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中心 激活高中化学课堂

2020-02-23高颖端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设计

高颖端

(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问题,是课堂的动力引擎,更是贯穿教学的线索,其品质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借助问题启发,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思考,积极探究,以此提升化学学力,实现自身学科素养的发展,下面我就围绕“问题”在课堂上的运用谈谈自身看法.

一、趣味——巧妙设疑,调动热情

“爱为学习之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先调动学生,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知.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引入趣味性的问题,充分吸引学生,让其对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推动教学顺利开展.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关注点放在新知的讲解上,习惯性地开门见山,以“满堂灌”的方式授知,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阻碍其思维的发展,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对此,就要改善导入环节,借助问题激发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设疑,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学科与现实的联系,因而产生探究欲望.这样一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带着问题与兴趣开启崭新的学习.在教学“盐类水解”内容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生活性很强,就可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对于生活中的盐类有了解吗?对此,学生马上联想到“盐碱地”,觉得这与新课内容息息相关.这时,就可顺势而下:知道“盐碱地”,说明你们了解得不少,但是盐碱地的成分都是盐类,那么为什么被称为盐碱地?这些土壤是显碱性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物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一时间没有解决,但是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这时就可抓住时机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探究,在不断深入中逐步了解,寻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借助问题激发学生是明智的选择,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让其在短时间内融入课堂.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多停留,达到激趣的目的即可,以免影响后续教学.

二、难度——灵活把控,激发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于问题难度的把控不是很到位,要么过于随意、简单,难以调动学生,或者超前、深奥,让学生不知所云.针对这一问题,就要结合学情改善,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其在问题的驱动下有所突破.

有效的问题设计需要衔接好新旧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思考,在新问题与旧经验之间形成一张思维的网,以此激发学生,促使其深度思考.在讲解“铁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时,结合学生已有认知,就可设计以下问题:1.生活中常提及的“补血”所用的“补血剂”,其中的铁元素是Fe2+、Fe3+?2.为什么补血剂最好与抗坏血酸(维生素C)一起服用?3.补血剂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那么在工业中如何制硫酸亚铁?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激发学生,还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现实情境中结合实际思考.由此,原本单一、枯燥的问题就会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给其提供探究的动力.在具体解决时,就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随后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逐个突破.其中,第三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此就可加强引导,结合生活适当补充,让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有更多了解.在这一环节,仍然可借助问题引导:硫酸亚铁溶液是如何保存的?又是如何运输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真正将知识内化,促进自身认知完善.

问题是化学课堂的“心脏”,在设计问题时,要基于学生角度,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在问题驱动下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在分析、解决中提升思维能力,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以落实教学目标.

三、梯度——深化认知,培养能力

对于“问题导学”,部分教师习惯运用“大问题”,认为这类问题的提出能给学生充分探究的空间,促进其思维的发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问题的提出时常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定位知识点,无法寻找到突破口.

针对以上问题,在设计教学时就要有效避免,突出问题的层次性,重视梯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认知范围内循序渐进,由“小问题”过渡到“大问题”,以此深化理解,有效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借助问题不断激发学生,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其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深刻体验认知过程,让自身学习不断进阶,最终实现学科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化学反应速率”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存在难度,如果直接抛出重点,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就可借助问题引导,将核心要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不断激发学生:1.你会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吗?你知道哪些快的化学反应?又有哪些慢的化学反应?2.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来定义?能否用一个词汇?3.你认为化学反应的快慢与什么有关?4.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你能总结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吗?借助这些问题,就能调动学生,让其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兴趣,并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进入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将新旧知识充分结合,尝试找到认知的突破口,以此完善认知.

有效的问题设计应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层次”的原则,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不断思考中获得深入的体悟,以此产生探究的内在驱动力,为最终要点的把握做好铺垫,无形中提升学科能力.

四、角度——突破难点,提升素养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经常会因为角度不同,产生不同的认知,进而出现不同的理解.对此,就要加强引导,从不同视角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发散思考,不断提升化学学习学力.

在化学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不能一直停留在深度上,也要关注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样”、“还可以是什么”,以此启发学生,帮助其拓展思维,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以此提升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时,就要在明确主干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易错点或者容易忽略的重点,以此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并适当查阅资料,以此完善认知,从不同角度加深理解.以“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为例,在教学时,就可先展示浓硫酸的“黑面包实验”,随后提问:1.为什么烧杯中的物质会变黑?可能是哪种物质?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刺激性气味,你猜测是什么气体?3.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浓硫酸具备哪些性质?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稍有成果时开展小组交流,鼓励其分享、交流,将自身理解与他人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发散、碰撞,不断突破认知.在这一基础上,就可邀请小组代表汇报,针对同一问题呈现不同看法,在深入地探讨中明晰要点,总结归纳,以此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真正掌握.随后,结合学生认知发展需要,可进一步提问:请你书写浓硫酸与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给学生提供拓展延伸的空间.

借助这一设计,就能优化问题设计,将问题“种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借助问题调动学生,让其在问题的驱动下不断深入,突破要点,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长此以往,就能提升学生化学思维水平,让其在高阶的思考中发展学科素养.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化学课堂的“心脏”,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就能构建思考、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促使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中感受学科价值,体验学习乐趣,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有效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理念.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