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阐释
2020-02-22施琨
施琨
摘要:会计核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单位稳定运行的基础,受单位发展属性不同的影响,不同单位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发展使得人们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为此,文章结合新会计制度提出的要求,分析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同,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为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优化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稳定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7年10月新会计制度正式印发,新会计制度采用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双功能,并建立同时编制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双报告体系,能够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出事业单位资产信息、财务情况、运营状态,从而更好的为事业单位管理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支持。为此,文章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为如何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策略分析。
一、新会计制度基本內容
首先,新的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发展方面除了国务院的一些规定,预算会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采取收付实现制度,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开展一系列工作。其次,具备财务会计和财务预算的双重功能。在新会计制度的支持下,在以往财务会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坏账准备、负债计算等一系列会计科目。在新增会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功能,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好的体现出预算收支的情况,从而为预算部门的一系列预决算提供重要支持。再次,完善了报表体系和结构,搭建了“双报告”模式。在财务预算报告和会计预算报告的作用下出现新的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为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支持。最后,实现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衔接。新会计制度强调在同一个核算管理体系中要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互相协调,进一步强化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基本功能作用,从而更为全面的体现出主体财务会计的多方面信息。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对核算范围的影响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具体,外部投资核算进一步细化,具体的核算内容不仅包含长期投资、短期投资,而且还额外增加了累计折旧,取消了拨款会计科目安排。通过打造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当前会计管理口径不一致和数据信息繁杂冗余问题的发生。
(二)对核算过程的影响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内容需要重新界定,由此对会计核算过程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比如在以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不需要进行公开,主要功能是向拨款单位或者上级单位进行财务汇报,目的是强化相关单位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情况的了解。以前的会计制度,一方面要求与本年度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相关支出以合理摊销等形式分期计入费用;另一方面又要求在购入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全额列支,这就在两者之间形成矛盾。新会计制度优化调整了预算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采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并行模式,既满足了财政预算的需要,又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完善后的预算会计,更好地贯彻落实了《预算法》的相关规定,能够准确地反映单位预算收支情况,更加符合单位预算和决算管理的需要。
(三)对核算方式的影响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和会计凭证提出了更细节的要求,即要求财务部门能够就财务支出和收入的各个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对各类会计原始资料的定期整理,从而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四)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将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区分为两类。财务报表则由会计报表及报表附注组成,会计报表又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等。同时,新会计制度依据要求和变更核算内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报表结构,细化了报表附注应披露的内容。完善后的报表体系和报表结构,有助于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一步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单位决策有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一)强化对事业单位资产和净资产的核算管理
第一、实现对权责发生制的科学运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规划业务。为了实现对权责发生制的有效使用,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基本建设投资会计处理工作,通过开设专门的账户来核算事业单位发展成本,实现对各类资金的合理、优化管理,并为事业单位的后期管理提供重要支持。第二、加强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优劣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会核算工作,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能够减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率、节约事业单位发展成本。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对固定资产做出细化分类,科学评估固定资产原价以及剩余使用年限,并从制度层面对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和维护予以规定。如果事业单位资产种类繁多,还需要安排专门的领导小组来对固定资产价值、折旧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估。第三、实现对零余额账户的使用管理。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零余额账户是财政部门为企业发展所开设的一种商业账户,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负责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和管理。首先,强化对零余额账户的监管。其次,减少零余额账户的操作步骤,简化设计流程、录入、审核和确认操作环节,增强系统运作的灵活性,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及时到账。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核算
首先,事业单位对于年报、月报的报表核算需要积极向先进的企业学习,以资产负债表为各项财务报表编订的依据。其次,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完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 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复杂,为此,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管理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项费用的收支情况,在全面了解事业单位收支情况下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支持。
(三)打造完善的会计核算操作流程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原有的科目设置、报表设置做出了调整,结合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财务管理情况,以新事业单位财会制度为基础打造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具体包含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施办法和实践手册。
(四)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首先,在财务核算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确保监督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其次,为了确保财政监管能够发挥出自身职能作用,事业单位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就监管部门的权责关系作出进一步的划分,打造完善的财务监管体制。再次,对于财务监管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这些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队伍建设
第一、制定科学的财会培训计划。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为基础,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开展培训,引导财会人员树立正确的财会管理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职業素质和工作能力。第二、强化事业单位财会队伍对新制度的适应性,提升财务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第三、为了确保新事业单位财会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有效应用,事业单位员工要通过学习增强自己对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事业单位实施新财会管理制度的时候,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对新制度的监督,并做好新旧财会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旧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到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过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是社会稳定运行发展的重要组成,其中,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是影响事业单位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改革。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细化了事业单位之前的财会管理,提升了会计核算成效。因此,需要事业单位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内容,借助这项制度更好的开展财务会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边正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初探[J].财会学习,2018(13).
[2]李佳.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
[3]薛莲.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J].财会学习,2016(19).
[4]王斌华,郑国阳.浅析《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17(09).
[5]财政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11).
[6]师红聪.《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应用思考[J].商业会计,2018(08).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