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杀虫剂对藤椒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020-02-23毕司进王登杰刘定友姜继红任茂琼张燕南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藤椒吡虫啉杀虫剂

毕司进,王登杰,刘定友,姜继红,任茂琼,张燕南

(1.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 绵阳 621000;2.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藤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植物,又名青花椒、香椒子、崖椒等,是著名的香料和油料树种。藤椒具有速生、早实、适应性强、易于栽培、方便管理、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等特点,不仅可作为中药材,而且还可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物资源利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已在四川、重庆、昆明、贵州和湖南等地被大面积栽培[1]。

随着藤椒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藤椒蚜虫逐渐成为藤椒生长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藤椒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藤椒蚜虫在我国藤椒产区均有发生,在四川藤椒产区普遍发生,以若、成蚜群集在花椒嫩芽、嫩梢、嫩叶、幼果等上吸食为害,使之卷叶畸形,造成落叶、落花和落果。严重时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阻碍光合作用,可造成减产达50%以上,严重降低藤椒的经济效益[2]。目前,防治藤椒蚜虫主要依靠化学药剂[3]。但由于藤椒蚜虫繁殖快,世代重叠交替严重,遗传背景复杂,其抗性发展速度快、程度高,对多种常用农药已产生了显著抗性,导致田间实际防治效果降低,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4]。为了有效防治藤椒蚜虫,保障藤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选取了5种杀虫剂,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比较不同药剂对藤椒蚜虫的毒力大小,以期为科学、有效的防治藤椒蚜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藤椒蚜虫采自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藤椒树,树龄3年,定植后从未使用过杀虫剂。挑取虫体一致,生长健康的若虫(无翅蚜)作为供测试虫,试验前现采现用。

表1 供试药剂类别、有效成分、剂型及生产厂家

1.2 供试药剂

供试的5种杀虫剂的类别、有效成分、剂型及生产厂家见表1。

1.3 试验方法

采用叶片浸渍法[5],测定供试杀虫剂对藤椒蚜虫的毒力效果。以清水为对照,每种药剂设5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重复4次。将生长健康、旺盛的藤椒叶片浸于已配好的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每个处理1片叶,浸渍10s后晾干,挑取30头健康的无翅成蚜和个体较大的无翅若蚜于每片叶背面,放入已垫有滤纸的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培养皿加水保湿(平铺一层吸水纸),放入RXZ智能人工光照气候箱中,设温度(25±0.5)℃,相对湿度(RH)60%,光照L∶D为16h∶8h的光照气候箱,24后检查各处理死亡虫数,并计算处理后效正死亡率。检查时用毛笔轻触虫体,以蚜足不能动者为死亡,足能摆动确认为活体,对照死亡率小于20%为有效测定,并用对照死亡率进行校正。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1 计算方法 根据试验调查原始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P1=K/N×100%

式中:P1为死亡率;K为死亡虫数;N为处理总虫数。

P2=(Pt-P0)/(1-P0)×100%式中:P2为校正死亡率;Pt为处理死亡率;P0为空白对照死亡率。

若对照死亡率<5%,无需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应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重做试验。

1.4.2 统计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运用SPSS17.0建立毒力回归方程,求出各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相关系数(R),并就各药剂的LC50值进行毒力比较,相对毒力指数为标准药剂的LC50值与测试药剂的LC50值的比值(以LC50值最大的药剂为标准药剂,其相对毒力指数为1)[6]分析杀虫效果。

表2 5种药剂对藤椒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藤椒蚜虫的毒力,研究结果(表2)表明,5种药剂对藤椒蚜虫的毒力大小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升高,其防效逐渐升高,藤椒蚜虫对22%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最高,LC50为5.741mL/L,其次是33%氯氟·吡虫啉LC50为6.186mL/L,对22.4%螺虫乙酯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6.971mg/L。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22%氟啶虫胺腈>33%氯氟·吡虫啉>17%氟吡呋喃酮>20%啶虫脒>22.4%螺虫乙酯。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藤椒蚜虫室内毒力测定的研究报道,藤椒蚜虫作为为害藤椒的主要害虫之一,扩繁性强,危害性重,严重降低藤椒的经济效益。马建新等[7]进行了不同剂型的噻虫啉防治花椒蚜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好,有效期在10d左右;3%噻虫啉悬浮剂持效性较好,持效期20d左右。魏云林等[3]选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等5种药剂对花椒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6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3种药剂药后7d平均防治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银航等[8]报道了球孢白僵菌、保幼激素联用可以增加球孢白僵菌防治花椒蚜虫的效果,其中10×107个孢子球孢白僵菌+1μg/mL保幼激素对花椒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6.5%,十分具有推广价值,为进一步减少乃至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提供了思路和初步尝试。

当前生产上对藤椒蚜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必然带来抗药性的产生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治藤椒蚜虫十分必要。藤椒蚜虫防治前的毒力测定有助于合理选择杀虫剂,提高杀灭效果。本研究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藤椒蚜虫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杀虫剂对藤椒蚜虫的毒力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2%氟啶虫胺腈毒力最大,LC50为5.741mL/L,其次为33%氯氟·吡虫啉LC50为6.186mL/L,22.4%螺虫乙酯的毒力最小,LC50为16.971mg/L,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初步筛选出了22%氟啶虫胺腈、33%氯氟·吡虫啉、17%氟吡呋喃酮等药剂对藤椒蚜虫具有较高毒力,为今后开展藤椒蚜虫防治工作提供了用药参考。本研究是在室内室温下完成的,生产中影响田间药效的因素较多,试验结果对藤椒蚜虫毒力强弱和剂量筛选不能完全代表田间药效的高低和田间用量,要全面了解药剂特性,还需要结合田间防效试验进行监测与验证,进一步确定对藤椒蚜虫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藤椒吡虫啉杀虫剂
藤椒油与藤椒酱:风味独特的川菜双宝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藤椒食品从成熟品类中弯道超车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广元市朝天区万亩藤椒进入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