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鲁迅十二讲》①的开发、运行中呈现的教学、科研启发
2020-02-23彭小燕
彭小燕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5)
对大学鲁迅慕课教学的重视,基于对大学教育如何更好地传承鲁迅精神资源的自觉,互联网时代下,慕课鲁迅教学更有利于鲁迅精神资源的传承。慕课《鲁迅十二讲》(第二期已增补为《鲁迅十五讲》)是在这样的主持者心境下诞生的。第一期课程在2019年5—8月完成全部授课,收获诸多启发。总结这一过程中的得失经验,对于同样在高校讲授人文课程的同仁们也许会有所助益,对于自己也算一番自觉的“教学→←科研”警示。
好的慕课,需要坚实的科研基础
优秀的教学是奠定在优异科研的础石上的,慕课教学更需要优异的科研础石,否则,其实是会导致社会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的。我们知道比之传统课程,慕课是需要更多的教学资金投入的,资金的投入要精选其投入对象,要估算投入后的真正的社会效益。在这方面,慕课《鲁迅十二讲》有自己的一点正面经验。慕课《鲁迅十二讲》有优异的科研基础,其授课内容是在主讲人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的专著《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中提炼而成的,授课内容的经典性、精炼性、深刻度都有较为切实的保障。这在受众的好评反应上也得到了可喜的证实,第一期纯线上课程的授课内容收获了颇多佳评:
尤其是老师按照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人生轨迹来讲解,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对于《示众》、《在酒楼上》、《野草》、《过客》、《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等名篇分析,可谓是刷新认识,重新认识了鲁迅的“虚无”,以哲学高度解读鲁迅,让我收获颇多。
对鲁迅人格的形成有了很深的挖掘,特别是对《野草》中鲁迅人格三大阶段的梳理和定位显示出课程的深度与大气。
老师帮助我重新认识了鲁迅先生。之前觉得不可亲近不可爱的鲁迅先生,现在我真诚地崇敬他,仰慕他,他是国家的脊梁。没想到能在鲁迅研究的课程里,遇到荒诞和虚无的概念,等待戈多中的场景其实也在《示众》中出现了,那些在虚无中活着而不自知的人们,是该放弃还是应该唤醒?
精彩至极,令人心生激动…。因为一些巅峰性的东西。在这里,老师对于鲁迅的讲述——这的确是我真实的感觉——超越了一切平时围绕鲁迅展开的习以为常的话语,赋予了对于鲁迅文本的理解以新的光明与透彻性,甚至是——如果说,鲁迅研究的历史恰恰因为研究者在与鲁迅直面对话中行进的反思,是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史,或者说汉语世界的精神史——完成了一种新的历史性的精神状况。①
上面的列举,是第一期线上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积极回应,而主持者深知,课程内容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好评,是与主讲者多年用心、用力的鲁迅研究学术积累分不开的,必须强调的是,相关研究的经典性与创新度,都是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的。
好的慕课,需要精良、丰富、即时的线上“教→←学”互动
互联网给人带来的巨大受惠之一是,对时空的超越,慕课“教→←学”的巨大优势之一也体现在师生之间的跨时空教、学上。慕课《鲁迅十二讲》的主讲者自觉、积极地利用线上论坛,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其丰富、精良、即时的在线论坛与论坛互动(回帖、评论)让第一期课程即十分成功。线上学员对于主讲教师勤于互动、积极回帖的言动,也有颇多有心的回应:
“强烈推荐!推荐理由:1.课程内容好,让我领略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心路历程;2.彭老师太敬业了!非常细致、耐心地回答、点评几乎所有回贴和提问!……看她的回答和点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3.彭老师是鲁迅研究专家,她对精深的鲁迅思想有着精深的研究。……强烈推荐!”
“目前我刚学完了第四讲的课程,感觉老师的讲解很深入,让我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深入了不少,而且老师在评论区基本上是每评必回复,实在是认真又暖心。”
“老师研究的很深,讲的也很透彻,给了我很多启发。从前看鲁迅都只是片段的,从老师这里学会了注意整体的阅读鲁迅作品之间的关联和鲁迅写作的时间,对我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特别感动的是老师有问必答,哪怕是小小的问题或者幼稚的答案,老师也会给点个赞并耐心回复,下次开课我还会来哦”
这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学员对授课内容的肯定,更看到了学生对主讲老师亲身回帖的期待、肯定。主讲教师的亲身回复,保证了回复内容的精良。而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或者,能够对大面积的学生回帖进行分类处理,都要求着回帖的丰富、多量,《鲁迅十二讲》第一期课程师生往返回复的总数达到1881条,其深受学员的好评的确不是没有理由的。此外,即时的回复,会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促成教与学的高质量进行,促成学员人文状态的改变。这里也有一些难得的个例,值得一说。
线上有一位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对人文学科颇有偏见,跟着《鲁迅十二讲》一路学习下来,偏见有所祛除,但他提出的问题则值得弄人文学科的教授们反思:
咱理工人擅长套公式解题。现在就斗胆套用彭老师的三层结构理论说说孔乙己(当为《孔乙己》——笔者注)先生写出了孔乙己及周围人的迂腐和麻木,这就是第一层,人性层面;先生以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批判科举制度,这是第二层,社会历史意义;先生还写出了以孔乙己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的精神虚无,这是第三层,哲学意义。我很主观地认为,先生以孔乙己研究回香豆的回字有几种写法来揭示透示那些知识分子的虚无。连知识分子在精神上都是虚无的,(何况)(笔者试加)一般世俗百姓呢?如果彭老师同意我的这个观点,那我认为这部作品甚至比示众(当为《示众》——笔者)在哲学意义上更惊世骇俗——知识分子可是社会的精英啊!他们有在公共空间运用理性的责任,有教化社会的义务。
今天回忆孔乙己,让我想到了,有的老师其实研究面很窄,但竟然一年发表几十篇论文,这像不像在孔乙己研究“回”字呢?②
从这段完整的“学员”(实为一位讲有两门慕课的理工科博士生导师,因为对鲁迅的兴趣来到课堂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几个问题来:
第一、最直接的,他的质疑,今天的人文社科研究是否存在知识面“很窄”却论文成果多多的现象?在他看来,这样的研究呈现的竟然是“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虚无”,几无意义。这是不是一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见?其间合理性与误解都有吧——他对于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公共空间的价值引领是颇有期待的。其合理性在于:我们的人文社科研究在不考虑知识建构的经典性、传承性,不考虑研究结果的文化价值的时候,势必的,我们的研究会越来越远离教学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远离人与社会的需要——我们的研究甚至都不用教给大学课堂上的学生,更何谈进入更广大的社会文化空间呢?果真如此,大学的人文研究、教学谱系与社会现实的“文化—精神”需求会愈益割裂,大学人文教育就不能自觉自为地为即将迈入社会的青年们赋以“文化—精神”上的相当程度的定力。当然,人文科研有自己的前沿性,但前沿性与可传承性(教学价值、文化价值等)应该存在一种自觉的关联,而不是任其相互割裂。当下,科研与教学的割裂日益剧烈,这一趋势还在强化中。
第二、是慕课及其线上的即时交流让教与学的高效益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较高质量的在线对话缩小了交流的时空,提升着教学的社会效益,使得远距离的,有质量的信息沟通、人文交流成为可能。这的确是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教师、学生的便利。而就社会效益而言,我在高校十多年间,听我讲鲁迅的学生往最多算,一年不足百人,十多年也不足一千人。这次《鲁迅十二讲》的慕课,线上受众的数据一万二千人以上,课程被收藏数在第2次开课前夕已在四百五十人以上。在线交流总计1881条,师生之间这种丰富的多层次互动也是实体课堂无法想象的吧。
第三、在线对话的质量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对有心的讲授者与学习者都可能产生极为有益的启发。在这条高质量的留言下面,作为主讲老师的我,也不吝时间、精力,进行了仔细的回复,相关对话中的关键部分不妨呈现如下:
老师:……孔乙己跟虚无的关系,还真是一个令我惊异的话题啊。
我所意识到的《孔乙己》的虚无议题——是指向看客们的,也就是视频里讲到的无聊(虚无的经验性表达)中的看客们,关键的几句文本是: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取笑孔乙己,对看客们可有可无,没有意义的,但是,看客们却要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无聊啊,没事情做嘛,在酒店里,取笑孔乙己,找点刺激,给无味的生活加点盐。关键的启发文本是那个孩子的无聊自曝:
虽然没有什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孩子“我”的自曝,暴露的是一众围看孔乙己的人在精神状态上的共性。
学员:谢谢彭老师指教!我上面的胡诌让彭老师见笑了。我可以按您提供的思路再品读这部作品。
学这课最大的收获是打开了一种思路。以前有点儿不屑于“文”,还鼓励学生反击文科生说我们“理工男”,说他们文傻。在这课中领略了“文”之思维,“文”中也有那么多值得去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今天看到彭老师对《呐喊》《彷徨》的三层结构分析,还可以这样理解啊!
最后顺便请教彭老师,还有谁的什么作品能同时具有这三层结构呢?《红楼梦》?
老师:《红楼梦》有的。《红楼梦》有写实性的(主观和客观的暴露混融,不过它的作者无法生成对理想社会的任何构想,这没有办法。)社会化黑暗暴露;有人性的各种各样(简直是人性的一个大海洋啊);有深刻的哲学,贾宝玉最后实质上是在人间寻觅不到意义价值。林黛玉的意义之灯,就是她极具个性化的爱情指向,然后,这个意义之灯被灭掉了,她不死也是死了。
“特别是今天看到彭老师对《呐喊》《彷徨》的三层结构分析,还可以这样理解啊!”——这是我独创的文学理论。
学员:……再次感谢彭老师的耐心指教,真的收获很大!③
这位理工科的“老师学员”跟当下大部分的“理工科人”一样,对文科偏见颇深,不屑于“文”。我想,他之所以被授课中《呐喊》《彷徨》的三重意义体系震动,多少改变了一点他的偏见,意识到“‘文’之思维,‘文’中也有那么多值得去思考的重要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恐怕是在,他感觉到了其中的逻辑构建元素(这些元素的构建类似数学的知识搭建,是他不能忽视的),就跟数学知识的逻辑推进来之不易一样,这一人文知识的逻辑构建也是来之不易的。其一,这必须《呐喊》《彷徨》本身中存在这样的三重意义体系;其二,讲授者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呐喊》《彷徨》的三重意义体系;其三,《呐喊》《彷徨》中的这一三重意义体系本身是富有文化价值的,它不是为体系而体系的一套“学问梦呓”。而这里的“其三”是尤为重要的,意义体系的价值本质上存在于鲁迅的精神原创中,联系着“其一,《呐喊》《彷徨》本身中存在这样的三重意义体系”。鲁迅的这一精神原创,乃是鲁迅一生对中国人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类生活中的核心问题的不息思考,这些思考融化在《呐喊》《彷徨》之中,具有永久性的“文化—精神”意义。其二,则是对讲授者本人的一次挑战,实话说,我所讲授的《呐喊》《彷徨》三重意义体系,乃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乃至东亚的相关鲁迅研究成果的总结、概括。换言之,发现《呐喊》《彷徨》的三重意义体系,不是一个学者完成的,也不是几个学者完成的,而是几个世代、不止中国一国的学者们,前后跋涉,各个著书立说,先后承继,共同发现了鲁迅世界中的不同体系性元素。而我做的工作之一是,意识到这些鲁迅意义发现的体系性,意识到这些发现在人的生活中的不同层面呈现出的有机性意义:人性的、社会历史的和哲学的。要说我自己的鲁迅研究发现了鲁迅世界的什么,那不得不说是其中的哲学内涵,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当我来到鲁迅研究这里的时候,鲁迅研究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而搁在我面前的鲁迅世界,似乎明显还有哲学一面的意义是探索未尽的。而哲学研究的视野促使我、也要求我有能力整合百多年来的鲁迅研究所能够提供的有机的意义体系。
如此这般,要产生出一点对人真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的新知识,富于内在逻辑性的新知识,对于人文学科来说,还必须是富于人类文化价值的新知识,是并不容易的。尽可能多地产生这样的知识,并让它们有效地进入我们的大学人文课堂,藉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区域、跨学科、跨年龄段的大学习、终身学习,并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这值得努力。也让我对于慕课《鲁迅十二讲》(《鲁迅十五讲》)的开发、运行工作,对于其中付出的巨大心力感到无怨无悔。
慕课《鲁迅十二讲》的建设,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往的鲁迅关注中的弱项,比如,我不怎么重视鲁迅作品的图(插图)、影(电影)积累,这导致课程建设初期的特别难度,幸得制作方富有相关的积累,才促成这一慕课课程的核心工作即视频制作得以顺利进行。
慕课教学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慕课(《鲁迅十二讲》运行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上,平台优势明显,有便利的线上互动教学时空,可以设计多层次的在线互动论坛。如前所述,《鲁迅十二讲》是成功的,但它的成功对慕课主持老师提出的要求也是颇高的——不仅需要前期坚实的科研基础,还需要足够的时间、精力亲临在线论坛,需要将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对待,祛除教学不过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附属活动的心态。这就势必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如何认定慕课这类纯在线课程的教学工作量?如何科学地设定spoc课程在线上线下的课时配置?这都是实际的问题,开发慕课的相关学校与其相应的职能部门需要对此作自觉的、科学的考量、管理,具体的慕课开发老师自然也需要考量这类问题。在实际的探索中,要考量老师以及学生的时间、精力元素,科学配置线上线下的学时数,充分考虑慕课开发教师在实施教学技术更新时付出的巨大工作量,并给以业绩上的充分鼓励。
慕课《鲁迅十二讲》的主持者们就收获过这方面的教训。比如,一方面,是纯线上课程的充分成功,主持教师付出巨大的心力,一方面,却是职能部门对慕课主持教师的业绩认定并没有现成的优良规则可依,需要即时出台相应的业绩认可规则,其良性的管理规则还需要慕课主持老师亲身去推动。实体课堂同步开出后的情形就更为复杂了。一方面是实体课堂同时开出后,需要配合线上课程,学生、老师的时间、精力负担顿觉明显加重,迫切需要调整课程考核方式。调整课程考核方式,也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学校职能部门调整对慕课开发教师的课时考核方式,二是慕课主讲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就我的实际工作体验而言,相关管理意识的滞后,乃至可能出现的问题搁置,必定会对慕课的长时间在线维护造成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的恐怕会是优异教育资源的虚掷。幸运的是,在实际的慕课教学运行中,一些措施得以及时介入,有利地激励了慕课主持者、慕课选修者的积极性。具体而言,缩减实体课堂的课时数,考虑2学分本科课程可以最低4次12课时、或6次12课时线下课程,20课时线上课程的课时配置,这就极大地解放了慕课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真正地实践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的革命:精炼线下课程,使之趋向讲座式的、又或讨论式的高质量教学,同时,又有线上课程做足量的、超时空的教与学的补充。假以时日,这才是可以行之较远的。《鲁迅十二讲》第二期课程中的学生也已经意识到:“线上的自主学习与讨论和线下的课堂相结合,使得对于部分一下子难以接受的知识有了充分消化的机会。”
目前看,慕课主持人所属的高校如何对纯线上的慕课开发、运行主持者给以足量的日常性业绩考核,这一实际问题还未有更为行之有效的规则可依——大抵是用校级课程项目的形式作逐次性的推动,这对于需要付出巨大心力的慕课日常运行工作的持续性展开,其实是很不够的。
注释:
①《鲁迅十二讲》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线运行,第一次开课期间为2019年05月30日—2019年08月19日。第二次开课增加了三讲的内容,增加两位主讲教师,更名为《鲁迅十五讲》,已于2019年9月19日开始线上第二次开课。网址为: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ZU-1205998802.
②参见《鲁迅十二讲》(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第一次课程之课程评价: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WZU-1205998802.
③见慕课《鲁迅十五讲》(《鲁迅十二讲》)第一次课程,讨论区—课堂交流区—《呐喊》《彷徨》意义体系随意谈,dingzwmailbucteducn-丁忠伟的留言:http://www.icourse163.org/learn/preview/WZU-1205998802?tid=1206296203#/learn/forumdetail?pid=1212824936.
④见慕课《鲁迅十五讲》(《鲁迅十二讲》)第一次课程,讨论区—课堂交流区—《呐喊》《彷徨》意义体系随意谈,dingzwmailbucteducn-丁忠伟的留言:http://www.icourse163.org/learn/preview/WZU-1205998802?tid=1206296203#/learn/forumdetail?pid=121282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