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设计,浅浅教学
——以《敬业与乐业》的三次教学设计改进为例
2020-02-23
语文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养的凝练与提升,其终极价值追求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它们不是某一篇目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而是教学所要最终达成的整体目标。四种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活动时尤其要关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地位,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实现核心素养的整体目标。
语文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言语经验基础上,在其“个体言语言语经验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代保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古诗文单元教学尝试.初中语文教与学[J].2019年第4期.p8)(D.j.Cunninghan,1991)学习活动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生成信息的意义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还应从学生的原有的语言经验出发设计教学,“贴”着学生去教。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教学,才是被需要的,是真实的、发生的、创生性的。
下面就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和活动的三次设计与修改为例,说明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
一、第一稿:看重思维,看轻语基
《敬业和乐业》选编于选编于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选择了四篇议论性文章,是学生系统学习议论文的第一个单元。单元导语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这就确定了本单元的三个教学目标:提炼作者的观点;掌握论证方法;理清论证过程。
《敬业与乐业》本身作为一篇演讲稿,论点明确、论据丰富、论证层次清晰,是学生系统学习议论文的第一篇文章,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
这个班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几篇议论文阅读文章,对论点和论据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有一点阅读议论文的经验。另外,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初二的说明文学习中,学习并掌握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划分文章结构的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第一次设计的教学目标为:
1.阅读文章并勾画观点句;
2.区别论点与论据;
3.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论证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为:
1.初读勾画观点句;
2.再读设计思维导图呈现文章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原有的阅读经验,学生能迅速找到段首段尾的观点句,但是由于缺乏论据类型的相关语言知识,学生无法区分文中作者观点和那些看起来非常有“道理”的理论论据,全部作为论点堆叠在一起,思维导图明显呈现出了学生混乱的思维。探究其原因,是这篇演讲稿引用大量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梁启超先生本人也是很能讲道理的演讲高手,对于缺乏论据类型知识的学生来说,这些道理论据都非常的有思想内涵,都是很好的观点,他们哪一个都割舍不下。
这一稿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只有一点阅读议论文的经验,对议论文的论据类型等相关知识没有明确的认知的“未成熟状态”。在学生缺乏相关语言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片面侧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执一而论,不得其果。
二、第二稿:数学框架,强行区分
既然学生在开放式的绘制思维导图活动中,不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那么就提供给学生一个框架,学生在完成老师提供的框架式填空中,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论证过程。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语文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但是数学证明题是熟悉并且经常实践的,可以尝试借数学论证过程帮助学生迁移建构语文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和思路。因此第二稿的教学目标设计改为:
1.阅读文章并勾画观点句;
2.区别论点与论据;
3.用数学论证题的形式呈现论证过程。
学生活动学案设计如下:
中心论点:
1.求证分论点一:有业之必要。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证分论点二:
证明:∵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职业都是神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人都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到敬业,才算是圆满的人生。
3.求证分论点三:
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间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
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做到乐业,真算是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综上所述,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______。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证。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虽然表面形式看起来新颖,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能“强行”区分论点与论据,能区别事实论据,但是实际上依然不能区别道理论据和作者观点,具体表现无法区别结论句和论点句,在最后一空上90%同学都将结尾结论句作为中心论点句。在思维上也不能真正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不能理清论证的思路。学生只是在完成“数学”论证过程,将“已知条件”罗列上去,没有发展和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四种核心素养中,强调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作为基础,四种核心素养皆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其中“主动”和“逐步”两个词内涵深远。“主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调动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递进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为目标,立足于促进学生初中阶段乃至一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
三、第三稿:立足学生,浅浅教学
作为学生系统接触议论文的第一篇文章,是否需要面面俱到地学习议论文的所有知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个前提下,再来看这篇演讲稿,其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些蕴含着中国古代智慧的经典格言都是极好的语言材料可以供学生积累,帮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三学生有乐于“品头论足”的特点,并且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教师要引导他们“善于议论”,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语言材料积累,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运用自己的语言经验主动参与到用材料论证观点的过程中来。通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获得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升。
最终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够通过阅读文本,直接提取勾画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2.积累名言警句,区分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3.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对作者的观点说出自己的阐释和评判。
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一:勾画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论点句的位置和提示词)
活动二:寻找论据
1.寻找名言警句,勾画下来。
(设计意图:积累名言警句,区分论点和道理论据)
教师小结:这些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被称作“道理论据”,他们的作用是以讲道理的方式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PPT展示论据类型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2.找到事实论据,概括事例,说明其作用。
(设计意图:明确事实论据,并理解其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小组活动,与大师共鸣
1.共鸣准备——小小梁启超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在一个世纪以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做的一次演讲。其中的一些观点和语句对现代的我们仍然有启发意义。
现在请想象你就是梁启超先生,我们来一次一句话演讲比赛。
要求:(1)每组选择一句话。
(2)脱稿。
(3)运用适宜的音量、语气、神态、动作。
2.教师:小梁启超们,大家的演讲都声音洪亮、铿锵有力,我仿佛听到了大家跨越一个世纪,与大师产生的共鸣。老师都快被你们生动的演讲说服了,可惜还差一点。只有论点还不足以说服老师,我们还需要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
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给你选择的观点寻找一个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议”的热情,能够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并能联系实际论证自己的观点。)
活动四:质疑大师,百家争鸣。
教师:经过大家的重新阐释,大师的思想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教室里再次发出了夺目的光芒。但是新时代的学子应该在传承中创新。现在我们来大胆地质疑和挑战大师,有没有同学不同意大师的某些看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阅读积累和时代背景,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审视作者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够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次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积累名言警句,学生能迅速区分作者观点与道理论据。经由教师点拨,学生在原有的语言经验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议论文的论点论据知识和阅读方法。在共鸣和争鸣环节,学生各抒己见,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对大师的观点进行了个性化的论证,发展和提升了思维水平。让人惊喜的是在争鸣环节,学生对这篇创作于1922年的演讲稿提出了新世纪少年的全新看法,在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批判,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收获和感悟
在这次设计并改进教学目标和活动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感悟。
首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而不是某一篇章、某一节课的要求和目标。语文学习是通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发展和提升思维、获得文化和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浑然一体,融会贯通,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活动时,要注意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作用,要设计恰当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将核心素养真正转化为语文素养。
其次,立足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语言经验,浅一点、慢一点教学。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地并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将核心素养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关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作用,立足学生,融汇贯通,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与活动,也许不失为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