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学科依据论析①

2020-02-2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应用型

潘 红 吴 凡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学科依据论析①

潘红吴凡

(沈阳市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当前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的发展,只有通过一批又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匠人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匠精神”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要依据“工匠精神”的内涵确定其学科属性,明确其学科定位,纳入所属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去系统研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工匠精神;思政课;学科依据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报告。2017年党的十九大从国家战略层面,把弘扬“工匠精神”上升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于“工匠精神”进行系统的论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属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中国制造2025、地方社会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责和使命。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技术之外,同时还需要对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是劳动教育价值导向的逻辑起点,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匠心文化,是新生代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做为新生代的从业者,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是否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涵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只有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以匠心涵养自己职业技能,才能使自己成为行业翘楚,把自己的爱国志、报国情融入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来。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素养的结合,注重技与艺结合,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搭建理论与实践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是中国最早的“工匠”代言人,被后人尊称为巧圣先师、百工圣祖。近现代史学家称誉他为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家。鲁班文化经过2200余年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工匠精神”,其丰富内涵主要表现在创新、敬业、专注、精益、实干等方面的内容。首先,创新,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能够推陈出新,追求突破,追求革新职业动力。在奋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今天,创新创业与中国制造业结合升级,使得“工匠精神”的作用更是日显突出。其次,敬业,属于道德的范畴,是指从业者在工作中所秉持的职业道德,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敬业,只有从业者具备了敬业精神这一思想境界,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去践行“工匠精神”。再次,专注,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始终保持十年如一日的专心笃定、心神专一的一种执着的精神特质。第四,精益,即精益求精,是指从业者在工作中,力求追求产品的完美。在从业者眼里,产品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被赋予了灵魂的作品,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完美作品,充分体现了从业者追求完美的职业品质。第五,实干,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勤勤恳恳、本本分分,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实干的职业品质,否则“工匠精神”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构建大中小学五育并培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国家在立足于国际和国内两个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劳动价值取向的劳动教育,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要。“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都是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思想淬炼,劳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所以说“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都根植于劳动者的社会实践中。“工匠精神”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劳动价值的一种精神塑造,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所在。劳动教育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育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追求劳动对价值的创造,利用劳动的创造价值来实现对产品的完美追求。而劳动教育不仅培育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劳动者的劳动素养。而“工匠精神”作为劳动者劳动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成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提出的劳动教育,在教育水平和教育层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立足于时代特征,牢牢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时代属性,正确理解“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和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三、“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的技术技能型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当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精神的育人现状。这种育人模式,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容易存在浮躁心理,缺乏敬业精神,难以形成持之以恒的创新动力,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发展,进而影响到国家工业强国实现的进程。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抛弃“重技能、轻精神”的育人理念,要技能、技艺两手抓、齐重视。通过不断深化育人理念和育人体系改革,借助于思政课教学这一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匠心文化的培育,帮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便于学生从思想上对职业素养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并最终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爱岗敬业、诚信乐业、创新实干精神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梦人和圆梦人,也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积极参与者。把“工匠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时代需求,更是实现工业强国的发展需要。因此,“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借助于思政课育人这一主渠道,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职业理念深度融合,把国家法律法规与学生职业法规和职业规范深度融合,把学生人生价值导向和学生择业导向和职业价值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思政课教学的学科依据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其遵循的价值观来看,它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是由“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实干”等积极气质组成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它与职业伦理所要求的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服务公众的核心理念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其所对应的研究学科应是伦理学的二级学科“职业伦理学”。所以,必须围绕“职业伦理学”的规范、原则和教学要求设计“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从职业素质教育的角度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系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特点,要求必须依据教学规律、育人规律来设计思政课教学,发挥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价值底蕴。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的理论内容和学科目的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高度契合的课程就是《思修》课。《思修》课的教学目的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探究“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其中,价值观和价值信念,职业理想,职业选择,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内容本质上就内含着“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以《思修》课课为载体,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思修》课教学全过程中,教学设计如下:首先,在思想教育模块中,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保持着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职业态度,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其次,在道德教育模块中,主要是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等方面,将“工匠精神”及时融入道德教育中,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伦理教育和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做为职业道德教育有益扩充,以培育正确的职业观;最后,在法律教育的章节中,“工匠精神”要与知法、守法的理论相结合,把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自觉的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规范。基于思政课学科特点和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的八个统一,有效的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使思政课教学真正成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育人平台。从而,为学生知识学习和价值观的养成提供学理上的支撑。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因,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所以,不论是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角度,还是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出发,“工匠精神”进课堂、进校园,将“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去,是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朱家存.嵌入工匠精神: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

[3]杨贵艳. 矢志不移 坚守工匠精神[N]. 沧州日报,2019-07-29(7).

2020—10—13

①基金: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学科依据和教学路径研究》(L18BSZ046)(高校思政专项)的阶段性成果。

潘红(1983—),女,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吴凡(1987—),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G642.0

A

1673-4564(2020)06-0121-03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应用型
90后大工匠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工匠风采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工匠神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