性、思想与创新的内容第一生产者、供应商。这一点,从刚刚落下帷幕的2019央视主持人大赛中也可见一斑,比赛考察的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稿件播报,更多的是主持人自身个人内容的有效输出。所谓融媒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互联网开拓了受众的眼界和思维,只有播音员主持人本身“有内容”,才能经得住这个时代下观众的审视。
(二)实训项目稍显陈旧
根据目前许多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其实践课程仍旧着重于晚会主持、影视配音或出镜报道等经典课程。这些的确是播音主持专业实训课程的核心所在,然而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适当地改变。由于科技发展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和新闻时效性等各方面因素,如今的媒体内容产制链已经化繁为简,融媒体时代下所有媒体人皆是内容生产者已是必然。融媒时代内容生产流程越来越简化,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全方位信息产制的能力,并作为主导节目的灵魂出现,彰显出特有的个人魅力①周健恒:《融媒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43页。。因此,播音员主持人除了能够生产内容以外,还要求具备对内容进行加工、包装和营销等能力。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除了要着眼于对播音主持的艺术表达等相关技能的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融合型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掌握“全媒技能”。各个高校在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训项目设置上,不能仅仅只是以培养传统的“采、编、播”合一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而是要深刻理解如今业界主持人的角色变化——集主持、记者、策划、编导、剪辑、运营、制片等多职业、多工种于一身的“融合体”。当然,这并不是指学生必须十项全能,而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实战中突出的特点与强项,加强学生间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形成“融合型团队”的意识。
(三)课程设置范围狭隘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是在吸收了多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统播音主持课程设置里可以窥到文学、艺术学、新闻学等等相关学科的身影,传统的教育也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成为“杂家”,从而适应不同的节目类型。然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使得用户可以低成本获取信息,浅层的科普知识只需要利用小视频便可在网络获得快捷有效的传播。受众学习的渠道变得多元,不再只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知识,更不需要“杂家型主持人”在节目中充当串讲的角色。因此,节目的分类也呈现出内容纵向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考察一个节目是否精良,其在垂直领域的深度变成了重要标准之一。例如经济、科学、法律和医学等对专业化要求较高的节目类型,就需要主持人或记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而科班出身的播音主持学生在大学期间深入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跨界主持时会显示出诸多不足,对跨领域的知识储备与该领域的专业人士相差甚远,从而增加了主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基于这种情况,传媒行业更倾向于招聘有该学科背景或该领域工作经验的人。相对于培养主持人获取专业知识而言,雇用那些有专业背景的人并训练他们成为主持人要容易得多,这无疑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产生巨大冲击。
二、播音主持教育改革方案初探
(一)优化学科定位:拓宽播音主持外延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常被设立在各个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乃至文学院,其边缘性导致了学科定位模糊。要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就要定义学科本质,厘清学科思路。深究其内涵,可将“播音”理解为一种有声语言活动,“主持”则为负责掌控或处理,综合来看,则可将播音主持理解为“通过有声语言活动来掌控或处理(某个节目、活动等)”。立足于融媒视阈下的播音主持衍生出外延多样、复杂分化的全媒形态,无论是以唱歌表演为主的网红主播、以讲解游戏为主的游戏主播或是以推销卖货为主的购物主播,都满足了“通过有声语言活动来掌控或处理(某个节目、活动等)”的内涵,成为一种独特的口语传播现象,也就构成了播音主持外延的新兴类别。由此可以发现,播音主持所持有的本质内涵并非为传统意义上的“播音等同于播音员”“主持等同于主持人”,这种理解更倾向于对播音主持内涵进行片面的工作岗位具象化,而忽略了其他外延。根据逻辑学的观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反变关系。当外延扩大时,此类传统的既有内涵便不再适用,因此有学者提出应将“播音主持”替换成“口语传播”,以顺应其纷繁复杂的外延类型。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优化播音主持学科定位,摒弃固有的播音主持类型,在教学中主动拓宽外延,使学科教育具备时代性与前瞻性。
(二)转变培养口径:由窄口径培养向宽口径培养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中国的一门特色学科,在许多欧美国家并无此类划分,而是设立在口语传播或演讲与口才专业等名目下,面向商业谈判专家、宣传人员、公关人员、产品销售员、文化传播员等与“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相关的职业需求培养、输送人才,使其适应社会中多个岗位的需求。
从传统的生产需求来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媒体中对标的工作职能是播音员与主持人,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为传统媒体、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然而,媒体融合时代影响了传媒行业中各个岗位工作的变化,媒体传播方式与渠道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在媒体场域里主持人场域与其他不同岗位场域逐渐交互融合,激增了行业对于“全能型媒体从业者”的需求。中国传媒大学张政法认为,如今的播音主持教学重点应从“表层”指向“中层”。中层是语言功力,即语言传播主体为实现特定语言传播目的而使用基本的语言能力要素时所体现出来的语言功底和能力;表层是语言样态,是语言与特定语境结合而呈现的语言面貌和形态①张政法:《播音主持学科新理路:理念、定位、结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对于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应从以往以训练具体语言样态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过渡到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道、言之有据,实现语言功力的全面强化,夯实其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不同媒介形态的工作需求。因此,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改变以往狭义的“对口”理念,从专业化的窄口径培养向多适应性的宽口径培养,根据全媒体的行业需求,从面向专业化媒体为主转向与终端受众人群相联的组织和产业形态,培养全方位、个性化的社会文化产业相关的传媒从业人员。
(三)扩充课程范围:实行差异化课程与革新化实训
石义彬教授曾介绍过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改革经验,先是于2013年提出了A、B选修包的模式,在专业中按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又在2017年首次按大类制定方案,构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①石义彬、刘骏:《新闻传播学教育应与时俱进》,《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6期。。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可从中获得启发。可以结合现下专业程度较高的节目类型,如法学、经济学、体育学、医学等学科,设置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本校现有教学资源或以校外聘请的方式组建教师团队,而学生可自主选择其发展方向,就某个领域深入学习。此外,笔者调研了广西区内部分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对比发现,许多高校已经清楚意识到融媒时代的到来,开设了全媒能力方向的相关课程,并且也基于高校本身特色,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程方向。例如南宁师范大学依托其师范类院校背景,开设了播音主持教育方向课程,为播音主持培训市场输送专业人才;广西外国语学院则另辟蹊径,依靠地理位置优势和多语种学科教学背景,开设了中英和中泰双语主持课程模块,定位国际化,辐射东南亚。
除了对其他学科理论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以外,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还应对传统的授课训练模式进行优化,需要突破专业壁垒,打通部分课程的界限。可在不同专业之间开设联合创作课程,开展一些大型活动直播、特别专题策划等实践课,探索跨学科、多媒介融合、多工种配合的创作规律。另外,可对学生进行模拟传媒行业竞争训练,即分组成立虚拟传媒公司,使学生参与媒体自诞生起,其目标定位、人员配置、公司运营、产品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包装及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等全部过程,从宏观统筹至具体方案落实以及最终的传播效果复盘等各方面进行模拟竞争,学生可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多岗位的尝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创造力。当然,要完成这么一套全新媒体自诞生至运营的实践训练,不仅对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还提高了一线教师的水平标准,需要教师到一线融媒中去参与实际工作,更新知识储备,切实感受到新时代融媒体带来的革新力量。
结 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新兴媒体的百花齐放,也赋予了融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介样态的多变属性。传媒行业日新月异,其不确定性也致使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脱节。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大纲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界对播音主持学科的探索仍旧处在“无人区”,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可供参考的先例。就目前对融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探究而言,无论是宏观的学科建设与展望或是微观的教学课程设置,都应转变固有的思维和方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形成一套因地制宜的、适应潮流甚至具有前瞻性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