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少年自尊和家庭教养

2020-02-22陈雯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6期
关键词:自尊青少年

陈雯雯

【摘 要】自尊对青少年学习成绩也具有显著影响。即便是在控制个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家庭背景的条件下,自尊仍然会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自尊水平越高,青少年的語文成绩会越好;青少年自尊水平越高,青少年的成绩也会越好。

【关键词】家庭教养;青少年;自尊

引言

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的重点议题,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教育功能的家庭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尤其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可能会远远超过学校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不仅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也会面对繁重的学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容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对其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父母如果能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对孩子的教养方面采取更为合适的方方法,那么会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目前对于学业成绩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两两相关的分析水平上,有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有自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有学习投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除了教养方式对学习有直接影响外,会不会通过其他变量中介于学习成绩呢?目前学者在家庭和学习成绩进行研究时,加入了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地位等因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但以往研究没有将自尊作为中介详细的探讨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自尊的关系,那么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1 父母教养方式相关论述

1.1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心理学家Perris是最早对教养方式进行定义的学者,他指出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养行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自身的行为以及通过行为传递出来的情感表现的集合。父母通过教养方式将社会观念、行为方式、社会道德等传递给子女,会影响子女以后的生活。

广义的家庭教养方式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而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养是指由抚养者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父母教养方式指家长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教养行为的概括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情感以及外显表现的教养行为的组合体,是亲子交往的实质反映,具有相对稳定性。

1.2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不同学者根据不同角度划分了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从父母的要求与反应性两个维度将其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溺爱型三种教养方式。通过“要求”和“反应性”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界定了第四种教养方式类型,即忽视型教养方式。其中,“要求”表示父母有没有对青少年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让他们完成这些标准;“反应性”代表父母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以及发现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忽视型、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惩罚型、成就要求型和教育的不一致型七种类型。刘金花(2000)在西蒙兹划分的维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成以下五种: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和分歧型。

国内的学者关于青少年学习和教养方式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包括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研究;针对父母教养方式、亲自沟通和社会适应的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为研究方向。

2 自尊的概述

2.1自尊的概念

威廉詹姆斯(1890)第一次提出了自尊的概念,他指出“人们的自我感受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人们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设想的可能性的比值,自尊=成功/抱负水平”。Morris Rosenberg认为“自尊是针对于某一特定客体,即自我本身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高自尊表明一个人是‘足够好的心理感受,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尊重自己。

自尊就是自我价值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本研究的自尊指:“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和有价值的。”自尊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

自尊量表(SES)和自尊问卷(SEI)可以对自尊进行测量,学者黄希庭所编制的自我价值感量表也可以测量自尊。自尊量表(SES)是1965年罗森博进行编制的,常被用作测量整体自尊,也是最为经典的自尊测量工具,该工具的特点是方便和跨文化适应性好。该量表含有10个条目,是采用4点计分方式,有正向和反向计分。本文主要是根据自尊量表问题中提取的因子,对自尊进行计分。

自尊是一种心理现象,被许多学者作为研究对象。目前有关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研究、自尊和学业的研究以及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对不同群体的自尊情况进行研究。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外显自尊和元自尊的发展水平会随年级升高逐渐增长,但在高中阶段会逐渐下降。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中发现,影响农民工子女自尊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比较贫困、父母和子女较早分开以及父母患有疾病等;学习自我效能显著预测自尊总分及自尊各维度;社会支持能够显著预测农民工子女的自尊。

2.2自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自尊水平和学习成绩存在中度相关关系,成绩好的学生自和成绩不良的学生相比,自尊水平会更高。自尊与在英语成绩的关系,自尊和英语成绩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从自尊和低水平组、中水平组、高水平组学生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来看,相关系数在逐渐增大,也就是自尊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英语成绩。自尊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发现学习投入和自尊具有显著正相关,自尊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投入。青少年的自尊较低时,容易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评价和自我怀疑,不信任自身具备的能力,自我价值感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有困难的时候没有运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所以很少会有积极情绪。青少年自尊水平较高时,会非常信任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愿意主动学习,因此自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会比自尊水平低的青少年在学习上投入更多。青少年自尊水平越高,会对自己有更好的评价,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有积极体验感,愿意扩大自己的视野并学习更多知识,会进行经验总结和自我反思,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自尊会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其成绩也会更好好;将成绩好的学生同成绩不好的学生相比较,前者的自尊水平会高于后者。究其原因发现,高自尊者更容易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相信自己具备的能力并运用身边的资源,在学习方面主动投入,因此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3):7-11.

[2]林振龙,陈敏,邱洁英.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1):104-106.

[3]张英蕾. 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

[4]芦朝霞.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

(作者单位:北京八中贵阳分校)

猜你喜欢

自尊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