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研究视域下网络迷群的认同需要与媒介使用
——以《奇葩说》百度贴吧迷为例

2020-02-23杨庆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奇葩说奇葩社群

□杨庆

一、研究背景

所谓“迷”,是一种对某些文本在心理上产生过度热情与着迷的阅听人;迷群则是指拥有相同喜好的迷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同信念的群体①。与一般偶像迷群不同,《奇葩说》迷群(以下简称“奇迷”)通过持续、反复地观看节目、自发宣传,并在百度贴吧这样的虚拟社区讨论甚至辩论,主动地消费《奇葩说》这个巨大的文本②。

迷文化研究是当前媒介文化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它关注流行文化、迷群体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③。根据学者邓惟佳的总结,针对迷文化的研究共经历了三次浪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受众研究、消费研究及文化研究④。诸多迷研究说明,迷群行为涉及复杂的心理因素和具体的媒介使用行为。

二、《奇葩说》百度贴吧迷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动机

《奇葩说》百度官方贴吧(以下简称《奇葩说》贴吧)自2014年节目开播时建立,目前已聚集24万关注用户,累计发贴量达228万。与众多“由于共同旨趣而在线聚合”⑤的网络社群一样,“奇迷”也因对节目中辩论的“话语和话语所反映的观念”⑥产生共同的兴趣,而围绕《奇葩说》和特定辩题组织起独特的文本阐释和消费群体。

身处后现代社会,不断分化加深的社会结构、重组聚合的社会群体使人们不得不正视社会自我协调和整合的需求。然而社会现实中“一个合理的,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和群体利益的制度”⑦尚在酝酿规划中,不断发展的网络传播技术则为公众参与公共意见表达和公共事务决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平台。网络上,各类亚文化群体、弱势群体以及少数群体如性少数群体等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借助网络社群的力量与主流社会对话甚至抗衡,宣扬其呼声和主张。而《奇葩说》贴吧之于“奇迷”便是这样一个能够让人充分表达、自由讨论进而实现自我认同的平台。

如果说现实政治环境和网络技术是催生“奇迷”社群形成的外部缘由,那么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则是进一步推动“奇迷”参与互动、共同维系社群的内在动机。

克劳科(Kollock)认为虚拟社群的参与动机有三点,即预期互惠(Anticipated Reciprocity)、增加认同(Increased Recognition)和效能感(Sense of efficacy)⑧。联系以往的研究并结合对“奇迷”日常活动的线上观察,本文认为,“奇迷”行为参与的心理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预期互惠

在《奇葩说》贴吧中,可通过跟帖、关注和“送礼”来表达对某帖贴主或跟帖吧友的感谢和赞赏,而“奇迷”在发帖分享信息、知识和对某话题的思考时,也期待着获得相应奖励,如关注人数、礼物、贴吧等级和成为管理者的机会等。这种“礼尚往来”式的报赠互动满足了“奇迷”互惠的心理需求,是“奇迷”自发探讨社会议题,社群内大量优质文本持续输出的一大动力。

(二)自由宣泄和归属感

以弱纽带为基础而形成,受众具有“广泛性、异质性、匿名性”⑨等特点的百度贴吧为“奇迷”构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舆论场。当具有不同社会角色认知的“奇迷”从现实“前台”转换到挣脱社会主流秩序和交往规则束缚的“后台”——《奇葩说》贴吧,并聚集起来讨论社会议题时,其心理状态更接近于反映真实个性的“本我”,“沉默的螺旋”和“从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可能在现实社会中看起来是“离经叛道”的观点和态度得以表达、宣泄。这一点也与节目本身“寻找华人世界最会说话的人”“为‘奇葩’正名”的宗旨相契合。“奇迷”对《奇葩说》节目及其官方贴吧都保持着较高的忠诚度和黏性;而《奇葩说》节目组作为《奇葩说》贴吧的创立者,也非常重视社群意识的建设和维护。《奇葩说》贴吧的自我介绍是“奇葩说粉丝的专属聚集地”,特意强调了“专属”一词,贴吧主页的图片和风格也由节目组统一设置。此外,节目组也开设了贴吧账号,以“奇葩说宣传大队”之名作为媒体入驻,在不干涉“奇迷”讨论的前提下,通过发布节目预告、嘉宾或辩手信息以及组织线上辩论赛等方式与“奇迷”互动,增强“奇迷”的归属感。

(三)自我认同

正如前文所说,“奇迷”在贴吧中拥有比现实更多的话语权,在自由、开放、去中心化的网络空间里,“奇迷”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和交流,“塑造着一个个ID的特性”⑩。在每一个表征在线身份的ID背后,构建的是包括“奇迷”这一身份在内的多样化的角色认同,如“男性”“女性”“跨性别者”“丁克”“不婚族”等……可以说,实现自我认同是“奇迷”参与社群活动的最根本、最持久的内源性动机。借助学者刘燕对迷文化与认同的研究,本文对“奇迷”自我认同的心理阐释分析如下。

1.“镜像”和“投射”:拉康在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做出创新,提出了著名的镜像理论。如婴儿在镜子前打量自己时,“我”是在另外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成的⑪。而“投射”则是“一个将自己内在的心理内容转移到别人身上”的心理过程⑫。对于“奇迷”而言,可供参照的“镜子”有两面:一是《奇葩说》节目中的嘉宾及辩手,二是《奇葩说》贴吧中的“奇迷”同侪。《奇葩说》在嘉宾及辩手的选择上体现出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为吸引不同特质的“奇迷”打下了基础。透过屏幕,他们的辩论立场、策略以及所持的观点,无疑为“奇迷”提供了自我观照和认同建构的参考。另一方面,“奇迷”在贴吧内就特定话题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时,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锋,获得了对自我性别角色认同的再认、修正抑或是强化。从对“奇迷”贴吧内发言的观察来看,不少“奇迷”习惯性地将自我延伸到节目嘉宾、辩手以及其他“奇迷”身上,而其自我投射的过程有两个步骤,即评价和自我代入,如“××说得好棒!”“期待/支持××”“××这期……换做是我……”等。

2.“感染”和“暗示与模仿”:《奇葩说》贴吧强烈的归属感、辩论型节目的冲突氛围以及讨论场上自由激烈的元素,使得“奇迷”的媒介参与过程极具感染力。在就同一主题交流看法时,“奇迷”倾向于表露真实情感,以期获得情绪上的共鸣。“奇迷”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包括群体影响下的个体行为”⑬,也是通过“奇迷”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无论是节目中带有偶像性质的嘉宾或辩手,抑或是贴吧里逻辑清晰、知识丰富且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优秀“奇迷”,乃至节目中产生的经典文本如《奇葩说》辩手金句,都可化为鲍德里亚所称的“拟像”一般,为作为个体的“奇迷”提供模仿的样式模本,从而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建构。

三、《奇葩说》贴吧迷的媒介使用与媒介参与

媒介参与(media participation)是媒介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较之媒介使用与媒介信息处理更进一步,不仅指对信息的接收、处理,还包括参与生产信息,是受众试图通过介入媒介生产过程进而对媒介内容产生影响的自发行为⑭。“奇迷”基于对在线视频网站——爱奇艺网站和网络论坛——《奇葩说》贴吧这两种媒介的使用,通过积极主动的媒介信息处理,参与到《奇葩说》媒介内容的生产过程中。与一般迷群不同,“奇迷”所迷对象是“话语和话语所反映的观念”⑮,在此基础上,“奇迷”围绕文本——《奇葩说》节目及衍生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阐释群体”⑯,通过观看节目、发贴和跟帖等媒介参与方式,完成文本的获取—读解—再创造这一建构身份认同的具体过程。

(一)获取

“奇迷”获取《奇葩说》文本的方式以直接的、主动的观看为主,已播出五季的《奇葩说》在网络和现实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受众接触了解《奇葩说》的渠道和方式也各不相同,相较于在网络上无目的地浏览相关报道、资讯,观看由其他媒体剪辑播放的某些片段,抑或是在与旁人交谈时获取部分信息的普通受众,“奇迷”接收《奇葩说》文本的方式更为稳定自觉。“奇迷”会紧跟节目更新的进度,并在《奇葩说》视频独家播放平台——爱奇艺网站充值成为会员,目的就是能够按照节目播出的时间准时观看,及时接收媒介文本。在观看过程中,“奇迷”的状态也比普通受众更为专注投入。通过对贴吧内讨论情形的观察,可推测“奇迷”在观看时不仅会关注辩手立场,对某观点表示赞同或否定,为辩手的妙言趣语捧腹,还会从辩论的逻辑、话术技巧等方面分析、评价辩手表现,此时读解行为在一定程度已经发生,为进一步读解、再创造做准备。

(二)读解

读解一词常见于文学研究中,并发展出专门的读解理论。读解理论经历了从“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的过程,逐渐强调读者对作品意义的探索,体现了一种创造的权力⑰。而对于更大范围的文本的读解亦是如此,特别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读者对文本这一独立符号系统的读解更具能动作用,是语境制约下的对文本意义的重构行为,文本读解过程中的能指与所指的偏离现象更为明显⑱。

“奇迷”对《奇葩说》的读解是“作者—文本—读者”式读解系统的一部分,是赋予被读解物完整意义的最终环节。其中,作者是《奇葩说》节目制作组,文本是包括辩手、导师、嘉宾等在内的人物及其发言内容和综合表现,而“奇迷”便是能动性极强的读者。作为文本的共享群体,“奇迷”采用相似的形式,即以发帖、跟帖为主的媒介参与方式来展现对文本意义的读解。根据贴吧内不同“奇迷”参与、互动和思考的特性,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主导者——发起讨论或辩论的频率最高,乐于与他人互动,积极提供看法或建议,且对问题有较深入的思考分析;回应者——对主导者的意见观点表达赞同或否定并作补充说明,主动回应他人的问询;咨询者——对问题的态度观点并不明确,希望听到不同意见和解答,参与互动讨论的程度较低;浏览者——只浏览观察但不表达意见。由于读解方式、读解水平等的不同,“奇迷”的读解过程更多是对文本的主观反映,体现了“奇迷”自身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

(三)再创造

“奇迷”并不会满足于对既有文本的讨论,而是在读解节目辩题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对原辩题提出新观点或另设辩题再讨论。此处需注意的是,“奇迷”的这种创作带有对《奇葩说》文本较强的模仿意味,无论从讨论的形式或内容来看,都有相似的辩论性质。尽管《奇葩说》本身的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辩论对专业性的要求,但“奇迷”特别是其中的“主导者”,仍然会注意自己发言的逻辑性,并积极调动知识储备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奇迷”读解或再创造行为的本质都是对《奇葩说》这一文本的消费过程,但与一般物质消费不同的是,“奇迷”对媒介文本的消费也意味着新文本的生产,由此便形成了与节目和其他“奇迷”围绕文本进行的多向互动,成为“奇迷”建构自我身份角色认同的具象基础。

四、结语

网络迷群的出现印证着媒介环境和受众形态的变化。作为社群媒体的忠实用户,近来也有诸多研究从“数字劳工”的角度警示其在“赋能”话语下和自主自愿的“无偿劳动”背后被剥削者的身份。这一角度的批判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他山之石”,文化研究对知识的主体构成和社会构成同样有助于政治经济学的再思考。文化是普通日常生活的产物,由全体社会角色共同创造,而不是只由特权精英创造⑲,这一点在《奇葩说》贴吧迷群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在真正的文化市场机制中,迷群并未与某一方形成明确的劳资关系,从而面临权益保障缺失的危险性,但迷群自身是否在意自己的劳工身份,以及其对身份政治实践的自觉意识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孙黎,新媒介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群体新文化风貌透视——基于对网络字幕组的考[J].新闻界,2015(16):65-70.

②⑥⑮吴睿.《奇葩说》百度贴吧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③朱丽丽.网络迷群体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编辑学刊,2012(01):44-47.

④邓惟佳.试析西方“迷研究”的三次浪潮和新的发展方向[J].国际新闻界,2009(10):32-36.

⑤⑦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5.

⑧Peter Kollock (1999).The Economies of Online Cooperation:Gifts and Public Goods in Cyberspace,Marc Smith and Peter Kollock(editors).London:Routledge.

⑨潘理,李建华,刘业政,齐佳音,姜元春.社交网络群体行为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1.

⑩杨桃莲.微博主的社会认同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⑪程志民,江怡.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16-146.

⑫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1-64.

⑬沈德灿,何立婴.社会心理学简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233.

⑭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04):58-59.

⑯[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7-238.

⑰龙协涛.中西读解理论的历史嬗变与特点[J].文学评论,1993(02):42-51.

⑱杨劲松.后现代视野下文本读解的规约性与意义的重构[J].中国外语,2008(03):101-105.

⑲[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2.

猜你喜欢

奇葩说奇葩社群
“空中奇葩”验证机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社群短命七宗罪
奇葩少年欢乐多
在线教育 老师“奇葩说”里找灵感
从《奇葩说》谈主持人的控场能力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如何“量产”《奇葩说》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