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释名
2020-02-23殷守艳
○ 殷守艳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近几十年来,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一直兴盛未衰,乃至有专门的“龙学”之称,各种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成果允称丰硕繁富。然而,仍然有不少分歧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文心雕龙》书名释义即为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对书名含义的理解和阐释,实关乎对刘勰的文学思想及《文心雕龙》全书内容的准确理解。今试结合诸家之说,详为辨析,以申管见。
一、《文心雕龙》书名释义分歧
刘勰在《序志》篇自释其书名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书名“文心雕龙”,乃由“文心”与“雕龙”组合而成,故刘勰对此亦分而释之。“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此释书名“文心”之由,其意甚明,无烦赘述。“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此乃刘勰自释以“雕龙”名其书的原因及其含义。不过对这句话的理解,学者则意见颇多分歧。李庆甲《〈文心雕龙〉书名发微》一文对此曾有深入探讨,从《文心雕龙》书名与驺奭“雕龙”典故之关系的角度将各种分歧观点归纳为“肯定说”“否定说”和“无关说”三种,并对之做了深入、细致而又透彻的辨析,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赞同“肯定说”。[1]93-94此后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基本上不出上述三种观点范围,不过具体理解、表述则与李先生的概括略有参差。兹重为归纳修正并略引述各家观点如下:
1.“肯定说”者如李庆甲《〈文心雕龙〉书名发微》:“从古以来,文章之所以称作为文章,是由于它文采纷披,用瑰丽的辞藻写成;分析‘文心’必须运用雕刻龙文那样精雕细刻的功夫,所以书名又使用了‘雕龙’二字:难道不是由于前人曾用以称赞过修饰语言有如雕刻龙文的驺奭,因而也采用了它吗?”[1]100此外如王更生[2]391、周明[3]462、张长青[4]605、王运熙、周锋[5]246、周勋初[6]801等学者亦均持此种观点。
2.“否定说”者如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其次是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是以精雕细刻和文采丰缛为法的,这正如雕镂龙纹一般,我因而又称这本书为‘雕龙’。过去大家曾以此来称赞邹奭的文采,但我难道是采取这样的用意,表示自己也富有文采吗?”[7]411-412向长清《文心雕龙浅释》:“本书并不是用驺奭的‘群言雕龙’来取义。”[8]425其他如穆克宏[9]187、贺绥世[10]1、李蓁非[11]592、王志彬[12]573、吴林伯[13]645等学者亦同此观点。
3.“既肯定又否定”者如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自古以来的文章都是用繁丽的文采写成的;现在用‘雕龙’二字来称这部书,并不仅仅是由于前人曾用以称赞过驺奭富有文采的缘故。”[14]603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难道只是由于驺奭的绰号叫作‘雕龙’,所以采用了它吗!”[15]578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这里指出既要雕饰,又不能光讲雕饰。”[16]536其他如张光年[17]100、戚良德[18]572、龙必锟[19]613、张灯[20]443、张国庆、涂光社[21]929等学者观点亦同。
4.“推度式肯定”者如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从古以来的文章,靠修饰和文采来构成,大概是效仿修饰语言有如雕刻龙纹一般的驺奭吧。”[22]444罗立乾《新译文心雕龙》:“岂,语词,表示明知如此又不敢深信的语气。”[23]454
5.“希冀式肯定”者如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岂:期望之词,与‘可’同义。取:采用。驺奭之群:即以驺奭为代表的辩士之流。”[24]953
上述观点分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岂”的意义和用法,一是对驺奭“雕龙”的态度。对于第二个问题,李庆甲已做了精辟的论述,指出先秦两汉时代人们对驺奭“雕龙”这一典故的评价和运用都是正面的、肯定的,并从文理、逻辑角度加以补充论证,从而证明“否定说”“无关说”(上述“既肯定又否定”说则亦被包括其中)不能成立。李先生的论证有理有据,其结论亦坚确不移。近见则有学者对其观点有所辩驳,看似义正辞严,实则空骋辞费,辨而无当。[20]926-928至于第一个问题,亦即“岂”的意义和用法,李先生则将作为反诘语气的“岂不是”“难道不是”与作为推度语气的“或者是”“大概是”归为一类,认为都属于推度语气,而他自己则将之翻译为“难道不是”。[1]100
今按,对于“岂”的意义和用法,李先生的理解则有未当,兹试对之稍做匡补,并对上述几种观点略加辨析。
二、“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意义辨析
要而言之,诸家所论,其误虽有多有少,然其致误之由,则皆不出如下两端:一、错解此文“岂”的意义和用法;二、错解其前后文句的逻辑关系。试论如下。
岂,副词,常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如《诗·王风·大车》:“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论语·子张》:“仲尼岂贤于子乎?”《文心雕龙·原道》:“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又可以表示“难道能(会、可以)”“怎么能(会、可以)”。如《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这种用法其后亦可加助动词“可”“能”等。《文心雕龙·书记》:“况逾于此,岂可忽哉!”又《总术》:“自非圆鉴区域,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源,制胜文苑哉!”
如果要表示“难道不是……吗”这种强烈的反诘语气,则其后须加“不”或“非”,句末多用语气词“哉”或“耶”,以显明、加强语气。《文心雕龙》即有此用例。如《颂赞》:“至于班、傅之《北征》《西征》,变为序引,岂不褒过而谬体哉!”《体性》:“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才略》:“岂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知音》:“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又《章句》:“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比兴》:“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此二例之“岂不”与《诔碑》“岂以见称光武,而改盼千金哉”之“岂”二者所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刘勰对二者的意义和用法自有严格区分。总之,“岂”与“岂非”“岂不”二者所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绝不可混为一谈。由此可见,持“肯定说”者将此文“岂……也”理解、翻译为“难道不是……吗”,实际上错解了“岂”的意义和用法,其结论自难免偏差、失误。
至于持“既肯定又否定”说者,其文意理解之误固无论,即其将“岂”理解、翻译为“难道只是”“并不仅仅是”亦不能成立。所谓的“只”“仅仅”实际上不过是论者欲牵合自己对文意的错解而凭空所做的添加而已,因为“岂”从来没有“难道只是”“并不仅仅是”这种意义和用法。此种增词为训可以说违背了基本训诂原则,自然不足为据。
岂,又可表示请求、期望,这种用法实相对于“其”。《庄子·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国语·吴语》:“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大王岂辱裁之!”《宋书·庾悦传》:“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羹见惠?”“岂”的这种用法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期望或请求,其所期望或请求之事则尚未发生或其结果尚未知晓。据此可知,将“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之“岂”理解为表示“期望之词”,实不可通。此文乃刘勰自陈其书何以取名“雕龙”,实无所谓向谁期望或请求之意;且其书命名“雕龙”乃已然之事,与“岂”所表示请求、期望或希冀之事尚未发生或结果尚未知晓亦不相类。总之,论者此说实误,且其所谓“驺奭之群:即以驺奭为代表的辩士之流”之释义,明显存在句读错误。[24]953
岂,又可表示推测、猜度及不十分确定、非强烈肯定之类的语气,亦相当于“其”。此种用法与上述表示请求、期望之用法实同出一源,二者均含有未知、不确定之意。当然,二者的区别亦十分明显,即表示推测、猜度用法,可以仅仅是对某件事情或某种现象等的推测,而不必像表示请求、期望用法那样需要有明确的能够满足其所请求、期望的人物对象。如《史记·管晏列传》:“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文心雕龙》亦有此种用法,均表示对原因的推测,可翻译为“大概(是)”“应该(是)”。《辨骚》:“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才略》:“延寿继志,瑰颖独标,其善图物写貌,岂枚乘之遗术欤?”其句末语气词“乎”“耶”“欤”正表示这种委婉的推测、猜度语气,而非表示强烈的反诘语气,不能翻译为“难道不是……吗”。
此文“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之“岂”正为此种用法,与上述《辨骚》《杂文》《才略》篇之“岂”皆同一类;“也”为表示疑问、测度或不确定等语气之语气词,实等同于“耶”“乎”,此种用法实为常见,如《论语》《孟子》全书之“也”即多如此用例。这种推测、猜度其实表示的是一种委婉的肯定语气,与用“岂非”“岂不”所表示的强烈肯定语气相对,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别。
不过,“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句话虽然表示推测,但并非如李庆甲及上引其他某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刘勰对《文心雕龙》其书之所以取名“雕龙”的原因所做的推测,而是对前文“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所做的推测与解释,意谓“古来文章”,之所以“以雕缛成体”,即注重文辞修饰,讲究辞藻、文采,应该是(大概是)取法“驺奭之群言雕龙”的缘故吧?“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三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其逻辑关系亦十分清晰。“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乃对前文“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所做的推测和解释。此与上引《辨骚》《杂文》《才略》篇之文“岂”之作用完全相同。《辨骚》“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杂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才略》“岂枚乘之遗术欤”,亦分别为对其各自相应的前文“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延寿继志,瑰颖独标,其善图物写貌”,所作的推测与解释,其逻辑关系同样十分清楚。《文心雕龙》“岂”的此种意义、用法及其作用,此四文正可类比互证。
尽管如此,“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几句话的用意和重点并不在于解释“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的原因,而在于对《文心雕龙》其书之所以取名“雕龙”的原因和用意作出解释。此与前文解释其书所以取名“文心”之由,其写法实际上并无二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其书名“文心”,正是取法“琴心”“巧心”之“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刘勰自言甚明。此文解释其书之所以取名“雕龙”,同样是因为认识到“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即重视和讲究辞藻、文采之美,一如驺奭之“雕龙”。刘勰对此深表认同,故即以“雕龙”名其书,用以表示其写作《文心雕龙》对辞藻、文采之美的讲究和重视。“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几句话的后面其实隐含了或者说省略了如下内容:“所以我也就用‘雕龙’来作为我的书名。”此即前文解释为何取名“文心”时所云之“故用之焉”,只不过为了避免与前文重复,所以在解释“雕龙”命名之由时将这句话省略了。如果按照刘勰的用意及此文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补上“故亦用之焉”或“故亦用以为名焉”之类的文字,如此则其意思就更为明显。实际上,也正是由于刘勰此处行文省略,以及对此文“岂”字意义、用法的误解,导致如上诸多学者对《文心雕龙》书名含义的各种错误理解和阐释。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虽然准确理解了这几句话的意思及其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其《文心雕龙注释》又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里指出既要雕饰,又不能光讲雕饰”,则未免不合逻辑,失之主观牵强。“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既非刘勰以不肯定的推测语气对自己取“雕龙”以名其书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说明,则其书以“雕龙”为名,用意其实十分明确、肯定,绝无 “并不仅仅是由于前人曾用以称赞过驺奭富有文采的缘故”,或“既要雕饰,又不能光讲雕饰”之类的犹疑含混及折中两可之意。
三、书名“雕龙”之由及其含义
实际上,刘勰之所以“雕龙”作为书名,其用意实在于对文采的重视和强调。这一点,前人早已有明确论述。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此与后章文绣鞶帨离本弥甚之说,似有差违,实则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贵修饰,特去甚去泰耳。全书皆此旨。”[25]217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以上系刘彦和自述其著作《文心雕龙》命名之由。从中可以看到他有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重文采’。他模仿陆机以‘赋’的形式论文,也用骈俪之体论文,即是此种思想理论的实践;且全部《文心》中‘重文采’的观点,俯拾即是。”[26]215又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认为“但刘勰用‘雕龙’二字做书名,主要因为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注重文采”[14]602,可见即使持“否定说”或“无关说”的学者对此亦不否认。
李庆甲《〈文心雕龙〉书名发微》对此有详细论析:“刘勰把齐国的邹衍、驺奭和楚国的屈原、宋玉相提并论,推他们为战国时期‘颇有文学’的代表人物,热情地加以赞扬,评价是很高的。撇开驺奭当时的声誉以及汉代以后人们把‘雕龙奭’这一典故作为褒义词的习惯用法等事实不谈,仅就刘勰《时序》篇对驺奭的肯定评价而言,他当不至于在运用‘雕龙奭’的典故时把驺奭看成为滥施文采的典型,成了一个教育人们要正确对待文采的反面教员。”[1]95“‘雕龙’一词出典于战国时代的驺奭,所谓‘雕镂龙文’,本有两层含意:一个是形容其文采富丽,另一个是极言其功夫精深细致。刘勰是在肯定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他在书名中所说的‘雕龙’,主要吸取了后一层意思,用以说明自己这部书是怎么样地‘言为文之用心’的。这就是说,‘雕龙’二字在书名中处于从属位置,它为说明中心词‘文心’服务。如果串讲,‘文心雕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用雕镂龙文那样精细的功夫去分析文章写作的用心。”[1]103
李先生首先肯定刘勰是在肯定态度上使用“雕龙”一词的,并对其出典、意义与“文心”的关系以及书名“文心雕龙”的意思都作出了非常透彻、深入的解释,其结论基本可从,唯认为“雕龙”具有两层含义而刘勰用以为书名则“主要吸取了后一层意思”,即“极言其功夫精深细致”,则稍失偏颇。实际上,“雕龙”之“文采富丽”的这一层意思,同样为刘勰所重视与采用,这一点,前引黄侃、蒋祖怡之文所论甚明,此不赘述。《文心雕龙》不仅在理论上肯定、强调文章写作需要讲究文辞修饰之美,其全书行文基本皆用骈体,并取得了文气淋漓酣畅、文采飞扬富丽的非凡效果,则更是在写作实践上对“雕龙”之讲究辞藻、文采之富美做出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明。
四、结 语
综上所论,“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意谓:“‘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应该是取‘驺奭之群言雕龙’的意思吧。(所以我也就用‘雕龙’作为书名。)”书名“雕龙”,正反映了刘勰对辞藻、文采的重视和强调,这是毋庸置疑的。前引诸家观点及其论述,之所以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种错误、偏颇,皆因未能准确理解“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的意义及其前后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