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完善对策分析

2020-02-22马春茂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4期
关键词:完善对策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马春茂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应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不断创新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探究可实施的完善对策路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完善对策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对初中生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班主任应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完善对策,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当代初中生的高质量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叛逆行为

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会尝试突破教师和家长的束缚,并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班主任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通常会对学生的叛逆采取强硬压制手段,强调教师的权威,常常采取批评式教育和惩罚式教育。因此,青春期学生在班主任的强硬压制下会更加叛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服从教师的安排,不接受日常的班级管理,从而影响到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班级管理方式单一化

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强调管理的强制性和压迫性,让学生因为“害怕”而被迫服从管理。在管理工作实践中,班主任采取的管理方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多样化需求,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缺乏管理方式的创新化和人性化。学生在高压式的班级管理环境中,无法释放自己的天性,不利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

(三)个别教育不足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导致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繁忙。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经常将管理落实工作传达给班级的班干部,让班干部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对班级开展整体式的管理。整体式管理一旦常态化,就会使得班主任忽略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管理,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经常忽略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个别教育不足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停滞不前,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完善策略

(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顺从管理

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是不可避免的,班主任应认真分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式压迫管理,缓解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和思维逻辑习惯,顺从学生的管理意愿,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管理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2]。例如,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德育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筛选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热门新闻,像“高铁霸坐”、“公交车抢座”等新闻热点事件,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有关这类道德实践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踊跃的发言,借新闻热点渗透道德教育,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拉近班主任与初中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应明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不断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理念的同时,应认识到传统教学经验的弊端,以开放式心态学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管理经验,掌握当前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观察初中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顺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高质量的解决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中,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唯教师论,在管理工作中捍卫学生的平等地位,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班主任应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打成一片,尤其是在开展班级的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应抓住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集体活动中,自然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在每周一次的班级卫生大扫除时,班主任应积极地融入到打扫卫生的活动中,主动放下身段,拿起清洁工具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劳动的快乐。通过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会端正态度,也会尝试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学生上课迟到的问题,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批评教育,便可以身先士卒,在每天上课前都提前到达班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准时上课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细节化的管理工作更有利于班主任持续长久的管理好班级。

(三)针对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开展个性化管理

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掌握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生活经验等全方面信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以满足学生的班级管理需求。初中生对班主任常常有畏惧的心理,对班级管理工作被迫服从,在日常学习中尽量避免与班主任正面沟通,导致班主任对班级内的学生情况不熟悉、不了解,班级管理工作不具有针对性,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因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开展分层次的班级管理[3]。例如,班级里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急速下滑,教师应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该学生的日常上课情况,与这位学生的家长及时交流,在进行全面的调查之后,班主任便了解到这位学生遭受到校园欺凌。在该班级管理问题中,班主任应根据这名学生的具体情况,联合学校领导积极解决问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此外,班主任还应关注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尽快地走出陰影,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分析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个性化的班级管理。

结语:

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在细心、耐心、爱心的管理中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在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因为学生和自身方面的问题,难免会出现管理问题和管理漏洞。因此,班主任应保持终身学习的管理心态,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效率,在班级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元宣 . 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考试周刊,2018.

[2]王爱花.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584(02):46-46.

[3]吕静. 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80-080.

(作者单位:介休市连福镇第一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完善对策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