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师生易位法”,为学生创设体验空间

2020-02-23丰顺县汤坑镇第二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易位石块梯形

文/丰顺县汤坑镇第二小学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多给学生体验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实施“师生易位法”,改变传统的教学,变“输入式”“被动式”学习为“主动体验式”学习,有效转变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此,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挖掘新教材,营造自主探究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应设计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动机。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在教学五年级下“长方体认识”一课的时候,我尝试实施“师生易位法”,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教师不包办不暗示,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有的学生说:“家中的冰箱、洗衣机、空调是长方体”;有的说:“教室里的课桌、门窗、讲台也是长方形”;还有的补充说“升旗台、课本、鱼缸、游泳池等”……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这些物体,教师再加以启发点拨,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是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到处是数学。学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探究,才能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课堂才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充满活力。

二、创设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学习”

小学生都有好表现自己、与人交往的心理特征。教师有计划地创设情境,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碰撞与摩擦的机会,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在知识难点的教学中,教师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互相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形成互交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放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己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提炼计算方法。首先,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硬纸板,其中有的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有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有的是一般梯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自己动手拼一拼互相交流,在动手中发现规律,然后让每个学生思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这一问题。有的说:“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说:“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老师再引导归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并且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适时引导点评,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

让学生亲身体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放手不管,对学生不闻不问。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将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刻适时引导,加以点拨,分享探索的乐趣。

教学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上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交流,还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实施“师生易位法”,是把学生当成你的朋友,他们才敢想敢说,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我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块带到教室,让学生说怎样计算这块石头的体积。有的学生说:“通过尺子量出石块的长、宽、高”;有的学生说:“把石块放进长方体容器中,先在容器中加水,再把石块放进水中,水位开始上升,就能计算出石块的体积”。这时有个学生补充道:“一定要把石块全部浸没,才能准确算出石块的体积。”这些都是学生民主合作的主动探究学习,抓住这一契机,适时点拨,加上及时鼓励,就能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必须转变观念,实施“师生易位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探究新知,才能培养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多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以增强创新意识;多一些活动空间,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驱使学生向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学习前进。

猜你喜欢

易位石块梯形
平衡易位携带者61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周期的结局分析
梯形填数
梯形达人
没有风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填数
翻石块
补缺口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从“梅普组合”到“普梅易位”的俄式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