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斡尔族谚语的隐喻特征与汉译策略

2020-02-23王斯文

民族翻译 2020年6期
关键词:达斡尔达斡尔族源域

⊙ 王斯文

(中央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引言

自Lakoff和Johnson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以来,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还是一种认知现象。[1]隐喻被建立在人类概念系统之上,其本质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2]28,隐喻过程被看作是人们借助一个概念域结构去理解另一概念域结构的过程。常规隐喻一般分为3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Lakoff认为,谚语也是一种隐喻。基于隐喻理论,谚语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交际互动。因此,谚语翻译需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对读者带来的影响。

一、隐喻性谚语的分类与文化内涵

束定芳从隐喻特征角度将谚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字面意义理解的谚语,指对日常现象的描绘或生活经验的总结;另一类是隐喻性谚语,指通过某种现象映射其他相似现象或事件。[2]37以达斡尔谚语为例①,“koter sure nuguan warg huar kiurl duleg yaobei②(瓢泼大雨,瞬间就过去)”“sana sain kuu xia’r saikn kuuyer garbei(心好的人比容貌美的人强)”“sana engel kuu a’min ort, panq dorti kuu a’min huakr(乐观开朗的人长寿,爱生气的人寿命短)”,用以描绘天气、讲述道理,可根据字面意义理解;而“hunse cholgj weilej olsn jigaye san hailig medbei(流着汗挣的钱才知道爱惜)”“meiri basd nar tosg he aabei(马粪也有阳光照的时候)”“ya’rti chachug ya’rere ul erdrde(有裂纹的碗从不从纹上坏)”,则不能仅根据字面意思阐释。“马粪”“阳光”分别映射“运气不好的人”和“好运”,寓意人不会总有困难;“流着汗”映射抽象概念——“辛苦”,指辛苦挣钱才懂珍惜;“有裂纹的碗”映射“存在问题的事情”,指看似有问题的事情反而最不容易出问题,是安慰人的说法。由此,当喻体与本体间具有象似性(iconicity),即语言结构和人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自然联系,谚语便具有了隐喻功能。

谚语源域事物产生于达斡尔人对于世界的观察与感知。如“naadg kuu ger zhadene madlgg xutukur(赌博的人是倾家荡产的鬼)”,以“鬼”恐怖的特征映射赌博之人,是人们对沉迷赌博者的劝诫。达斡尔族信奉萨满教,创造了诸多“鬼”的形象,有吃人鬼、专吃小孩的鬼、没脸鬼,等等。“鬼”的性格特征与行为习惯在人们心中栩栩如生,常用来映射形态各异的人。再如“egi tursun eus sogo’,emgi tursun eug tos(妈妈的亲戚是杂草,媳妇的亲戚是肥肉和油)”,“杂草”遍地生长,价值低廉,“肥肉”和“油”稀少贵重,分别映射“妈妈家的亲戚”“媳妇家的亲戚”,描绘出妈妈家亲戚不受重视、媳妇家亲戚却极受重视的生活现象,具有讽刺性。当“鬼”“杂草”“猪肉”“油”等处于源域时,概念便具有了目标域特征,稳定的相关意向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事物作为源域概念出现绝非偶然,它们映照出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与生存环境。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是运用一个概念构建另一个概念的方式。隐喻表达将谚语始源概念域结构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使目标域概念被系统地理解。Lakoff和Johnson以“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为例,解释结构隐喻特征。达斡尔族谚语也存在相似表达。

例2:bogri miag wati tolo, ul herkij ge.屁股上的肉虽臭,却不能切去扔掉。

例3:hek hagrese magli dotur, ga’r chakrese kanqi dotur.头裂在帽子里,手断在袖子里。

例4:xarbe horoyi yamrin zhaogd ho eudbei;keler ga’qrsn kekur ani ul sane.十个指头咬哪个都痛;肚子里出来的孩子谁不想。

达斡尔族谚语中有“成员是身体部位”的结构概念。如例1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结构隐喻,将“儿女”喻为“父母身上的肉”,将亲密关系映射到身体结构。例2“屁股上的肉”专指群体中某一犯有过错的成员,指虽有过错,却不能推开不管。例3“帽子”“袖子”指家庭或群体内部,“头”“手”喻家庭或群体成员,指家庭内部或群体内部出现问题。例4将“儿女”喻为“指头”,指不能承受任何一个孩子遭遇痛苦,如同不能承受手指被咬的疼痛一般。

(二)方位隐喻

Lakoff和Johnson认为,方位隐喻是在同一概念系统内部自相组织起来的,是隐喻概念组织对整个系统的概念化,即将观点、行为及经验理解进行容器化。方位隐喻一般都与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空间方位相关,空间经验使隐喻方向不是任意的。[3]

例5:zhurgi uzhurin duardie, kuu sanayin daur zhalnd.心尖向下,人心向下辈人。

例6:mooyi sorg aoler chungurj bojrg nuguan, saini sorg unnur aoli taklag a’dl.学坏就如滚下山,学好就如爬高山。

例7:hailsi takalag kuu duarein heklij taklabei, bitgi sorg kuu og hozhorerin sorj iqbei.爬树的人要从底下开始,学习的人要从基础开始。

方位隐喻将空间概念域与非空间概念联系起来。例5、例6以“上下”这个空间概念域隐喻抽象的概念域。例7方位“下”隐喻“下一代人”,相对而言“上”则指“上一代人”,意为长辈偏心晚辈,反映出达斡尔族以血缘与氏族关系维系的社会制度。而在例6,“下”则喻容易,“上”喻难,形容人成长过程“退步容易进步难”的特点。例7树“底下”有“根基、起点”含义,隐喻学习的“基础”,说明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达斡尔族历来重视教育,有诸多劝诫学习的谚语,谚语有时也用来充当教育手段。

(三)本体隐喻

将物质看作实体加以描述阐释,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达斡尔族谚语经常出现本体隐喻。

1.实体和物质

人们将生活经验等抽象概念,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

例8:zhaklsn uwei ga’jri maijsn.挠了不痒的地方。

例9:keke kor ide ugse, achkcha xiger baisbei.猫被毒药毒死,乐坏了老鼠。

例8“(身体)不痒的地方”映射“不该碰的地方”,指没事找事、多此一举。例9以“猫”映射“好人”,“老鼠”映射“坏人”,“毒药”映射“害死人的事物”,表达了好人被害、坏人得意的情形。达斡尔族观念里“老鼠”多为贬义形象,用以映射品质不好的人。

2.容器隐喻

是本体隐喻中最为代表性的形式。

例10:geri moye bu bede ura.家里的味道不可以向外散发。(家丑不可外扬)

例11:hukur arsere kut ul targure, kuu jiya hobere ul gare.牛胖超不出皮,人活着超不出自己的福气。

例10“家”被视为一种容器,在此概念基础上,形成“内—外”对立空间。“味道”映射“丑事”,可在“家”边界以内、以外,等同于汉族谚语“家丑不可外扬”。例11“皮”为包容牛全身的容器,使映射的目标域“福气”有了边界,意在劝诫人们知足常乐。两句均反映达斡尔人的处世哲学。

3.拟人隐喻

例12:gadgre ga’re hone,gerte wa’jre bar.出了家门是只羊,进了家门是条虎。

例13:hailsi duar sain eus eusj ul shadn.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

例12中,源域“羊”“虎”分别映射“老实、受欺负的人”“蛮横霸道的人”,以动物性格特征讽刺在自己人和外人面前做派不同的人(一般指男人)。例13“大树”和“草”,分别映射“惯于遮挡的人”和“惯于受遮挡的人”,遮蔽功能构成源域与目标域间相似性的基础。谚语借动物形象特征和植物生长环境特征,以贬义色彩描绘人的性格特征,体现达斡尔人对动、植物的认知情感。拟人隐喻是达斡尔族谚语重要的隐喻方式之一。

二、隐喻性谚语的汉译策略

Broeck提出保留源域和目标域、替换源域保留目标域、释义3种隐喻翻译策略,newmark和等人在Broeck理论基础上补充细化,提出再现隐喻意象、换成明喻、明喻加释义、舍弃等策略。国内学者进一步从交织理论系统、语用顺应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等视角提出隐喻翻译策略。[4]王彬将隐喻翻译方式分为移植式、白描式和隐喻式。[5]孙秋花的隐喻二次相似性理论,提出对译、增译、减译、换译4种隐喻翻译策略。[6]基于前人成果,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达斡尔族隐喻性谚语的汉译策略,将其分为4类。

(一)移植式

文化对等时多采用直译方式。源语与译语文化之间共通,读者即可直接理解谚语内涵。移植式策略,既不需增减或更改源语信息,又可为译语读者呈现达斡尔族风俗文化,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表达手段。如:

例14:taol ho eure keq ollonne eusin ul idn.兔子不吃窝边草。

例15:taoli ul ujiese xiwaye ul ta’l.不见兔子不撒鹰。

例16:kuu uln tolo ugbei, degi idgi tolo ugbei.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共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语境,是汉语读者通过移植式翻译,理解或推断达斡尔谚语文化内涵的前提。移植式翻译保留谚语隐喻特征,既为读者提供思考空间,也为两种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完全对等的移植式翻译具有局限性,如不能直接译为对应汉语谚语,直译为通顺的汉语句子,也是可行的翻译方式。如:

例17:kuu heki busi ujij olbei, weri beiye buse ujij ul oln.能看见别人头上的虱子,看不见自己身上的虱子。

例18:bitg ta’neg kuu, bixn kuuyer shulu nek nidti.识字的人,比别人多一只眼睛。

例19:yaki xig achgcha tolo keeke jer aibei.再大的老鼠也怕猫。

例20:magl uwei ma’rxiebei.没戴帽子就演戏。

例21:balg barkn bas xiaor barknne basbei ye?土神还笑话泥神吗?

例22:talrtn kuu shardin piak mas tolo saikn ujrdbei.被爱上的人,满脸麻子也好看。

例14—20源域“虱子”“眼睛”“老鼠”“猫”“帽子”“演戏”直译为汉语,读者仍然能够理解其意义,并映射到目标域“不足”“见识”“弱势者”“强势者”“用以掩饰(装腔作势)的事物”“装腔作势”;例21“土神”“泥神”映射同样不太顺利或不太成功的人;例22还可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源域“满脸麻子”已能够使汉语读者理解到所隐喻的“丑”的含义,在没有上下文语境时,直译效果似乎更为理想。移植式翻译保留谚语隐喻性,可帮助汉语读者了解达斡尔族文化,但译语文学性略显不足。

(二)白描式

用白描的语言解释谚语隐喻含义。有时如源域不能映射到译语文化背景下的目标域,译者也不需再费尽心思遣词造句,只需将源语隐喻内容白描化即可。

例23:hold sanelqiebei,waird murgulqiebei.远时思念,近时顶牛。(离远时思念,离近时争吵)

例24:ewnke dagur tari tursun.鄂温克和达斡尔是姑舅亲。(鄂温克和达斡尔亲如一家)

例25:dali nuguan baiyn kuu, bas darkul a’bllg ern aabei.像海一样的富人,也有缺簸箕的时候。(海一样富的人,也有缺东西的时候)

例26:itigsn ga’jr ide uwei, sana zhogg ga’jr xutugur uwei.相信的地方没有果实,担心出事的地方却没有鬼。(料定的事情常落空,担心的事情却做成)

例27:kuu idrdg kuu kukurbei, kuuyi idg kuu xia’rlbei.被人吃的人发绿,吃人的人枯黄。(被人坑害会发达,坑害人的要变衰。注: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

例28:melgi sees iqkn tolo naord a’xti.蛤蟆崽虽小对水泡子也有用。(小孩虽小也能帮上忙)

例23“顶牛”形容牛之间用角互相顶撞,映射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例24“姑舅亲”具有紧密的亲属关系,映射亲如一家的情感;例25“簸箕”平价、日常,映射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例26“果实”映射结果,“鬼”映射猜疑;例27“吃”隐喻坑害,绿色喻发达,枯黄喻衰败,颜色隐喻与植物生长规律之间形成映射关系。例28,“水泡子”是当地对一些大片水滩、水坑的俗称,其中生活着多种鱼类,源域意义在于“蛤蟆崽”体型虽小,但也是生活在水坑的成员之一,有存在意义。其“幼小”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小孩子”,采用了本体隐喻中的拟人隐喻。白描式翻译照顾到读者思维,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处理因文化差异造成源域无法映射到译语目标域的情况。不足之处在于,替换源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及思维交流,使谚语失去隐喻性。

(三)隐喻式

跨文化隐喻中的源域概念,有时需译者根据映射关系进一步归纳、整合,将源语替换为译语读者熟悉的事物。隐喻式翻译巧妙之处在于,既可使读者依据自身文化背景,理解交际情景与表达内容,又能保留隐喻特征,增加译语文学性。如:

例29:nide beteg kuuyi ujij ul olnx, bixn kuu shami ujij ul oln bixn.蒙上眼睛看不见别人,不等于别人看不见你。(掩耳盗铃)

例30:hologkt sheugi tej ul bole.兜里装不下锥子。(纸里包不住火)

例31:iqknnin olsn ul kurn, eli xigin olie elj sanbei.得了小的还不够,还想得更大的。(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例32:niomsn niomse hoite jia’lgj ul shade, husgultn husge hasrgj ul shade.吐出去的吐沫不能咽回,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表1 源语、译语源域与目标域的对应关系

例29无论源域是“眼睛”还是“耳朵”,都属于感官,为实体物质隐喻,映射目标域“感知”。汉语缺少类似以“掩目”映射自欺欺人含义的俗语,因此翻译时以听觉替代视觉,保留了感知特征;例30源域“兜里”或“纸里”,都具容器特征,映射目标域“隐瞒的行为”,而“锥子”“火”又同时具有破坏容器的特征,映射目标域“不易被隐瞒的事”;例31源域“小的”“大的”分别映射目标域“小的好处”“大的好处”,直译不符合汉文化表达,译“碗里”“锅里”为容器隐喻,译“蛇”“象”为拟人隐喻,均属本体隐喻。例32源域“吐吐沫”或“泼水”,都具有向外且不可逆特征,为实体物质隐喻,映射目标域“说话”。隐喻式翻译能够突出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关系。缺点是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显著,源域之间很难保留完美对应关系,意象更替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汉语读者了解达斡尔族文化。

(四)补充式

译语不能被读者理解时,采取增加释义的方式。文化差异往往导致源语中的源域概念无法直接映射到译语目标域,且找不到恰当词汇替换。此时,移植、白描和隐喻翻译策略都不能完整揭示谚语内涵,需译者采用增加释义的方式,补全空缺信息。需补全信息有时是词汇,有时也可能是语句。以下面谚语为例:

例33:har osi der urum bailgbei.清水上浮出奶皮。

例34:durunnexin ujgd, durbn nidti nogi nuguan.看你的样子,是四眼狗的样子。

例35:hukur tergr taoli guiqie bei.牛车撵着兔子。

受文化背景限制,汉语读者有时无法理解达斡尔族谚语的文化内涵。补充释义后(如下),其文化内涵则清晰呈现。

清水上浮出奶皮。(能说会道)

看你的样子,是(精明)四眼狗的样子。

牛车撵着兔子。(早晚追得上)

达斡尔族长期经营畜牧业,奶制品为饮食中的重要成分,例33源域“奶皮”不能由水形成,以此映射来一些人善于言辞、能说会道。例34源域“四眼狗”,在达斡尔族文化代表着精明、机警之人,而“狗”在汉文化中多具贬义色彩,为避免造成误解,翻译过程专门补充目标域部分特征。例35源域“牛车”“兔子”分别映射“速度慢的(人或事物)”“速度快的(人或事物)”,指只要下定决心,必定能成功。补充式翻译,可帮助汉语读者走进谚语源域产生的文化背景,充分理解文化内涵。但补充内容将谚语隐性特征以显现方式呈现出来,夺去了隐喻原本提供给读者的“猜想”过程。

翻译策略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交际语境。跨文化差异导致译文含义发生转变时,译者应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是否需要参与释义。如达斡尔谚语:

例36:nidin hor dere garsn.眼珠仁聚到头顶上。(指惊吓过度)

例37:busi getsd chos tebei.虱子肠子里灌血。(指人吝啬或生活细致的程度)

例38:ilntn ya’dgn geitier hekeme ikse.请不来神的萨满尴尬地跳到天亮。(指人在无计可施时还硬撑的尴尬局面)

缺乏交际语境时,采用移植或白描策略翻译例36—38,易产生歧义。例36可能被汉语读者解读出“好奇”“深度思考”等不相干义项;例37、例38,汉语读者很难在“虱子肠子”“萨满”等概念中准确寻找到映射的目标域,此时译者应适当释义,帮助读者跨越文化差异,理解谚语内涵。但如上下文语境已做铺垫,翻译时则不宜过度释义,选择移植式、白描式或隐喻式策略即可。

三、结语

达斡尔族聚居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历史上农业、渔猎业、畜牧业及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并行,丰富的物质文化极大促进了精神文化进步。谚语记载着民族情感,其隐喻性产生于达斡尔人对世界的认知与体验,反之又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谚语的隐喻功能,使达斡尔人通过熟悉、具体的事物理解陌生、抽象的事物,减轻交际过程语言使用负担。达斡尔族谚语汉译,应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谚语隐喻性,采取移植式、白描式、隐喻式还是补充式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达斡尔族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汉译最终目的在于以最佳策略,为读者提供实现跨文化交流途径。

注 释:

①本文全部达斡尔语材料来源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办公室及达斡尔族离退休干部协会编写的内部材料《达斡尔谚语》,吴英俊主编。

②本文记音方式参照《达斡尔语标音方案》,并以齐齐哈尔方言为标准音。

猜你喜欢

达斡尔达斡尔族源域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达斡尔语研究概述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达斡尔族民歌进入当地高校课堂的形式及影响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从契丹小字解读探达斡尔为东胡之裔
抗联三支队与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