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三维教学目标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2020-02-23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东川初级中学李文江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因材施教历史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东川初级中学 李文江

历史新课标规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三者密不可分。三者中最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因此,设计过程与方法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的心理特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不同而确定。只有因材而确定过程与方法,才能把历史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折不扣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

一、因材而定过程与方法的原则

1.合理定位原则。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应该定位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因材施教得以顺利实施。

2.师生平等原则。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师也是课堂的一分子,只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因材施教才能落到实处。

3.区别教学的原则。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4.多元评价的原则。评价学生不能以分数而论,客观恰当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要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把因材施教建立在可实行的基础之上。

二、因材而定过程与方法的操作方法

(一)定历史教学目标—基础

比如,“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

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贡献;了解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帮助学生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定了“两个了解、一个帮助分析”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收集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各派学说的资料,谈谈自己最欣赏哪一家,并说明理由;根据各派学说的观点,分组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应如何遏制。过程的设置考虑到,学生在语文课上也学习了诸子百家的言论;部分学生家中有电脑,可以查资料,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破坏公物学生都见过有体会,便于开展讨论,再融合各家观点,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会在辩驳中互相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有效实施,知识与能力目标自然也就达到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会水到渠成,学生增进了民族自豪感,养成了尊重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二)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时间—前提

旧理念主导下的历史教学程度优或良的学生,被放在同一个模子中锻造,他们自主感悟历史的权利被剥夺,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无从谈起。现今新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很好的学习模式。课堂上,只要给足学生时间,各种程度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都会产生建立在自身基础之上的历史感悟,都会有所收获。

(三)定引导方式—保证

教师的合理引导,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学生彼此之间不会出现负面影响。教师的引导仅是宏观调控,不会约束学生思维。缺乏宏观调控的课堂,就不是课堂。基于学生实际和教材而定的引导方式才是科学的方式。最关键是提出恰当的问题。所谓的恰当,就是符合学生实际,切合教材内容及历史课标的要求,要科学而有思维含量。问题要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使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水平。每个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有所获。同时,有思维含量的科学问题,还能诱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更能把教学引向深入,合理引导就能保证因材施教有效实施。

(四)创设情境—氛围

创设合适的环境。合适是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特点,基于教材内容之上的环境。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到每一位同学。这种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该环境下,每位同学都是参与者,置身其中,再一次经历历史、感悟历史、理解历史。

比如,“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国共重庆谈判的历史画面,每位学生都有角色分配,置身其中,让学生重新回到了重庆谈判的难忘岁月,真切感受到被日寇蹂躏八年之久的人民是多么渴望和平,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

(五)展示成果—重要手段

自主活动学习,最终落实在学生身上。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活动学习的最好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动起来,每位同学把自己对历史问题的感悟讲出来,彼此共同分享,相互启发,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效果的最大化。这是一种“1+1>2”的效果。最后,各小组在全班展示,进一步扩大因材施教的成果,这是一种汇聚大家智慧解决历史问题的好办法。这实际上是把学生的差异当成资源来进行充分利用。

与“过程与方法”相结合的因材施教,才会保证历史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才会使因材施教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因材施教历史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历史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