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下小学数学精讲环节的初步研究

2020-02-2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讲授导图

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实质上是在讲授(Present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Assimilation)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内化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简称为 PAD 课 堂。“对分课堂”的核心流程只有三个环节,操作简单易行,但在简明的操作流程背后,蕴含着极其丰富、深刻的脑科学和学习科学原理,需要广大教育者在实践的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提升。小学数学应用“对分课堂”进行教学时,讲授、讨论、作业设计是难点,本文仅是我在小学数学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参与校本课题研究的一份初步研究成果。

一、对“对分课堂”模式下小学数学精讲环节的认识

“对分课堂”核心流程的第一个环节是讲授(Presentation),由教师讲授知识的框架、重难点、指出价值、意义、方法,在宏观上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等问题。在讲授环节教师不提问,学生不探究不思考。很多一线教师一听“讲授”二字,就与“满堂灌”划上等号,不亦为然地、轻易地拒绝了对分课堂。其实只要稍加深入地了解就知道,“对分课堂”讲授环节要求“精讲留白”,教师做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是将所有知识点全面覆盖。例如小学数学各板块知识、各课时中起奠定作用的核心概念、典型方法等,这是学生能举一反三地解决“留白”阶段疑惑的基础。而其他相关概念方法原则、基础性的细节知识、疑惑领悟总结、辨析练习和易错点校正等则“留白”,这是为了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批判质疑等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精讲要求教师直入主题,方法显现,既激发兴趣又启发思维;留白要求教师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将问题留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因此,把握好”对分课堂”模式下的精讲留白并不简单,讲授太多太细,跟“填鸭”式灌输无异。“留白”太少,学生的能力素养得不到更好的挖掘;“留白”太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则太重,适得其反。对分课堂要求根据小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和学情进行调整,实现有效的精讲留白。

二、“对分课堂”模式下小学数学精讲环节的切入方式

“对分课堂”的精讲要求教师直入主题,方法显现,既激发兴趣又启发思维。分配给教师精讲的时间不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又不持久,因此,如同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精讲环节的切入方式是打开高效精讲的钥匙,好的切入方式,能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一般来说,传统课堂和自主课堂的导入方式都可借鉴来用,但限于精讲时间有限,切入方式要求更简短。总结起来,在小学数学的“对分课堂”实践中,常用的切入方式有如下几种:

1.开门见山式:教师用一两句话开场后,直接宣布课题,进入精讲。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时老师可以说:我们学完了整数、小数的知识,今天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它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2.以旧引新式:学习的实质是迁移,小学数学有许多知识前后都是有联系的,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必将事半功倍,这样学起来也会显得轻松许多。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老师先板书两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复习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把某个分数的分母改动一下,变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习题后,即揭示课题进入精讲。

3.问题切入式:小学生对充满悬念的问题总量充满好奇而且兴趣浓厚,教师在切入精讲时,可以给学生创设问题悬念,制造思维障碍,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好奇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知识时,老师问“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椭圆也没棱没角,用椭圆做车轮,可以吗?”这些问题,学生司空见惯,却解释不了,这时,教师出示课题因势利导地精讲,这学生注意力集中也容易接受,效果不错。

4.情境切入式: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阅历的欠缺,对很多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缺乏必要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在切入精讲时,创设一个生活或故事的中介情境 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识的状态,诱发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则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老师说学校暑假要粉刷课室,请大家帮忙算算粉刷的面积有多大?由此进入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精讲。

5.激趣猜想式:小学数学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进行猜想、推理的,教师在精讲时用猜想来切入,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扣住他们的心弦。如教学五年级下册《2.3.5倍数的特点》,老师可以让两三个同学随便举出一个数,老师马上就可以告诉你们,这个数是不是2或3或5 倍数,由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调动。

三、思维导图——“对分课堂”模式下小学数学精讲内容的“导航仪”

“对分课堂”的精讲是由教师凝练紧凑地做引导性的、框架式的讲授、讲解学习目标、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其它知识的关联和关系,指出知识的价值、意义、方法,在宏观上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等问题,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后续的内化吸收,建构知识打下基础。实践发现,在小学数学课上实施“对分”时,将精讲的内容,配合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东尼·博赞结合脑科学创造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进行板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因为思维导图就像人脑的结构图,有很多的“沟”与“回”,凸显了问题的核心内容和层级,强调了知识间的关联,可以将隐性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正如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结构性,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对分课堂上,老师把精讲的内容以结构化的形式——“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厘清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个人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用线状串联式的导图(图1)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源头”与“流向”。在六年级下册复习《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时,可以用树状图,让学生能够洞察每一个知识节点的位置、关系、来龙去脉。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丰富与完善,可以优化数学的知识结构,活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让散点的知识、知识节点在思维导图、大脑图中能够流动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质和学情,选用适合的思维导图,以便让思维导图发挥最大的效用,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的思维直观展现、触手可及、有迹可循、集约勾连。

四、“对分课堂”模式下小学数学精讲环节的优化策略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事无巨细,全面覆盖,一般认为,教师讲得越系统、越完整、越全面、越深刻、越透彻、越清楚、越详细、越生动、越有趣、越精彩越好。在对分课堂上,这些观念都被颠覆,要求“精讲留白”。在宏观上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等问题,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理念。良好的对分讲授,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度、环境及学情等进行灵活的调整,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在教师讲授后,想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觉得特别困难。在“对分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师现有的专业素养条件下,要实现精讲的目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后续的内化吸收、个人建构打下基础,除了有良好的切入方法、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外,还可以从如下几个地方进行优化。

1.教师要确定精讲内容是不可替代的。对分课堂的精讲主要是单向知识传递,教师不提问,不组织讨论,学生不预习不探究不思考。因此教师精讲的内容主要是课程的重点、难点方法、意义等构成的框架结构。这种高度聚焦和浓缩的框架结构,如果没有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自学很难得到。如五年级下册《约分》一节,教师可以精讲约分的概念和方法、书写形式,而依据、最简分数的概念、约分的意义可以留白让学生去探索和感受。

2.教师精讲时的教学语言应尽可能凝练。由于“对分课堂”精讲的时间有限,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教学重难点来展开教学,不需要太系统、太完整、太全面、太深刻、太透彻、太清楚、太详细。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时,教师只要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几折”的意思就可以了,至于题型和应用都可以在内化和讨论阶段由学生得出。

3.精讲的内容要有易接受性。对分课堂精讲的内容是知识的框架、重难点、价值、意义、方法等结构性的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而小学生大多还处在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因此,对分课堂精讲的内容要用感性材料、生活的直观来诠释,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领会其中的框架结构,并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发现意义,形成价值信念,找到自我效能感,更愿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内化、讨论环节时知识框架结构的建构中去。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讲授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