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发展述评(1999—2019)*

2020-02-23李素文胡庚申

民族翻译 2020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论文文化

⊙ 李素文 胡庚申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引言

“文化”一词涵盖面广、内涵丰富。本文中“文化”特指“少数民族文化”,并且是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具有少数民族典型特质的文化。从文化交流传播的角度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的功能是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传播。本文拟采用胡庚申教授在“关联序链”①中所阐述的翻译、语言、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文化以语言为媒介传播,语言不通就需要翻译”[1]作为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诠释和指导。本文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是指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对象的翻译活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是指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活动进行综观梳理、寻求特征规律、提供参照指导的学术研究,既为整体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同时对保持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维护中华文化包容性、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和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在此机遇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持续推进,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总体来看,虽然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理论等方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提高,研究范围扩大,却面临着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研究人才缺乏、研究经费紧张等问题。具体来看,查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相关文献,特别是评述、综述类文献,发现大多为“典籍”②“外宣”③“课题立项”④等专题性内容,鲜见多维度、全方位的综观性整体评述。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空白,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发展的脉络,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学科的发展,本文拟在生态翻译学的观照下,对近2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著、报纸传媒类文章等展开针对性的文献计量分析,从而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以及问题与不足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问题和对策。

一、数据来源与收集

为准确地描绘和呈现近20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紧紧围绕“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少数民族文化外宣”“少数民族翻译策略”“少数民族翻译理论”等关键词,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学术搜索与全文递送系统”收录的CSSCI等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著、报纸传媒类文章检索之后进行了人工统计。统计结果表明,1999—2019年间发表在国内高水平出版物上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类论文总数达368篇。本文对此进行了对比分析,力求能多维度地呈现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整理归类,所获主要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类文献总览表(1999—2019年)

数据显示,2010年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总体发展平缓,2010年之后则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10—2019这10年期间发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文献总量较前10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二、主要分类研究

期刊论文是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趋势的重要体现,硕博论文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与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会议论文能及时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图书专著出版反映相关学科的主要发展状况,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相关报纸传媒的刊载量直接影响社会关注度。鉴于此,本文拟分类为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专著书籍、报纸传媒类文章等五大板块进行对研究。

由表1可见,期刊论文的比例最大,占比35%,共129篇论文;其次是硕博论文,占比31%,共15篇论文;再次为会议论文,占比6%,共20篇论文;图书专著的占比为20%,共73部图书;报纸传媒类文章的占比为8%,共30篇文章。本文将各类别的代表性研究具体列述如下。

(一)期刊论文

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关联主题对近20年的期刊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翻译方法和策略、翻译实践及学理阐述(如翻译学科理论或与其他学科理论交叉等)3个方面。

其中有关翻译方法和策略的论文占比最多,共76篇。如,徐鲁亚提出为保护民族文化术语的原意味,应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如图式、摹仿和拟音等,才能全面地表述和传达少数民族文化。[2]虞跃、李清源指出实现民族典籍翻译效果的进一步优化需补缺和异化。[3]刘宇从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概念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译者应充分做好田野调查,提高译者的文学翻译素养,采用合作翻译的模式,以建立口传文学的翻译团队的方法展开研究。[4]在翻译策略和工作方式方面,温宏社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翻译事业要从发掘其沿线地域的民族文化需求,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翻译人才力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吸引沿线国域力量的各类民族文化翻译。[5]俞晓红从受众迎合角度指出民族文化翻译要采用保持翻译文本特色、适应读者阅读特征、吻合受众的价值需求、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的翻译策略。[6]熊伟、安文婧提出了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通过民族志深度翻译等方式不断提高出版物翻译质量,借鉴先进国家文化输出经验促进民俗文化“走出去”的出版策略。[7]

此外,翻译实践相关论文有34篇。如,周彩玉提出在非遗文化典籍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文化自信与政治正确性是首要的前提,同时引用深度翻译等翻译技巧有助于译文在场域转换中实现“文化对等”。[8]周标、张瑾介绍了转译社会学理论在西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文本翻译中的实际运用。[9]陈岷婕、肖忠琼、黄嘉陵以羌族英雄史诗《泽基格布》为例,探讨了民族文化英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10]

相比之下,学理阐述(翻译学科理论或与其他学科理论交叉)相关论文占比最少,只有19篇。如,钱雯、杜乃俭从表演论视角透析了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对外翻译的问题。[11]王宏、曹灵美从图式理论探讨了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涉及的源语、媒介语、译语间语言、文学、文化图式的转换问题,认为译者应多采用“民译英”翻译方法,选择多符号形式呈现少数民族典籍的“活态”特征,选择“深度翻译法”翻译少数民族文化,强调译者应在译前做好民族典籍图式入库工作等。[12]李晓琴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指出生态翻译学是结合多文化理论建立的生态翻译理论体系,它借助于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少数民族典籍作品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对译文进行改进与完善,有利于突显少数民族典籍文本的文化内涵,提高译文的质量。[13]

综合来看,以上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研究成果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较为丰富,既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也涉及翻译实践。但是,翻译的跨学科思维和翻译方法的多维度、多元化视角研究尚较欠缺。此外,尽管有学者运用学科理论交叉方法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主要探讨的还是翻译策略和方法问题。可以说,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围绕着“如何译”进行论述,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其他问题,如“四译说”的论述关注不够,较少涉及“何为译”“谁在译”“如何译”和“为何译”的问题。[14]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拓宽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研究思路,提高对少数民文化翻译问题的重视,从而吸引更多专家和学者投身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领域。另外,一直以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所遇到的滞碍更突出了“谁在译”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翻译人员平均水平与优质国际翻译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要进一步提升翻译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国际化素质,助力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与国际接轨。此外,教育主管部门下属的各类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当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重视,制定规范、科学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二)硕博论文

本文基于对20年来发表的116篇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相关硕博论文的分类梳理、分析,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是翻译实践总结论文,共73篇。如,刘李莹、霍培培、陈诚、柳茂和杨丹等运用“目的论”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相关章节进行翻译实践总结。[15-19]刘东雪、岳元玉、乌日雅、詹毓、苏艳梅等也对满族、傣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等民族典籍和优秀民族文化读本进行翻译实践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20-24]当然,这些实践的归纳总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另外,涉及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与方法的论文有41篇。如,刘雨燃对民族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类和总结。他指出进行民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既要保证文本风格,又要做到文化的传播。[25]李梦娟在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贵州苗族特色饮食文化翻译进行了探讨。[26]胡朝君以功能等值理论作为基础,从词汇等值、句法等值、篇章等值和文体等值四个方面对“苗族理辞”英译问题进行了研究。[27]朱金芳采用形/意合转换、主题、主语转换的方法解决了翻译中的语言结构顺应问题,同时运用音/意译等翻译策略解决了文化语境的顺应、译文与原文之间文化空缺的弥补等问题。[28]张杏玲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彝族文化外宣翻译进行了新视角研究。[29]

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论文只有1篇,即王婷的《〈苗族古歌〉汉译和英译中的深度翻译比较研究》。王婷的研究聚焦在苗族古歌汉译和英译两种不同语言载体,通过对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探究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深入翻译的应用及其异同之处。[30]

这些硕博论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论文写作形式较为单一,中文撰写占绝大多数,仅有少量用英文撰写;第二,116篇论文中博士论文仅有7篇,这说明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还未在更高层次上展开深度研究,总体层次有待于提高;第三,研究主题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写作形式及理论运用较为单一,还有待于进一步开辟研究视域,使其更加丰富全面。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提高研究质量,重视硕博论文研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并加强理论研究和方法的学习;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硕博论文的写作技巧;再次还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者的结构改善,以大力吸收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高层次研究者和翻译人员,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多元化发展。

(三)会议论文

国内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有: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全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等。

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84年成立至今已有36年,会员队伍不断壮大,语种不断丰富,论文收集量不断增加,研讨内容不断深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全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已举办四届,对我国少数民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实践和研究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并与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联合举办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后于2014年、2016年、2019年继续联合举办“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吸引广大翻译界学者聚焦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走向世界展开探讨。

这些会议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会议前期准备不够充分,有的会议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会议嘉宾的发言与会议主题相关度不高,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为主题的高层次国际性会议尚鲜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注意,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保证会议交流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四)图书专著

图书专著具有流传时间长、影响力大、知识丰富全面等特点。本文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为检索词对我国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图书专著进行搜索,共检索到了73本。第一个10年(1999—2009年间)共出版13本,第二个10年(2010—2019年间)共出版60本。其中涉及文学类图书专著有24篇,约占比41%;语言、文字类图书专著有13篇,约占比22%;历史、地理类图书专著12篇,约占比20%;文化、科教、艺术等其他类图书专著24篇。

20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在图书学术方面的发展趋势和中文学科分类统计如图1:

图1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相关专著书籍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图书专著的出版数量而言,大致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前后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之前,相关图书专著的出版呈整体平缓发展的态势,即2009之前的10年尽管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但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翻译的相关性研究却非常少,仅限于几本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和宗教经籍的翻译,如,陈乐基《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一)》[31]、佟德富《毕摩经》等[32]。2009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重视程度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增长期。2009年之后的10年间,相关图书专著的出版数量整体呈波动上涨趋势,不仅数量上逐渐增长,而且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呈现多样性,涵盖文学、语言、历史、地理、教育、艺术等。如,王宏印关于民族文化整理与民族典籍翻译概论的《中华民族典籍翻译研究概论——朝向人类学翻译诗学的努力》[33];丁美其关于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特色词汇翻译研究的《深度翻译理论视域下内蒙古民俗文化特色词汇翻译研究》[34];曾路关于翻译研究、文学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的《多元文化与翻译研究/第1辑》等[35]。

研究表明,近20年来虽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图书专著出版事业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版数量较少,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整体性的反映不够全面。应当鼓励相关人员及部门积极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领域继续深挖,提高其出版数量和质量。还有,出版类型不够丰富,多集中在文学类、语言类、文字类(见图2)。建议扩展图书专著类别,使其更加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其文化、经验和知识的载体的作用。

图2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文学科分类统计

(五)报纸传媒类文章

报纸传媒是公众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CNKI的报纸分类下键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关键词,如“少数民族翻译”“少数民族文化”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近20年来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的报纸刊载文章仅有30篇。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中国民族报》《文艺报》《贵州民族报》等少数几家报刊单位,报刊种类较少。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社会关注度相对不足。要从多个方面关注提升研究学者的整体学术水平,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积极申请社科基金项目等。同时建议高校、科研机构注重组织参与国内外高层论坛、学术会议,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翻译学者的交流合作,扩大学术影响力。

三、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上述现状、问题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发展过程缓慢,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1.宏观层面问题

第一,少数民族总人口数量少。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亿多人,占比不到全国总人口的9%。与汉族人口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小,少数民族高层次研究人员相应数量也少,导致少数民族文化这一类型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第二,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在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鼓励下,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内对外交流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目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对来说成果较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少数民族文化特性加大翻译研究工作难度。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且具有多样性、独特性,译者难以准确诠释少数民族文化背景和内涵,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步伐。第四,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欠缺。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关课程。仅几所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的投入上也相对薄弱,课程设置不够全面,缺乏民族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研究人员如果对民族文化知识理解有限,就很难更好、更准确地翻译和诠释少数民族文化,也就很难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第五,申请项目难、资金短缺。我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学科发展不平衡,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立项难、科研经费较少。所以,高等院校和研究机关很难为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确保足够的科研经费。

为解决上述宏观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政策、目的、成果三个“导向”出发。首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发展须坚持以政策为导向,推进科学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文化发展问题,出台了许多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才能把好方向,更好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其次,注重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确立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为导向,围绕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复杂性、独特性、受民族语言影响大等特点,针对性地展开翻译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社会实践方面应加强翻译研究人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学习。此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发展应以科研成果为导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积极申请社科基金项目,提高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争取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为其更好的发展铺平道路。

2.微观层面问题

第一,研究选题不够广泛,也缺乏纵深发展。通过对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典籍翻译研究”“少数民族词汇翻译”“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等,而涉及少数民族医药、宗教、艺术、环境、景观、建筑等领域的研究较少。第二,目前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对“过程”的关注远大于对“结果”的关注。胡庚申教授曾提出生态翻译学的“译事三段论”思想[36]246,即将翻译活动划分为“译事前-译事中-译事后”三个阶段,强调译者要从三个环节来关注文本翻译问题。目前,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研究多关注“译事中”的过程,即从翻译的策略、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几乎没有关注“译事前”对文化的接纳和偏好的选择过程;而对于“译事后”的整体文化传播效果评判虽有涉及,但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第三,跨学科研究尚显薄弱。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与不同学科融合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视野的拓展。

为解决上述微观层面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丰富研究对象。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典籍、民俗、宗教、艺术、自然、环境、景观等。目前学者们的精力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典籍、民族词汇和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等限定领域的翻译研究,出版机构与编辑人员应该重视除少数民族典籍、民族词汇和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以外的研究内容,提出或优先录用民俗、宗教、艺术、自然、环境、景观等方面的研究,从而更加丰富、全面地研究各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知识。第二,要注重译前准备工作,深入探讨“译事后”效果,并对“译事后”效果做出科学的评判,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翻译学中“译有所为”原则[37],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文本中的词句、篇章和文体等在译语中的创新,激励文化的融合与进步。第三,加强跨学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要坚持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思路,跨学科研究不仅能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和不同学科研究之间的联系,还有利于整合多个学科的观点、概念或理论为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有效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

四、结语

综观20年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和进步,依然还存在学术界的关注度和认识程度不高、资金支持相对缺乏、专业人才培养不够科学规范、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相信,在国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有众多科研机构和学者的持续努力,这些问题可逐步解决。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引起更多同行及相关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

注 释:

①参见“关联序链”:

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

“关联序链”(the Sequence Chain)概念是生态翻译学立论的基础,也是生态翻译学理论创新的基底。“关联序链”体现了人类认知视野扩展和理性进步的基本路经,它符合人类认知能力演化的基本规律,符合“先河后海,源委务本”的研究理路。因此,该“关联序链”具有明显的“推导”功能和“预见”功能:它可以从过去推导未来,从已知预见未知。例如,“数往知来”,翻译研究的“翻译自转”“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即已经证明了翻译研究视角转向和视野扩展的轨迹。因而,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关联序链”所具有的互动性和递进性的特征,可以说勾勒出了“翻译←→语言←→文化←→社会 / 人类←→自然界”这样一个人类认知视野递进衍展的逻辑序列和内在的指向机制。(详见:Hu,G.S.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Perspectives:StudiesinTranslatology,2003(4):289;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0-62.)

②如陆莲枝,周艳鲜《聚首右江河畔,聚焦民族典籍译介,聚集西南民族与跨境民族文化研究——“2017年全国民族典籍翻译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高层论坛”会议综述》,见《民族翻译》2018年第3期;李敏杰《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见《外国语文研究》2016年第6期;郝会肖、任佳佳《云南少数民族诗歌典籍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见《燕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王维波、王宏印、李正栓《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见《上海翻译》2015年第1期。

③如张杏玲、尹明睿《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我国外宣翻译研究综述》,见《才智》2016年第36期;罗乐《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学术研究与翻译传播综述》,见《英语广场》2018年第4期等。

④如马晶晶、穆雷《我国少数民族翻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分析(1997—2019)》,见《民族翻译》2019年第4期等。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论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谁远谁近?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