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多维度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
——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
2020-02-23范腾阳余昌胤李春鸣葛正龙邵珠建
范腾阳 肖 雪 陈 琦 余昌胤 李春鸣 葛正龙 邵珠建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遵义 563000;2.遵义医科大学校办,遵义 563000;3.遵义医科大学教务处,遵义 563000)
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关注方向,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加体现出基层全科医学人才质量的重要性,也是基层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党和国家政策,遵义医科大学于2010 年在贵州省率先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培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5 年开展对贵州省第一批本科毕业后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为期3 年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围绕“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目标要求,注重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遵医模式”的探索,为培养更多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居民健康“守门人”提供借鉴。
1 做好顶层设计、全程整体规划
1.1 医教协同,助推人才教育
学校在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上实现了对全科医学人才教育的全程管理,有效衔接了本科和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在高校内部的微观管理环境中,成功构建和实践了医院管理部门与医学教育部门、高校与附属医院之间“医教协同”机制,为高校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实现“促进教改,服务医改”的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协同创新”平台[1]。通过加强与学校教务处、临床学院等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改革、临床实践方法改革等措施,融入到整个 “5+3”培养阶段[2]。为优化全科人才培养,我院建立了“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培训科室”三级培训管理联动体系。培训基地主要由医院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固定办公场所,负责协调及督导医院所有专业住培工作的开展;全科专业基地设置有负责人、教学主任、专职教学秘书、兼职教学秘书,主要开展专业住培工作,协调和督导临床基地及基层基地的住培工作;培训科室是涉及到全科住培医师在3 年培训时期轮转的所有科室,每个科室均设有兼职教学秘书,以协调并督促执行住培工作。
1.2 加强党建及激励工作,强化基地建设
学院严抓培训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全科住培医师党支部建设。支部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定期开展党建工作、组织专题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党内学习氛围,极大地推进了党支部工作。年终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每年在全科临床基地与基层基地中评选优秀培训科室、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全科住培医师,奖励执医考试成绩优异者,提升带教老师、全科住培医师对住培工作的积极性,为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参与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年终组织全科带教老师及全科住培医师对自己在本年度培训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进行回顾性总结,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对典型案例进行交流,积极解决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强化全科基地建设。
2 多措并举、全程助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2.1 以岗位胜任力为向导,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全科培养细则的要求,以全科专业基地牵头,围绕“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目标要求,由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专家、全科专家及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为期3 年的全科住培医师培训计划并严格执行整体轮转安排。第一年偏重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第二年偏重全科临床思维能力和适宜技能的实践教学,第三年偏重整体诊治能力和执业技能的培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使全科住培医师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重视对全科住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预防干预能力和社区卫生保健能力的培养,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服务模式,以预防为主,提高健康理念,建立新型医患关系及团队合作模式。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有机衔接,在借鉴、总结“PBL+CBL”实体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全科住培医师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全科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医院定期开展院级层面的医学专题知识讲座、基础技能操作培训、手机理论题库考核、OSCE 考试等。
2.2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提升培训效果
医院将住培工作与目标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积极探索推行“院级—专业基地—培训科室—住培医师”分级绩效考核管理,强力推进院级督导。按照国家全科住培标准和评估指标要求,组织成立以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退休老专家为主的督导组,通过设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登记手册审核评分表》,对全科住培医师轮转手册、病历书写质量、轮转计划进行督导,将结果反馈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专业基地、轮转科室及全科住培医师,及时进行整改,将各季度审核结果与全科住培医师绩效考核挂钩,严格过程管理,实现了PDCA 持续改进管理循环[3]。
2.3 实施360 度评估,建立评价体系
2017 年12 月,学院主动申请成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参加中国医师协会360 度评估的试点单位,通过多次评价结果的连续跟踪和记录,帮助被评估人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客观地了解信息,为进一步规范化开展住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临床基地、基层基地、培训科室开展院级层面、专业基地层面培训过程督导,实施“教-学”的360 度评估,全科住培医师与带教老师定期进行“背靠背”的双向评价,帮助全科临床住培基地、基层住培基地的教学管理人员、带教老师、全科住培医师全方位地提升培训质量,使带教老师在实施带教过程中得到持续改进,全科住培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有效管理,对培训过程的质量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通过实施360 度评估,建立评价体系,督导培训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2.4 加强人文教育,坚定职场信念
组织基层优秀卫生院院长、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秀先进个人等与全科住培医师座谈交流,并不定期的组织全科住培医师下基层、进社区参加义诊、健康宣教等,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用医疗行动唤起医者使命感,培养“爱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引导树立全科住培医师扎根基层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通过强化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担当教育,立足于全科住培医师实际情况,强化协议履行义务,强调契约精神,把国家大政方针与自己的理想、价值相结合,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全科医生的责任,使他们坚定职场信念,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和自身成长需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 高度重视带教师资团队建设
3.1 注重师资培训,推进师资建设
注重师资培养,建立遴选制度,实行“送出去、引进来、自培式”师资培训模式。通过选派带教老师参加国家级全科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全科专家来院培训等方式,使所有参与全科住培工作的带教老师均具有培训资格,且全科住培医师轮转涉及的科室至少有2 名及以上的全科带教老师具有省级师资培训证书。住培师资建设是住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整个全科住培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受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已连续5 年承办省级住培师资培训班,同时每年申报并获批住培相关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3.2 实行双师带教,提高培训质量
通过全科住培医师与教师的双向选择,在全科住培医师3 年的住培轮转过程中固定一名具有较强临床、科研能力及丰富带教经验的临床医师兼职作全科住培医师“一对一”的指导老师,定期与全科住培医师从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思想交流、心理辅导等,并督导全科住培医师在轮转期间按时完善轮转手册填写、教学活动登记、针对性指导全科住培医师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等。各培训科室安排带教认真、工作热情的教学骨干作为全科住培医师轮转期间带教老师,提高全科住培医师临床实践水平。同时,医院专门设置全科兼职班主任,班主任人选均为对教学工作热情、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的全科骨干教师,班级以年级为单位,班主任定期与全科住培医师召开座谈会,内容涉及全科住培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了解全科住培医师的思想动态、培训需求,再反馈教学,促进教学相长。医院开展岗前培训时均选有一名班长,专门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医院、基地、科室,教师与全科住培医师之间的桥梁沟通作用。通过全科住培医师班级体的建设,加强学员的管理,增加学员归属感,保障全科住培医师顺利毕业。
4 “遵医模式”初显成效
4.1 学员成效
自医院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医师以来,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及住培结业率均在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 级全科住培医师唐露露在2019 年全科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中排名贵州省第一;2015级全科住培医师黎声富于2017 年获中国医师协会“优秀住院医师”。我院农村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医师实现了100%解决编制、100%参加全科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100%按时到岗基层签约单位履约。首届毕业生中,凭借他们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大多数已成为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技术骨干,全面分管卫生院的医疗工作,并开展了医院很多首次临床操作,如小伤口的清创缝合术、腹腔穿刺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等,同时也规范建立了部分医疗制度,如交接班制度、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惠及当地百姓,使当地老百姓不再远赴县城就医,当地卫生院业务量较前大幅度提升,赢得了当地卫生院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和赞扬,目前已有5 名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副院长职务,有8 名受到县乡级表彰或媒体采访。2019 年5 月健康报记者采访了医院培养的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单位的使用情况并以“种好梧桐树,留下金凤凰”为标题作整版专题报道。
4.2 全科住培基地成效
2016 年7 月,国家全科评估专家郭爱民教授、严春泽教授莅临医院进行全科住培基地评估,对医院全科住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2016 年,全科基地负责人肖雪主任获中国医师协会评选为“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2017 年,医院全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琦副院长获中国医师协会评选为“优秀住培管理工作者”、全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东红主任获“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2018 年,医院全科住培基地获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评选为全国十佳“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带教老师范腾阳获“优秀全科医生”、“遵义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师”,肖雪主任获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全国十佳“优秀全科医生”,同时,受聘为贵州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2019 年9 月,医院全科医生闫云云考取复旦大学全科医学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为贵州省第一位全科医学专业全日制博士。
4.3 同行认可
自2016 年以来,医院全科基地承办国家级及省级全科会议10 余次,如2017 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教育培训学组会议、第五届海峡两岸全科医学西部论坛、2019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家庭医学部学术年会暨第三届青年医生临床能力竞赛决赛会议、2020 年“5.19 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等。在第三届青年医生临床能力竞赛决赛中,12 名选手从全国800 多名参赛选手中通过初赛、复赛脱颖而出,医院全科基地3 名全科住培医师入围决赛,最终荣获二等奖1 名、三等奖2 名。每次会议的举办不仅使我们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力推动了贵州省全科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