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0-02-22陈晓燕
陈晓燕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陈晓燕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学前专业幼儿文学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幼教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教学中,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儿童文学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训练,实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本文探讨了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对策。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
幼儿文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因为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幼教知识。在开设课程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对这个阶段的幼儿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制定出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案。主要是以唱歌、跳舞、故事讲解作为学习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教学。
作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否胜任这一工作,其中职业技能是学习和培训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除了需要学生掌握与幼儿文学有关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该课程的教学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动手能力。
一、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践教学课程与幼儿园对于幼教老师的需求不是特别的合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部分,安排的教学时间也比较长,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时间就被缩短了,出现了理论教学与日后的工作教学相脱节的局面。而且,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可知,大多数的幼儿园老师毕业的时候,都不具备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能很好地在工作的时候将自己的所学进行运用,无法体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
在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可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学手段不懂得与时俱进。可以对这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可知,十分之七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只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性,学习时比较被动。举个例子来说吧,在进行幼儿文学发展史、幼儿文学作品赏析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就会向学生讲解大量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这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也就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导致学生毕业的时候,并不会向幼儿讲故事,教授唱歌,让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对策
儿童文学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文学理解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可以以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幼儿文学教育的实践能力。
1.从社会需求出发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老师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通过课下实践强化这一技能。因此,课堂教学是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社会需求,不仅要注重对音乐美术以及舞蹈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还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和幼儿园组织管理等知识,更加需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设置实践课程。
2.优化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而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一个人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这一专业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幼儿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也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模拟训练是学期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可以根据每学期课程设置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设置模拟课堂,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通过竞赛以及课外活动等方式,增加实践机会。除采用模拟课堂教学方法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增加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除常规的课程设置外,老师要定期的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课程中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加竞赛环节,让学生能够具有竞争意识,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整个专业的综合实践技能。例如,通过舞蹈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使学生各方面技能得到提升。也可通过儿歌创作比赛,舞蹈编辑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参与热情。
3.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实践技能训练
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在校内学习,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基地为其重要链接枢纽,其所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如今高校重视教学基地的建设变得异常重要,高校应该加强落实幼儿教学基地的建设,切实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良且适宜的条件,落实各项基本要求,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此外,有效落实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基于实际生活中对于岗位需求来规划对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更改,也就由此得到了更加有依据的理论,对于培养人才提供更加专业且独到的见解。通过这些,就可以更有效的处理现如今学前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些漏洞,真正做到全方位、深层次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宗旨。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第一:教师带领也同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对于职业意义的理解;第二:定岗与就业的合理集合,可以進行反向抉择,充分体现了其多元化的模式。第三:实习的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加深与巩固,多方位思考问题,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升就业水平,这样才会达到实践教学模式最深层次的体现。
4.构建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国家对于基础教学课程的革新要求中,对于课程模式要求全方位、多层次,且要求注重发展与内涵深层次的培养,规整现今已有课程,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涵养,加强对于教师综合素质最深层次的要求。其中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既包括实践教学与观摩多类实际训练等,同时也要加强多方位、多层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构架,引导其探讨各类学前教育形式以及视频或者图片信息,以最大的范围来融合教学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也同时促进了专业技术与技能方面的培养,增强其综合素质涵养,科学的进行教育模式的创建与革新。书本的学习是重要的桥梁,通过课程中书本知识的深刻理解,才有利于实践教学更深层次的进行,也同时对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加强有力的落实现如今对于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出一些适应于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些高端、高涵养的学前教育人才,高校应该切实以培育优秀人才作为终极目标,根据现如今经济发展需求,继续加深对于教学与实践方向最深层次的探讨,剔除与教学无关且无用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致力于建设一个符合现如今经济发展模式,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一种新型教育格局。
5.创建"双师"队伍
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对于教师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其专业知识水平过硬,也要求其足够有能力可以进行教学实践方面的工作,在一定水平上,也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引导能力。"双师"队伍的创建,整个队伍充满新时代的朝气与蓬勃发展的动力,整个教学体系就会得到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也同时为了学前教育培养人才做出最重要的护航,是培养出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首先,对于学前教育教师的配备,加强教师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教育团队整体能力的水平,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克服行业里的不良习惯,让教师团队自身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得到最全面的发挥,同时也要结合时代要求,符合现如今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将创新与教学得到最全面的结合。此外,也要充分了解年轻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了更快提升教师团队的总体职业技能,应该合理举行帮助青年教师的活动,帮助其快速进步。
6.理论结合实践
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就代表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重视程度。所以,需要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进行改变,将幼儿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部分比重加大,让学生有更长的时间能够进行实战演练,最好能将时间安排成文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各占一般。举例说明: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课堂的重点,让理论知识来引导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大多数的时间内是自觉主动的进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应该喧宾夺主,在课堂上,做好自己引路人的职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战演练。在比如说:在进行二课学习环节时,就应该先对其主要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习的儿歌部分进行分析和改编,结合自己所学的儿歌表达技巧,做好分组工作,这样对于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积累一定的文素养都有所帮助。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对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实践课程教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对文学实践课程教学的方法以及模式优化升级,使其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幼儿文学实践教学体系。
[1]伍丹.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0):160-163.
[2]刘海利.高师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66-168.
[3]王冬梅.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08-110.
[4]瞿亚红.幼儿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余知好.关于儿童文学教程的教学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14).
[6]任继敏.幼儿文学在学前整合课程中的特殊作用[C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020—08—22
G610
A
1673-4564(2020)06-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