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与提升方法研究

2020-02-2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院校素养高职

褚 凯

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与提升方法研究

褚凯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1)

语文素养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本文就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与提升策略展开分析与探究。

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提升

高职语文作为一项基础性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区别于中学与普通本科院校的语文教学,高职语文的学科定位有着自身独特的色彩,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把握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并及时地采取恰当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表现

1.语文知识的缺失

现阶段,许多学生进入了一个认识误区,他们认为语文知识作用不大,对语文知识的使用程度表示怀疑。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只有学习专业知识才是硬道理,语文知识对其未来的生活无关紧要。在此种认识误区的趋势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加之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的理念、模式、手段仍比较落后,这也在一个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造成了其语文素养的缺失。

2.语文能力的缺失

就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而言,口语表达能力的欠缺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难以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在课堂上,不能流利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同学知道解答方式,但无法清晰地表达,便会被贴上“不会”的标签,这些都是口语交际能力缺失的表现。久而久之,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某些学生无法正视教师所给予的批评,而用一些激烈的言辞顶撞老师,激化了生之间的矛盾。此外,在日常交际中,学生的口语应用不当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许多学生热衷于使用网络用语,比如风靡一时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等等。倘若不加以有效的提升,势必会影响其未来的就业与发展。

就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来看,此方面素质的缺失常见于对文章阅读不充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只注重其实用性,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识字写作方面的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对字词的掌握数量有所下降,写作时不知从何下手。虽然现代教育并不要求每名学生均爱好写字、字体美观,但字体端正,能让人看懂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当前很多学生字迹潦草,而且书写错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二、语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1.培养目标的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高培养目标始终是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着重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娴熟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却忽视了其中文化课程的教育。

2.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类似于语文等基础性的文化课程仍不被看重,只有极少一部分的院校能够开设类似于文学艺术欣赏、口语交际等相关的语文素质课程。而且尽管有某些院校开设了,但实用性却较差,难以形成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不管是在教学模式,亦或是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均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3.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且主动学习的意识不高,自身文化课基础的薄弱,决定了其学习能力的不足,因而,在语文学习问题上由于不够重视效果则会更差。

三、提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1.优化课程结构、调整高职语文教材

要想切实增强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是其中的关键。具体而言,不仅需要注重专业技能课程方面的设置,同样需要优化语文课程体系。学校可依据自身条件增设语文课程,如传统文化礼仪、文学作品欣赏以及申论等等;优化语文课程考核方式、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如此才能够切实性的增强教师以及学生就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此外,高职院校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创设相应的特色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的不足。恰当的选取一些传统经典美文,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及激励作用的文章或名著节选,以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合理安排课程,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把每篇课文内容划分重点,由此造成每篇课本均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所建立起的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较少,实际教学中整体性以及系统性不足,学生针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知,应用起来较为困难,如此便达到了一个事倍功半的效果。现阶段,在倡导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快了实现单元体系取代篇目体系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每个专题中,安排一种类型的课文,或是时代感增强、或是童真童趣,而有些专题则非常富有人文主义色彩。在此种结构的安排下,不仅可大大降低教师的备课压力,突出课堂重点内容,也使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便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有效增强。

课堂外可以通过隐形课堂进行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延伸性发展。比如邀请一些学者与业内专家来学校演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能够为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促使学生能够自觉性的、积极地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教师也应当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与自身发展特点相符的书籍,传授其相应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以达到提升其语文素养的目的。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网络媒体等一系列新型技术得以普及的当下,语文教学方式与手段应当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这不仅仅体现在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进行教学,还可以以线上形式实现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建立起诸如“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语文素质教育”等网站,师生通过网站实现交流与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树立师生平等关系的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高职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作为其中绝对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与需求,多以鼓励的形式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此外,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学生内心的潜在需求,从其兴趣出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其的求知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使其明确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可组织类似“与人交际”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其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只有学生意识到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被有效激发,从而促使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现阶段,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明确其语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方式缓解这一现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张传刚.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J/OL].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8.

[2]余勇刚.“教是为了不教”的实践研究——以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空间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82-83.

[3]赵润孝.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10):70-71.

[4]万丽.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育——评《职业素养通修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4.

[5]吕泉,陈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第二课堂“读、研、写、演”实施模式运行机制及实施效果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6-8.

[6]殷齐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职语文研究性学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7):69-71.

2020—06—20

G718.5

A

1673-4564(2020)06-0034-03

猜你喜欢

院校素养高职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