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专业建设
2020-02-23王英
王 英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市 430000)
一、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压力
(一)疫情期新经济形势不断涌现,技术创新推动组织变革
疫情期经济形势之下,需在增值最快的高新技术行业中投放大量资金,开放金融市场;重组行业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利用新技术的能力,新经济发展增强灵活性;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发展风险资金,有效地支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公司;加快取消垄断及解除管制的步伐;新经济发展使企业易于开创全新业务,建立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随时调整货币政策,提升利率,新经济形势下需准备把通货膨胀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基于很多企业倾向于较集中的模块整体外包,灵活地提供承揽、咨询业务。此外,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临人才开发投入高效率低、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滞后、企业升级转型等困境,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有效落地管理目标理念,并提升管理效率。另外,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和公共管理、法务、文秘、市场营销技能、财会等临界学科混搭,同时做好专业技能精神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组织变革。除此之外,还需实现互联网到传统企业的改造、平台经济到交易成本的高度节约、共享经济到高效的资源利用、虚拟现实到未来等。
(二)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疫情期组织内部存在不相适应的管理观念及需求。疫情期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发生了变化,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之前的工作,学校对管理中人力资源占主体地位的认识有所忽视。其一,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并未真正认识到和其他类型院校间的差异,存在观念上的偏差,最终造成并没有针对工作在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明确的定位,且其管理方式也并没有适应于学校实际发展的需求。其二,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一些高职院校更多停留在对学校教学资源、各项资金的管理,并未充分重视起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由传统集中岗位模式向“平台+综合业务前端”过渡
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需积极转变传统集中岗位模式,实现区域经济和专业发展的深度结合,深入领会协同创新理念。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满足内部客户(业务部门)的需求,从而间接实现外部客户需求的满足,其具备强烈的业务导向,专业服务的综合性,利他与相互赋能与外部市场的分工与整合。需实现向“平台+综合业务前端”过渡,变实习为服务,以学校及企业为盈利主体,通过微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实现学生就业能力、教师专业及建设成长。例如为企业展开政策解析指导,提供培训服务。建立起和企业新型的“互依联盟”的校企关系,并传达阐释政策新动向。变被动寻求实习机会为主动服务企业,结合进企业及引进企业人才,并结合企业实质帮助,经自身工作为企业赢得经济增长点。实现学生就业能力增长、教师专业及建设成长。为自己寻求合作平台,为企业服务解忧。在实践及理论领域创新育人模式。
除此之外,需致力于创新校企结合平台。因企业岗位需求共性差、用量小,增大订单式培养模式。另外,难以及时化的按照企业要求调整教学及课程,且企业要求差异性大。需为其制定合口味的,涵盖技术支持、政策解析、人才输入、信息传达、社交平台等的“人才培养套餐”。
二、外部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蓬勃发展
(一)业务开展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求加强学校的实践教学,同时是注重实务、强调理论的应用型专业,同时要求学生加强实践,积累有价值的实证资料及数据,掌握人力资源各大模块的实操能力。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校很少在考核范围中纳入实践操作能力,均是围绕理论知识的掌握开展的讲课到考核的一整套体系。
基于此需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中心并全面培养,这是校企合作最首要的。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从企业需要出发制定教学大纲,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一切以企业及市场需求为主,应用师资及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学校设备、教育管理等优势资源,培养企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
(二)从业人员情况
针对高等教育是否会办出特色,以及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当前制约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瓶颈之一,则是高水平师资的缺乏。一些教师或多或少存在对企业不适应,缺乏企业实践及社会阅历经验,对学生的实习质量产生影响。需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分应用校企合作有效资源。专业课教师向可满足实践及技能型教学要求队伍的转变。
基于此,需致力于提升校企合作办学层次,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积极适应其专业院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提升具备“双师型”素养的教师数量及质量,贯彻执行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方针政策。首先,需应用企业资源,扎实推进专业老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其次,学校需招聘具有实操能力及理论基础的教师,多多引进“双师型”教师。最后,教师需对学生实践环节实施监控,做实习指导教师,将其作为实践教师的后背资源。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
(一)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基本情况
以过时案例诠释原理,以传统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落伍,缺乏鲜活的仿真实训及企业案例。另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几乎空白,教学设备简陋,难以形成产业及专业一体化链条,向外发展服务社会,且难以形成以“专业”为核心的实体,体现高职的价值及优势。从师资结构看缺乏配套的资格认定、培训、激励制度,结构不合理,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职称评聘机制不科学,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瓶颈。除此之外,理论及实践脱节、重课堂轻实操、重理论轻实践,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的优势,技能及理论课比例不合理。
(二)专业调研基本情况
专业归属设置随意。社会中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专业对口无疑是其关键标准,到那时更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但是专业群概念应运而生,单一专业培养难以适应这一形势。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格外重视高职教育对专业群构建,然而在专业群构建上,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其一,和专业群其他专业无实际联系。是否拥有一致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基础课程要求,是专业群划分的依据,强调基本实践教学的完成需于同一实训体系中。且因归属院系设置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上的随意性,造成并没有和其他专业群其他专业间的关联。文化教育、财经、旅游等专业,是更多高职院校倾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伙伴”,甚至像工程造价、护理、园林技术的专业也和其发生含义上的关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于这种情况下,就算加到某一专业群较难以协同起其他专业。其二,专业归属设置随意。据统计,有73种不同院系中纳入我国高职院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81所。且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较多院校把其纳入管理学或经济学类、公共事业有关院系,甚至会纳入政治、教育、中文系。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存在的一个矛盾之处有定位的随意性。
(三)调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情况
现实情况,理论研究以介绍有关专业建设经验为主,呈零星状态,通常针对某一建设人力资源专业建设为主,通常从人才培养、校企结合、实践教学等角度为切入点。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对管理专业十年建设反思为主。且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及理论研究,较其他成熟的品牌专业均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并没有形成可以普遍借鉴建设路径,以及行业标杆性的龙头专业,发展进程决定其尚处于实践阶段,未形成有示范作用及知名度的操作模式和实训基地,以及业界认同的课程体系及标准。主观情况,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在条件不成熟时,受利益驱动匆忙上马,且缺乏系统化的对专业发展的架构及规划。客观情况,总体上我国有较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起步,高职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借鉴本科院校内容,且未形成现成的模式用于参考,未形成“高职”特色。
(四)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认知
高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切入点,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主要包含校内生产性实训、课堂实验、校外定岗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所以做好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认知极为关键。针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其中的沙盘训练时课堂实验的代表行使,旨在实现对专业原理演习专业技能的初步验证。而人员测评工作室,是校内生产性实训代表形式,旨在将真实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给客户。从事工作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是校外定岗实习代表形式。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上,从实际的情况出发,难以让人们满意其实践教学水平。
学生就业及实习关联不大。较多毕业生实习的岗位,均是不能够和其专业相关的岗位,有较低的毕业后愿意从事同行业工作。主要是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不会轻易让随时可能离开的学生进入,且有关管理工作涉及薪酬发放、劳动争议处理、人员信息等商业机密。针对于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根本上而言其在赢得企业信任上依旧存在很多需要做的工作,特别是需在合作时限、法律约束、理念及方式上下足功夫。
建设盲目性,实践教学关键设备缺乏。例如:选择EPR系统组建大型企业,盲目购置设备;缺乏像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类教具,轻视课堂实验。难以真正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同微机室,最终出现一家公司会有二三十名实习生实习的现象。
(五)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及高职教育均未进到发展的成熟阶段。较多开设的高职院校,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策略上,均是在日常办学中逐渐应用高职特色,且是基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而来。尽管需较长时间践行这种人才培养策略,且难以避免磨合期镇痛,然而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人才资源管理专业上难以形成稳定开局,且逐渐增强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较好的协调好就业质量及开设院校增多间的矛盾。一些高职院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上,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及探索,是结合起一些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例如:当前所进行的专接本、专升本,是基于高职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下进行的尝试,把三校生纳入招生范围,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组织中外合作办学,实施“主辅修、双专业”制等。较多高职院校基于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实训基地开发、核心课程设置的开发上,已经做出有效工作,并形成共识,提升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率。且针对于其人才培养上,这些举措为其注入全新活力,提供给此专业今后发展以多种可能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未来与出路
(一)跟随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变化趋势调整培养定位
紧跟行业发展。贴合市场需求,扣准时代脉搏,是市场发展风向标,否则会错失专业发展的良机,脱离实际窘境、陷入闭门造车。立足区域经济。高职教育想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历史使命,需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融合起来。高职院校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核心,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以培养中初级人才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专业竞争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人才。瞄准中小企业需求。中小企业在未来十年,将发展为中国市场的主力军,投向职业教育、中国中小企业。人才资源管理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赢得生机及活力,充分考虑其需求。除此之外,企业重招聘轻培训,重能力轻牌子,注重节约成本,选择职责双向性及工资双轨制的模式,很多企业倾向挂钩形成及一线生产、营销等。
(二)颠覆性变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与教学技术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组织行为、管理心理、统计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绩效评估、劳动法学等课程。从教学内容而言,案例研究、操作技能及方法较缺失,多是概括性及原理性的知识。这种状况不符合我们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目标。所以,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需避免上述问题,增加像管理案例、绩效管理技术的实训、人力资源需求等课程,紧密结合起行政管理及教学内容实际问题,用于提升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
应用校内资源加强实际锻炼及应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在高职院校中有所涉及,所以需加强其应用及锻炼,并充分应用校内资源。例如:社会及学生管理工作,包含选拔新领导,社团组织及学生会招聘新成员,制定成员发展及更新计划,展开社团成员评估、激励、培训、开发,有效结合起学生社团组织及学生会实际工作,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如此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成效,提供较好的实践应用机会。
(三)加强分行业结合业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加强学生校外实习。其一,为了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需保证学校为学生安排毕业及寒暑假实习。其二,加强生产见习。安排师生实地参与有关工作,较系统掌握岗位工作知识,亲手参与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工作,有效增强就业、社会适应及协作意识,并定期组织学生及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及学习。其三,在学生完成教学课程后,有条件的高校可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到用人单位展开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同时需积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中心,从用人需求出发,确定出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制定教学大纲,培养企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分行业结合业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四)融入人力资源服务整体产业链条中进行价值创新
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质量,校企合作为其关键。且校企合作突破需结合起人才培养模式及价值创新。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管理性及其流动性,为了应对员工的离职企业需有一定人才储备。但是让大学生临时参与其中的确存在风险,所以可通过延长学生为企业服务时间,高职院校提升企业对高职院校信任度,并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如在某家企业的定岗实习,高职学生大一开始初步了解企业经营内容,并从事一线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大二进一步了解企业运营流程,按照企业安排参加基层管理工作,并进行轮岗。大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技能,并进入企业有关部门展开顶岗实习。所以说最后一年选择全职形式,前两年选择兼职形式。毕业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且企业兼职及专业教师协同展开实习管理,保证信息安全。且学生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实习中,毕业后不能或不愿留下,已经是为企业做出一定贡献的熟人,同时具备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可按照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酌定具体化的校企合作协议条款,可奠定下其他形式后续合作坚实的基础,并积极为融入人力资源服务整体产业链条中进行价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