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2020-02-23滕绍波
滕绍波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 221200)
在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习惯于机械、重复式学习,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效率较为低下,把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刷题过程,这属于“浅层”学习范畴.在笔者看来,要想开展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就要从树立物理观念、重视科学思维、展开实验探究和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完成高中物理学习任务.
一、树立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千变万化的试题唯有以物理观念来面对,注重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达到顺利解题的效果.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从物理角度出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性认识,使他们树立物理观念,运用观念来解答物理试题,有效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讲解“动力与冲量”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问题情境,运用相互碰撞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找到碰撞守恒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此时,学生会自然想到二者所组成的物理量要有意义,命名为“动量”,得到得到动量和冲量的关系——动量定理.在这一过程结束,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和冲量的关系来解决牛顿运动定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从而对知识进行应用,使学生树立起动量和冲量的物理观念,为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来做好铺垫.借助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帮助班级学生树立物理观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以物理试题为例,物理试题在每次考试中都会出现,对于高中生来说,都有这样的感觉,物理特别难学,听课一听就懂,做题一做就错,究其原因在于物理知识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特别是未能掌握物理科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情境来引导班级学生形成物理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解决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
在讲解“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这一知识时,学生要在实际中探究小车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体验到运动规律的探索方法,看似简单却具有典型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从实验获取数据、作出图像、分析图像,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体会到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这种科学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研究的思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根据物体在一系列不同时刻的速度来对纸带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在教师的引导下,班级学生学习和理解实验的原理,设计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来选择实验器材,探讨哪些给出的器材中哪些必须使用、哪些多余,再顺利进行实验,教师在课堂中来回巡视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分析纸带来得到物体运动规律,体会分析过程中的物理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物理思维来解决问题.
三、展开实验探究
物理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中要像科学家一样来形成综合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展.在物理教学中,单靠理论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通过实验来加强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物理学习观,从而探索出高中物理教学的新型模式.在讲解“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知识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打点计时器的方法,思考运用极限的思想来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加强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来拉近物理与生活、模型与实际的距离.在本节课中,笔者把传统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换为“根据所描点”的分布和走向来“拟合”出曲线,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使他们体会到图像在教学中优势,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借助于实验教学,学生对通过纸带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升,感受到如何处理特殊点,领悟到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方法,学会了运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从而有效提升自身实验探究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使他们体会到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学科与人们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推动着生活质量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因此,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使他们意识到未来要担负的责任,从而在理解知识基础上来形成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本质观,二是理解物理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从而形成对人类社会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在讲解“加速度”知识点时,笔者先为学生展示了物体做长征火箭加速运动和航母战斗机减速运动的照片,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欲,关注物理技术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增强爱国情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依据生活中的案例来探究加速度的定义、特征和公式,认识到加速度具有大小和方向,进入习题环节来设置与生活密切联系试题来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内容,把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如交通事故)渗入到习题之中转化为物理模型,警醒学生要树立起对自己及他人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有效发展物理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