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教师思辨能力的培养及其启示

2020-02-22李文洁刘慧琴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

李文洁?刘慧琴

摘 要 我国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外语教师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出发,对英国教师思辨能力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材料的选用、课程体系的安排、实践环节的应用和评价方式的形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培养理念和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师思辨能力培养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外语教师思辨能力提高,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思辨能力 教学模式

自1998年黄源深首次指出中国学生和教师“思辨缺席”现象[1],至今仍未有大的改观。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思辨思维理论研究多,课程建设和实践应用少;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视角探讨多,对外语教师该能力现状及其培养探讨微乎其微,而且国内目前缺乏有效的教师思辨能力培养机制,教师无法获得系统的指导和支持,思辨教学难以实现。2017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对来自全球的参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学员开展教师专业能力需求测评,结果显示,中国参与调研的教师需求居首位的是提升思辨能力[2],反映出我国外语教师对提升自身思辨思维的迫切需求。外语教师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心智独立、能力发展、知识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具备思辨能力并用于相应的教学实践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因此,实现外语教师的思辨能力发展是解决目前学生思辨缺乏的有效方式和溯源之举。与之相比,美英等国家对思辨能力培养是其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目标,教师充足的思辨意识和较强的思辨能力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围绕英国教师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及对我国外语教师培养的启示展开研究。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1989年德尔斐报告提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结合的双维结构模型,对思辨能力的界定起到重要的作用。2009年结合中外研究理论,我国学者文秋芳等首次在国内提出了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见表1)。该模型在双维结构的基础上,强调第一层级的元思辨能力管理监控第二层级的思辨能力,揭示了思辨能力的本质:通过质疑和好奇发现问题,运用分析、推理等高级认知技能分析问题,并发挥开放、自信、坚毅等情感特质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或合理决策(即解决问题) 的思维过程[3],突出思辨者的能动意识。

二、英国教师专业发展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辨能力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在英国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英国已经形成了从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材料的选用、课程体系的安排、实践环节的应用及评价方式的形成五个方面融为一体的完善的教师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1.培养目標的设定

英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中,对思辨能力培养有明确的目标:传授思辨思维知识,包括科学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发展思辨思维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具有良好思辨思维态度和习性的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成持续的乐学好学品质的形成。该项目目标层次结构合理,强调一以贯之地训练思辨的各种能力,最终促使参训教师具备较高的思辨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思辨思维能力。

2.教学材料的选用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使用教学材料遵循的原则是语言与学科知识内容的结合。教学材料的选择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客观真实,多维角度。教学材料多来自于报刊、历史书籍或网络等,真实性激发了参训教师的心理认同感,提升了学习兴趣,激励参训教师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思辨精神,真实的语言情境更利于语言信息和学科知识的掌握。第二,任务设置合理,鼓励合作学习。教学材料中任务类型主要包括思辨阅读、项目研究和写作。合作完成任务以自主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合理分析判断、开放思想共同完成任务。第三,学用结合。教学材料中各种任务由浅入深,连惯性好,整体设计感强,参训教师思辨思维训练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任务的指令设计巧妙,对资料搜集和问题思考的角度予以提示。学习过程从理解,到逐步输出,再到真实的交际互动,解决实际教学和生活的复杂问题。

3.课程体系的安排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思辨能力培养课程包含专门开设的思辨课程教学和日常课程教学的思辨思维训练。专设的思辨课程通过直接传授思辨思维知识和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习者的阐述、分析、评价、解释等认知能力和好奇、开明、公正等情感能力。课程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授课教师鼓励积极研讨,不畏惧权威观点,讲授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使用思辨能力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提升参训教师的思辨能力及品质。日常课程教学思辨思维训练的教师是日常课程的专业教师,思辨技能的获得和学科知识的获取都是课程目标,课程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和丰富的知识结构将思辨思维融合到这些学科知识中,两种目标相互依托,只有掌握学科的知识,才会存在思辨对象,反之只有思辨地思考学科知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并扩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及日常生活中去。

4.实践环节的应用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提倡在学术活动中应用思辨思维,在反思实践中发展思辨能力。项目提供各种学术活动,目的是让参训教师直观感受思辨思维在真实的学术和研究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其他研究者的问题处理方式,看到不同的参与者提供的可供选择方案。以辩论赛为例,辩论议题涵盖面广且富有争议性。辩论过程中双方辩手通过分析、评价、陈述、讨论、自我调节、反驳等方式说服对手,将语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思辨能力融为一体完成博弈[4]。学术活动的参与是提高信息储备和培养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教师专业发展极具意义。英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鼓励参训教师回顾与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际,通过学习教学理论、团队交流、教研讨论等进行学习反思、交流反思及研究反思。教师在反思中发现困难、自我调节、探索方法、提高认知能力与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

5.评价方式的形成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有较为完善的思辨能力评价标准,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机制,以测促学。测试形式多样化,有个人或小组演示、讨论和辩论、海报展示、项目研究、行动研究等,所有形式的测试都是思辨思维的实践,在检验参训教师语言和学科能力提升的同时激发创新能力,同时发挥了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及时显现出教学需要改进之处。这些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参训教师个体思辨能力和思辨式教学知识的学习,也关注了互动交流学习及反思。

三、对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思辨能力的启示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对思辨能力及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对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思辨能力培养具有深刻的启示。外语教师思辨能力的培养须外力与内力共同推动,外力是相关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的培养教育,内力是教师强烈的自我思辨思维发展意识,主动地实践来促进思辨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元思辨技能。

1.培养思辨能力的理念共识

培养思辨能力在我国已被确立为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之一,也应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英语教师的思辨意识与课程构成要素相融合,成为教师完成课程计划的前提和动力[5],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聚焦课堂操作层面,在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同时提高思辨品质和技能。思辨能力具有迁移性,是提高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前提基础,因此教师教育部门、学校、教师要达成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理念共识。

2.保障良好的教学资源与政策环境

外语教师思辨能力培养首先要解决好教学资源与政策环境的相关问题:第一,教育培训部门出台明确的思辨能力培养目标及其分项能力内涵,形成信度与效度合理的外语教师思辨能力量具,可以更好地把握培养的方向。第二,培训部门提供系统的思辨能力培养的教材及课件,提供系统的课程模式和考核模式,這是思辨能力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第三,利用大数据建构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互联网+教师教育”模式,搭建思辨能力教学资源在线共享平台,提供相关教学案例视频、期刊著作,鼓励教师在线讨论,获得远程专家辅导等,完善相关的资源库,这是思辨能力课程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培训部门应将对思辨思维能力的评价计入外语教师评价考核中,优化外力作用,促进外语教师的思辨教学能力的发展。

3.拓展培养外语教师思辨能力的项目

培养外语教师思辨能力可以直接开设思辨思维课程,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及思辨思维研究方法课程,扩大信息储备、进行跨界学习、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学科共有的思辨知识及外语学科特有的思辨技能。积极拓展以学校需求为核心的校本培训,并且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共建共享校外合作,包括创办思辨能力教学策略工作坊、成立研修小组等方式,就思辨能力教学策略与方法开展研讨与经验分享,用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参训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考察和分析。外语教师思辨能力培养项目应建立长效机制,以促进思辨能力的动态改善。

4.推进教师思辨能力的实践应用

第一,实践反思。我国外语教学界提倡教师作反思实践者。教学反思的核心是教师以独特的视角对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层的反思,不盲从不迷信固有的权威观念,是教师内塑的重要方式。长期积极的反思可以活跃教学思维,形成自主性的教学风格,对于学生思辨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落到实处,最终形成良性动态循环。第二,构建思维型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思维方式和教学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的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文化的核心是以讲授为主,重记忆轻分析,重语言知识的掌握,忽视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把语言教学和思辨教学融为一体,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6],实现新型教学文化构建[7]。因此,教师要通过设计难易度和复杂度适当的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让学生思考分析,并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思想,以开放心态接纳评价,最终达到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协同发展。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性地讲解思辨技能和方法,提供多元内容与层次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思维策略。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思维型教学文化形成,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文化。

通过对英国教师专业发展中思辨能力培养分析,吸收借鉴其研究成果和可共享的方法,结合我国教育环境与教学实情,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寻找我国本土的模式,对培养高思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07).

[2] The British Council's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teacher educators[EB/OL].http://www.teachingenglish.org.uk/article/cpd-framework-teacher-educators,2018-11-20.

[3]徐锦芬,朱茜,杨萌.德国英语教材思辨能力的体现及对我国英语专业教材编写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5,36(06).

[4]谭春萍,黄晓丹,何高大.思维瓶颈与思辨能力探析——以英国议会制辩论赛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

[5]文秋芳,孙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3).

[6]孙有中.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5,(02).

[7]马培培.美国大学批判性思维教学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6,(01).

[作者:李文洁(1973-),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刘慧琴(1978-),女,山西怀仁人,太原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