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研究①

2020-02-22张京杭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两地香港

张京杭

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研究①

张京杭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川港两地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川港两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差异,指出了休闲体育专业进行人才联合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人才联合培养管理、严格设计课程体系以及深度拓展办学合作层次四个角度,构建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以期能够促进两地休闲体育专业的融合发展。

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

2010年四川省与香港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支持鼓励两地高校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方面的合作。近十年来,随着四川省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入发展,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来推动高等教育的交流互动与资源共享已成为双方合作办学的重要途径[1]。休闲体育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休闲体育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环境优势,四川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成果近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者优势互补,能够培养更具国际视野、更贴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川港两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奠定了基础。

一、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培养目标

四川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专业技术素养,能够从事休闲体育产业组织策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在于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专业发展判断力以及社会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注重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契合能力,形成对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正确理解。由此可见,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四川省高校主要侧重于专业背景知识的培育和积累,而香港高校则更加注重于学生自我管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培养层面

川港两地体闲体育专业培养规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于科研、审美、管理、规划、评估、组织以及交流等能力结构培育方面。其中,四川省高校体闲体育专业能力结构培育侧重于强调科研以及审美两大层面,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2];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专业更加侧重于管理、规划、评估、组织等层面,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承担起各种类型的商业性体育项目的领导性人才,体现的是基础素养与资源管理能力的协同培育。

3.课程结构

川港两地高校体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都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大模块。从学分结构状况看:四川省高校大部分体闲体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总学时要远超过选修课的总学时,选修课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较为狭窄;而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总学时基本与选修课的总学时相当,高校可以提供大量的选修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4.培养方式

从招生方式来看,四川省高校体闲体育专业招生方式为统考统招,大部分考生需要通过高考选拔方可入读该专业。香港地区学生同样需要获得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通过高校选拔后,才能进入学校进行体闲体育专业的学习。从学习年限来看,四川省高校体闲体育专业学习年限通常为四年,可以通过弹性学制延长至6-8年。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专业修业年限基本上也是4年。从培养方案来看,四川省高校体闲体育专业前三年均为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只有第四年才进行毕业前实习,而香港高校每年都会安排独立的学习时间与实习时间,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的交叉进行。

二、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的意义

1.有助于优化培养理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于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工作岗位急需具有创新性的休闲体育人才。高校应当进一步优化培养理念,通过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体闲体育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这对于四川高校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具有较好的启发借鉴发意义。如果川港两地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将有助于形成创新性、实践性人才培育的新理念。

2.有助于形成复合型培养目标

四川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重点强调培养目标的通用性,即如何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契合社会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普遍性需求[4]。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明确的适用性定位,甚至部分香港高校与香港本地以及国际休闲体育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培养协议,其中明确规定了双方通过合作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川港两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双方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势,形成兼顾通用性和适用性的人才培育目标。

3.有助于健全人才培养过程

在培养过程方面,四川省高校体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点突出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形成,而在人才实践锻炼环节缺乏灵活性以及社会契合性;香港高校体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围绕社会需求的变化,形成多元化、机动性的实践锻炼课程。双方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以香港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模式为蓝本,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从细节层面使休闲体育专业实现与社会需求以及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全面提升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与工作适应能力[3]。

4.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

川港两地高校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融合与共享合作,开展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联合培养,将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一方面,四川高校在训练场地、基础设施设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香港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可以前往大陆进行训练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香港高校在课程体系、教师资源、科研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四川高校可以通过人才的联合培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视野和能力。

三、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

1.政治体制的约束

政治体制对于川港两地体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较大的影响。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与四川地区在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日渐频繁。但是,香港方面对于内地体闲体育专业学生赴港依然存在较多的限制,突出体现在:一是川港两地高校尽管已初步形成了体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但学历不能完全实现互认;二是目前的联合培养模式下,仅限于本科层面人才的联合培养,更高的学历层面暂没形成;在就业与实习方面,四川高校学生不能考取香港的职业资格证书而长期就职[5]。

2.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川港两地高校体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在项目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在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组建专门的合作办学机构,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往往分散于各教育主管部门,容易导致工作关系不顺畅、工作协同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两地高校教务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联合培养的学生必须同时接受双方不同的教学管理方式,从而增加学生额外学业负担。

3.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

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其高等教育一直沿用的欧美教育体制,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与欧美高度接轨,这与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差异[6]。在体闲体育专业人才课程设置上,四川省高校课程设置体系强调的是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及普遍性,香港高校强调的是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实用性。这种不同的课程设置思路,尽管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如果直接强行融合,不但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发挥,而且很可能使培育的人才既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又不能够完善适应社会工作的要求。

四、完善川港两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的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人才联合培养环境

良好的政策导向是促进川港两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深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双方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能够长期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结合现阶段双方人才联合培养的实施情况来看,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两地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尽快对接、研究、出台促进两地高等教育各个专业学分和学历互认的政策,从而为深度推进两地人才的交流互动与就业创业提供政策保障依据;其次,川港两地高校应当探索开展涉及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人才联合培养政策导向机制,为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布局与发展奠定政策基础;再次,川港两地就业管理部门应当探索建立双方互认的休闲体育专业就业资格认定制度,从而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能够在两地长期就职提供政策依据[7]。

2.规范人才联合培养管理,完善项目合作机制

川港青年交流项目已开展了多年,其中暴露出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应引起双方的充分重视,并认真进行解决。首先,政府层面,四川省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各类川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并结合项目的具体内容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例如准入门槛制度、项目考核制度以及退出制度等;其次,高校层面,应当由合作双方高校共同建立项目管理理事会,理事会应由合作双方高校人员共同组成,理事会应下设具体的管理机构负责各个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运行管理,通过设计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保障项目的规范化运行。

3.严格设计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紧密衔接

川港两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是否能够取得实质成效,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教学课程在进行规划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在母体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合作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研,分析双方课程设置的差异、学生的适应程度以及课程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最后,双方要共同确定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内容以及具体的结构比例,以及课程实施的详细方案,并按照方案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所形成的课程设计方案要及时向双方高校的学生进行公开,以便于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实际进行选择[8]。

4.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度拓展办学层次

休闲体育专业只有在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强化产学研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深度开展。川港两地合作高校要加强和相关体育企业的对接力度,通过建立休闲体育产学研合作项目库,来拓展休闲体育实践、实习环节的实施载体,并推动解决联合培养人才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来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一方面,产学研合作合作企业可以选派优秀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深入双方高校授课或实习指导;另一方面,两地高校教师也可以进入企业参与实践,为打造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创造有利条件。

川港两地高校围绕休闲体育专业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本质上就是休闲体育专业教育资源的互补和移植的一种形式。四川省高校应当以此为契机,通过人才联合培养的深度开展,来进一步提升休闲体育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开放式合作程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人才联合培养过程中,既要积极倡导各类资源的“引进来”,更要努力推动自身办学实力的“走出去”,最终实现专业发展的共享共赢。

[1]庞博,王晓芳,王定宣. “一带一路”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8(4):112-116.

[2]李垂坤.四川省体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1-115.

[3]刘洋,工家宏.体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北京体育人学学报,2016 (11):104-111

[4]杨冰,陈静妹,柳伟.“嵌入式教学”在休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探索基于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实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6):121—126.

[5]王璐,陈昌贵.跨境合作办学外部保障机制构建——基于粤港合作办学的调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71-76.

[6]卓泽林,李栢和.一带一路”战略与香港高等教育的双向互动模式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31-38.

[7]张华,李青梅,王聪,郭学松.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体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亚洲潜水学院为例[J].山东师范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371-378.

[8]周晓梅.中澳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66-69.

2020—06—22

①本文系2019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休闲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川港两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的探究》(XXTYCY2019D01)的研究成果。

张京杭(1976—),男,河南周口人。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艺术与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G642.0

A

1673-4564(2020)06-0044-04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两地香港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分析与营销战略研究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经济新常态、创新能力与金融专业人才通识教育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