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结合慕课建设农产品快速检测课程研究与实践

2020-02-22刘颖沙刘昭彤姚瑞祺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产品微课评价

刘颖沙,刘昭彤,姚瑞祺,雷 琼

(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分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农产品快速检测》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核心课,是从事农产品和农资产品质量检测、食品检验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非法添加物及食品微生物、生物毒素等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农产品快速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具有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胜任农产品(食品)快速检测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传统教学中,由于农产品样品种类多,前处理繁琐,仪器数量不够,多采用理论教学为主,理论知识满堂灌,黑板演示加图片,检测方案只制定不实施,无法对接企业生产检测实际,学生兴趣不浓,动力不够,学习效果不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在不断变革与发展,课程改革是提升职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职业教育特色形成的力量。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驱动,校外专家与师生互动,校内外结合开展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双线并行”的模式设计教学过程。以微课结合慕课建设《农产品快速检测》线上课程。

1 “互联网+微课”课程体系的优化[1-2]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等行业企业中农产品(食品)快速检测岗位的调研,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考核要求,确定课程内容,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快速检验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改变传统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畜禽鱼肉兽药残留检测、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等)检测、重金属(铅、汞等)检测、非法添加物(三聚氰氨等)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生物毒素(龙葵素、皂甙等)检测以及劣质和掺伪农产品快速检测等八个学习模块。与企业检验人员共同制定典型工作任务单,录制企业真实操作微课,将生产实际转换为课堂实践,在课程学习领域中逐一体现,开发快速检测课程实训内容,使学习情境对接企业实际。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技能鉴定考核涉及到的检测基础知识、检测原理等有关内容分类整合,融入到相应微课中,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将八个学习模块的课程资源以“互联网+”形式建立微课程库,保证资源多样,实时更新,及时补充。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体验式的学习情境和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2 “慕课+实践”教学环节优化

本课程主要依托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将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的“互联网+”微课程上传至平台,并开展课前任务,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和探究活动,课中以重要知识为点,以答疑解惑为线,模拟企业生产实际,微课程细节对应实践操作关键点,完成课中教学活动,课后以平台为主实施拓展活动和课后测试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5]。

课前活动:教师制作检测原理动画、录制理论学习微课、制作实践操作视频、优化虚拟仿真平台(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铅的定量检测),并将课程资源上传优慕课课程平台,学生通过优慕课客户端学习微课、动画、视频等,完成课前测试和讨论,教师分析测试结果,确定课堂教学侧重点。

课堂活动:教师依据测试结果调整课堂实际授课内容,对难点、重点进行逐步剖析,充分利用校内检测实训平台,设计贯穿样品采集、前处理、检测、分析、报告全过程,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检测项目。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让学生亲自动手、合作探究,教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后活动:教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与资源,远程视频连线行业、企业专家,考核评价学生操作过程,讲解行业前沿科技动态,使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增加专业情感。对接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技能鉴定考试,整理相关知识点题库让学生练习,同时为学生推送相关网络资源,追踪前沿科技动态。学生完成学习反思、课后测试、讨论交流,并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丰富业余生活,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3 考核评价体系优化

3.1 课前测验评价

学生通过优慕课网络课程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动画、微课等并完成课前预习测验,教师通过平台对课前预习测验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

3.2 课堂即时考核

学生分组完成样品采集、前处理、检测、数据分析等检测任务,并进行小组汇报。学生从网络课程平台下载评价标准,从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操作规范、检测结果等方面分组讨论,分析优缺点,归纳总结,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利用平台随堂测验功能进行即时打分汇总。

3.3 课后系统评价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单元测试以及实训实验报告,教师统计各个考核环节的成绩,按权重进行统计分析[6]。

4 拓展提升

4.1 对接行业需求,拓展思维空间

农产品快速检测是一门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从业人员需要不断跟进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不同品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卡的比对、瘦肉精卡片结构改进等进行探索和改进,探索研发新型检测技术,请教师和行业专家随时指导。并以此为契机,力争参加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更专业的技术支持。

4.2 对接技能鉴定,完善专业知识

整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农产品快速检测题库,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在线完成测试练习。

4.3 对接国赛行赛,提升专业技能

鼓励学生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课外兴趣小组,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院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和食品行业检测大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专业技能。

4.4 对接企业实际,拓宽授课主题

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前提,将工作过程引入课堂,学生课上学习检测方法,课下深入企业从事实习,企业专家打分,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对接企业标准,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衔接。

5 教学效果

5.1 学生学习参与度提高

微课结合慕课新型线上课程改变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突出学生主体,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分工明确,激发学生积极性。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自评、互评、教师评、行业专家评等考核模式[7],强调考核要点,提高学生整体参与水平,实现初步课程改革创新,将教学过程与成绩进行衔接,课前理论预习人数由全班人数的60%提升至90%,学习时长由2~3分钟提升至15分钟,有效达到课前预习目的。课中理论课堂回答问题、讨论、发言、汇报学生数明显增加,实践操作参与度由全班人数的50%提升至100%,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外出社会实践企业锻炼人数每班10余人,为顶岗实习缩短到岗适应时间。

5.2 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使学生不再是考前突击,而是将注意力和重点投入到平时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任务中,综合评价由传统的期末考试定结果转变为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自评、互评、教师评、行业专家评等“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7],学生优秀率提升至85%,良好率提升至100%(包括优秀)。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检测操作能力明显提升。

5.3 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拓展,学生团队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瘦肉精传统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对传统检测卡片进行改造,初步研发新型检测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赛银奖。除此之外,学生团队对地沟油的检测、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进行初步摸索,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获奖团队达到5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6 存在问题及措施

(1)检测类课程所涉及的原理抽象,难以理解,对化学、生物基础要求高,教师应丰富教学资源,设计动画便于学生理解。

(2)教师应积极联系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动态,以企业实际对接课堂内容,尽量缩短毕业生到岗位的适应时间,提升就业单位满意度。

(3)由于受到仪器、场地所限,实践操作时无法满足人人操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完整操作体验,并将快速检测与大型仪器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提升学生检测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微课结合慕课所建设的《农产品快速检测》线上课程,以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为前提,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素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建立“微课程库”,“微课+慕课平台”实施教学活动,并采用“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参与度、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通过拓展学习、兴趣小组等提升项目,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检测操作技能的同时,加强创新思维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总之,微课结合慕课,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微课资源充分利用,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转变传统单一教学和评价方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农产品微课评价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