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不列颠尼亚导语

一、播放视频《紫荆花开》第二集片段

二、情景导入

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相信同学们也是心潮澎湃。1997年7月1日,举国欢庆,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因为这一天,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就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的喜庆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新华社记者的目光,再次回味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三、出示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学会用新闻的形式反映生活。

3.培养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心。

四、复习有关新闻知识

五、研读课文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号”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南海夜幕中,这是写实的一面,是现实场景;深层含义:“不列颠尼亚”号离去,象征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称为导语。请同学们齐读本文导语部分,概括导语内容。明确:末任港督离港,英国管治结束。

3.牛刀小试。概括这段导语的内容。从水草丰茂的山丹马场,到郁郁葱葱的八步沙林场,再到美丽宜人的黄河之滨,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期间,多次就甘肃的生态文明建设亲自“把脉开方”,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

明确:习近平在甘肃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

4.主体在导语之后,是构成新闻的主要部分。

问题一:本文主体部分记录了哪些时间点?按什么顺序记录?

问题二:归纳每个时间点记录的重大事件。

明确:下午4点30分 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下午4点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 添马舰东面的告别仪式

下午7点45分 英国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7月1日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5.本文是一片特写,现实感强是它的特点,虽记录了六个时间点,但重点描写了四个场景,请同学们进行归纳。

6.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生动地记录了四个场景,这种深厚的历史内涵也体现在背景材料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背景材料,说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背景材料

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每一位港督离任都举行降旗仪式

插叙港督府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插叙156年前英国占领港岛,今天降下了米字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作用1:背景材料与现实场景融为一体,自然的衔接使得背景材料并不杂乱无章。

作用2: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六、小结

深邃的历史感,鲜活的场景和新颖独特的标题,成为这则新闻的三大亮点,在1997年获“新华社社级好稿”称号和1998年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最后请同学们总结本文的中心。

明确: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达了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的喜悦、自豪之情。

七、课外延伸

文章最后提到香港被侵占了156年5个月零4天,作者是想用数字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时光弹指一挥间。转眼,香港已回归祖国怀抱22年。在这22年,香港继续保持着繁荣稳定发展,这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祖国强大的后盾。可是最近,一小撮港独分子,搭着反修例的幌子,被美国别有用心者利用,纵火、打砸,严重破坏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这种行为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香港政府也表示出强烈的止暴制乱的决心。自助者天助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定会恢复和平安定,东方之珠也定会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东方之珠》。(播放音乐)

八、实战演习

根据对新闻的学习,请你以学校举行的艺术节活动为新闻报道材料,试写一篇100字以内的新闻。

猜你喜欢

不列颠尼亚导语
导语
不列颠空战中的英国皇家飞行员
不列颠空战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海波尼亚的翡翠绿岛
“张譬”号开展首航第二航段前往南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
回眸不列颠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