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路径
2020-02-23高明珠
高明珠
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设计成灵活的“研究”学习任务,通过立足文本、文本变形、文本整合延伸三条实践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
2000 年,国家教育部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明确写进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16 年,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由说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向深度探究性为主的学用结合的教学形式转变。很多语文专家谈到课堂教学改革时认为,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过程“从知识到素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获得性体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学习呢?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教材内容等语文现象,以培养研究能力和创造力,[1]促使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得到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语文“研究”学习要立足文本,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的研究实践活动为主线,创设融合学科知识、问题解决、学生广泛参与的研究学习路径。从立足文本、文本变形、文本整合延伸三个方面实施。
(一)立足文本的研究学习路径
入选教材的经典美文,具有文化、思想、语言和审美多重价值。一味的灌输终究是“纸上谈兵”。要想潜移默化于学生的内心,还需设计实施研究学习的路径,为学生开拓一方“深入人心深处,省察从未完满的人生的作品”的天地,[2]让他们在有温度有情感的作品中体会人生。抓住文本理解的难点、盲点和有价值的研究点设置问题或任务学习单,引导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探究文本呈现的语言、思维、审美及文化的灿烂之处,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抓文眼,引领学生登堂入室。由文眼牵动对整篇文章的问题设计和研究,起到理清思路,欣赏语言,体悟情感的作用。例如《荷塘月色》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心情的变化贯穿全文,与作者所写美景融为一体。可以由此设计出一串探究问题:“颇不宁静的心情让朱自清想起了哪里?”“为什么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呢?”“作者欣赏荷香月色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荷塘月色这幅画面的整体色调是什么颜色的?”“这种颇不宁静的心情是否得到解脱?”等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自读探究,带动学生由表及里,一步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变化,欣赏散文的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意境美以及意境美背后的高洁的人格美。
2.抓标题,将理解的触角伸入文字深处。语文教学中往往不能进入文本阅读的深处。如何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呢?抓住标题,诱发学生探究兴趣,搭建背景支架,引导学生进入文字深处探究讨论,就能一睹文本的“芬容”。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仅仅理解为歌颂母爱是不够的。史铁生在文章里寄予的复杂情感使文章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可以从题目开始探寻研究:“作者身体残疾,久经生活磨难,最疼他的母亲又去世了,本该悲伤的他为什么要以合欢树来命题呢?”学生以此问题展开探究,结合史铁生有关生平背景,让学生找出作者对母亲和合欢树的情感前后细微变化,体会到作者寄予“合欢树”中的丰富情感:既是母子共同度过的一段欢乐与磨难岁月的象征,更是作者在母爱与希望的阳光沐浴下与命运抗争坚强成长的象征。明白了《合欢树》所展示的是作者处于人生最为不幸的境地时母亲的承担与母亲面对苦难的永不放弃的坚韧给予作者的爱与希望。
3.抓矛盾点,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一堂好课必须具备一个好的支点,而且这个支点还要具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3]戏剧、小说中往往存在着矛盾冲突,或内容、或结构、或人物。从矛盾冲突的地方切入,把矛盾的冲突点作为一个支点,犹如黑白照片,以两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吸引学生的目光,撬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雷雨》描写的是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由此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教材节选的是第二场,主要是通过人物冲突展开的。探究中以“这场戏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冲突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同时提供演出视频等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这个问题带动了学生对剧情的了解,理解作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表现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
(二)文本变形研究路径
变形就是对原文本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再创造和演绎,给学生提供一个陌生化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解读文本的密码。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途径。
1.古文改编成故事。古文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就必须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初步疏通字句后,以人物故事带动阅读,开展研究活动,每个小组收集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加以自己的创作改编,然后推选代表讲给同学听,这样能更好地认识两个人物的性格及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的品质。
2.古代诗歌戏剧改编课本剧。《孔雀东南飞》是古代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刻板的讲解,学生没有耐心听下去。不如换个形式,让学生根据诗歌进行课本剧的改编,运用计算机制作动漫片。在改编和演出的过程中也对诗歌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种以做带学的研究活动让他们能够沉浸其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充实和成功的喜悦。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历经千年的优秀传统戏剧经典,但是在90 后、00 后眼里,却是陌生的存在。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经典,就需要给文本“变形”。首先利用微课让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基本常识,其次熟读课文,观看《窦娥冤》的视频,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原文把《窦娥冤》改编成课本剧表演。这样学生通过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认识了窦娥的形象,体会到关汉卿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度理解文本的再学习过程。
(三)文本整合延伸路径
整合延伸就是根据学习需求对文本资源进行组合和适度的延伸。以学习项目或学习任务为载体,通过多种研究学习形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语文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基于比较阅读的整合学习研究。
比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途径。如统编初中八年级教材中一组描写山水美景的文章《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让学生进行研究:①三篇课文各自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②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研讨,大家对三篇文章景物描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三峡》抓住三峡高峻雄伟特点,《答谢中书书》抓住山川之美的特点,《与朱元思书》则是抓住奇山异水的特点。《三峡》采用纵向结构描写四季的不同景色,动静结合、大笔点染、侧面烘托等方法突出景物特点;《答谢中书书》则采用空间结构写山川之美,动静结合、多角度、多颜色突出景物的“美”;《与朱元思书》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和多种修辞手法突出山“奇”水“异”。文章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这样学生对景物的描写中的动静结合手法就有了深刻印象,提升了比较甄别的思维能力。
2.基于实践运用延伸生活的研究学习。
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关注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依据教材设计出富有创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对联”专题学习活动,课前布置搜集对联的任务,课堂上请学生说一说过年时自己家门口贴的对联和自己搜集到的对联,让他们找出对联写作的特点进行归纳,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点拨写作关键点,接着进入自由写作阶段,教师出上联,学生写下联。写完之后进行交流总结。研究活动一石二鸟,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对联的知识,初步掌握了对联的写作规律。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以微型任务为驱动,以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为主,为学生掀起文本的面纱,解除束缚学生思想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根据设计的“烹调任务”,利用文本“原料”烹调出鲜美的知识、能力与精神增长的“大餐”。让课堂成为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下知识情感的种子在这里发芽,[5]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生长开花,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