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诉求*①

2020-02-22李晓阳

实事求是 2020年3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感性情感

李晓阳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 上海200082)

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是指由理论性文字灌输转变为具象化情感认同,意即增强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大众接受能力的反映程度和关照力度,在传播内容上回应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在传播手段上倚重象征形象的大众传播,从而使意识形态摆脱抽象、生硬、强制的说教方式,实现感性形象转化并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在时代加快变迁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大众的社会交往和思想行为愈发朝着虚拟化、感性化等方向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日益表现为肯定感性、突出表象等特点,以理论灌输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传统意识形态工作越发难以引起认同并发挥作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入探究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诉求,对于推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落地生根和广泛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众精神需求构筑感性根基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实践原则出发,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抽象思辨的意识形态空话,强调思想意识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展现,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于特定社会关系中人的存在及其现实生活。而人正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1](P91)因此,意识形态要想得以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就必须扎根大众的日常生活,契合大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要重视情感、心理、意志等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感性实践活动发展所造就的多样社会精神生活,“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2](P498)在这里,马克思将情感幻想和思想观念共同纳入到唯物史观的框架之中,阐明了感性因素渗透到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当中,凸显出意识形态认同的无意识维度。恩格斯同样意识到“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3](P308)并指出人们的愿望、动机、意志等感性因素对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在继承马恩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上,第二国际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之间,明确引入社会心理这一中介环节,将社会结构划分为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五项要素,强调“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4](P196)在普列汉诺夫看来,社会心理是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况和道德风尚,包括感觉、情感、意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它必须经过理论加工和系统概括才能形成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也只有转化为社会心理才能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即是说,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必经关节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感性因素是人的精神结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意识形态只有符合人的内心期待和引起人的心灵共鸣,才能赢得大众的积极赞同,从而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具体来说,要想实现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的相互适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满足利益诉求。利益诉求是人最基本的诉求,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观念主张和愿望要求,人民群众是基于特定利益关系而接受某种意识形态的。作为阶级利益的维护系统,意识形态只有尽力满足最大多数个体的利益诉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政策主张与制度设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二是提供精神寄托。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5](P211)人是超越自然生命的感性存在,不仅存在生活资料等物质需要,同时呼唤信仰信念等精神需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力量,必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为人超越既定性、追求丰富性构建多元的价值尺度和提供深刻有力的精神寄托。三是引起价值共鸣。就普通群众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爱恨情仇、形成价值信念和塑造精神家园,选择和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他们的内心期待。作为社会存在的解释系统,意识形态不能只是政治规训或思想教化,而要表达出人们心中的价值企盼,提供出人们日常的行动指引,从而使民众自愿自觉接受和遵从。四是产生情感认同。“情感是指人对待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享受与厌恶等态度的内心体验。”[6](P241)个体对意识形态的情感体验也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前者指满意、敬佩、信服等情感体验;后者则指厌恶、鄙视、愤慨等情感体验。意识形态要想从思想宣教转化为民众的行为遵循,就必须重视对社会心态的建构引领和对社会情感的洞察规训,使民众在内心对其产生喜爱、赞同、接受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既然人民群众是意识形态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同时又是社会关系中知情意相统一的现实个体,那么,考察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尤其是审视人的感性思维方式,对于解释新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缘何要进行感性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了。从传统来看,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突破王朝兴衰的局限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因为它具有的浓厚人文关怀意识,内含丰富的感性层面的道德伦理和价值准则。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感性教化之下,儒家伦理不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处世规范。有学者指出,中国人是情本体的,“所谓情本体,是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根本”。[7](P54)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从血缘关系出发,“把以亲子之爱为基础的人际情感塑造、扩充为‘民吾同胞’的人性本体”,[8](P47)建构出一整套由家及国、家国一体的伦理体系,奠定了中华文化重情的基调。也就是说,中国人是十分感性且现实的,重视人际情感和实用理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重视整体性的模糊的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而不重分析型的知性逻辑的清晰”。[9](P311)也如费孝通所述,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伦理社会,社会关系网以个人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地缘关系为依托,呈现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正是在轻于计算和推论的长期感性教化之下,中国人注重礼治秩序和文化传承,重视生活世界和熟人关系,侧重感性思维和象征模仿。这些实质上都是在说,“中国社会正是一个感性化特征突出而理性化程度不足的社会”,[10](P92)中国人具有突出感性特征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尽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从德政爱民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忠君爱国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上层建筑的情感引领和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从未中断,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情感源泉。

从现实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不断走向现代、多元与开放的状态,社会民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转变。其一是主体意识增强。无论是在家国同构的传统宗法社会,还是在单位集体制的计划经济时代,个体只是国家、民族、集体等宏大叙事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个体欲望的表达向来都是隐匿的。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民众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不断彰显,人们不再依据宏大抽象的总体性来支配观念和安排生活,而是依据自身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验等来塑造精神世界,具有高度的感性化和强烈的情境性特征。其二是重视生活世界。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是社会转型的过程,多样式的生活方式、多层次的生活结构、多维度的生活考验,使人们不断表现出对生活世界及其价值的肯定与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以丰裕和休闲为主的消费社会,人们更加重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和感官愉悦,希冀从日常生活本身中获得满足、意义和解放。其三是权威意识淡化。随着社会世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利益关系愈发多元复杂,思想观念愈加多样多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循理论意识形态庄严的核心信念或缜密的法理逻辑,反而在多元化社会变迁的刺激浸染下,更多倚重感性化的心理意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对于旨在形塑社会观念的意识形态工作而言,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求。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既包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也指向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疏导社会情绪、引领社会心态、汇聚社会情感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现实需要。

二、网络虚拟空间刺激感性交往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感性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生成感性的需要。一方面,对象以何种方式成为人的对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5](P191)例如五官的特性不同,它们对对象便有不同的感觉,而对象能成为对象本身,也是基于社会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以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但人的感觉伴随着人的自我确证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5](P191)由此可见,感性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它随着人类实践方式的变革而变革。进一步讲,人的感知能力与感觉效能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一个逐渐的历史的展开过程。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运用,网络虚拟空间越来越成为承载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重要场所,深刻变革着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整个生存方式。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异体同源且相互作用,支撑着人们的数字化生存或虚拟存在,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使人的感觉和感性获得了新的解放和自由”。[11](P50)从感性主体来看,虚拟空间打破了人单纯活在物理时空的生存域限,人们可以突破现实中狭隘的地域、等级、身份等限制,以物理身体的缺场在网络空间中开展多样实践活动,生成多种社会关系,产生多重感官体验。从感性客体来看,虚拟空间给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转化为二进制代码,使感觉对象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并可以重复、再现甚至再造,从而“在传统的人与感觉对象之间又增加了一个人—机新感性的平台”。[12](P1)进而言之,数字化的虚拟空间既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又打破了物理时空的界限,还突破了感性材料和感性对象的局限性,使人摆脱现实社会规范的限制,并把人从直接感觉对象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拓展了人的感觉维度和促进了人的感性解放。值得注意的是,虚拟技术并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映射,还能进行超越现实的创造。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感官的调动激发和连锁反应都会空前强烈。当无比真实的在场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能使身体五官有逼真的感知和身临其境的感受,会使人们获得“从身体感受到心理触碰再到情感卷入等全方位、纵深感极强”的全新感性体验。[13](P94)

网络社会的崛起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和延伸了人的感官经验,有效地激发和拓展了人的感觉能力,为我们进一步强调感性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契机。马克思主义认为,感觉和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来源于感官对信息的综合作用,感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感性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国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互联网大国,感性在虚拟空间的日益彰显和不断壮大,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14]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为此必须要探讨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感性表征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塑造的全新境遇。

其一,关注具体的表象化思维。虚拟空间为人们展开了广阔的感性表达空间,人们通过便捷多样的媒介进行日常交往,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生活感受,借助感性立体的图像释放情绪意见。虚拟空间不是对世界的抽象和对感性的压抑,其中传递的是川流不息的生活信息,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体验和社会意愿的实际表达。在这些频繁的人际互动之中,很难看到抽象的概念和严谨的推论,更多依靠文字印刷和理论教育的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二,彰显差异的个性化追求。在远离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中,虚幻了身份的不同个体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不同信息,在自我经验和感受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同时具有不同生活轨迹、文化学识、利益关系的人们还会在个体选择中融入不同观点、想象和成见等,直接进行信息加工,尽情表达观念主张,从而不断改变着虚拟空间中的意识形态格局。社会民众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动接受者和消费者,也是价值观念的二次生产者和加工者,更多依靠自上而下进行单向灌输的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难以引起人们的认同。其三,重视体验的感性化生存。随着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逐步融合,社会民众丰富的感性生活在虚拟空间中不断得以再现。单就现实世界来说,相较于刻意遵循概念化、系统化的理论意识形态,人们更多的是无意识地听从已经内化于心的文化传统、道德习惯、社会体验等来进行价值判断。在门槛低、限制少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更是运用直接、感性的沟通手段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自我,借助立体、沉浸的场景空间来谋求体验和拓展经验,“体验文化逐渐成为主宰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14](P161)面对主体体验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即时性,更多依靠硬性植入而忽视感性体验的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其四,延续传统的网络化群体。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与利益相关的理性日益渗透进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习惯当中,并对重视伦理情感和礼治秩序的感性教化传统产生深刻影响。即便如此,这些感性伦理特质不仅没有中断或消逝,而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得到了延续和扩大。当人们从现实社会进入虚拟世界,便摆脱了等级观念和世俗功利等因素的羁绊,更多凭借感性因素自由地开展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恋网婚等交往活动,感性也由此挣脱理性的束缚而成为维系关系的价值主导。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的网民还会集合在一起,形成虚拟社群。虚拟社群是一种广大社会成员自发连接而成的感性群体,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准则、亲情关系、礼仪风俗延伸到虚拟空间,凸显出感性吸引的凝聚力价值,并呈现出行动目标具体化、意见表达情绪化和模仿从众等感性特点。面对情感激发机制和群体集聚效应的不断强化,更多依靠话语教条而忽视情感认同的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难以引起人们的信服。

三、视觉文化兴起塑造感性景观

感性作为哲学范畴,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五官感觉的特性,这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感性方式。马克思主义特别重视人的官能感性在人与外界进行精神交往中的作用,强调“感觉通过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5](P190)而从直观官能来说,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敏锐而又快速的感觉器官,人类从一出生就拥有先天性的视觉感官优势,而且科学证明,正常人感觉到的外部信息,有70%以上来自视觉。网络虚拟世界所提供出的不仅是缺场交流空间,更呈现为由各种符号、图像、视频等营造的感官体验世界。这些象征形式成为虚实关系建构的桥梁,视觉传播日益成为人们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构成,进而“推动着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感性化”。[16](P294)

所谓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17](P137)视觉文化是与视觉相关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自古希腊哲学开始,视觉就被视为通达真理的高级器官而备受推崇,由此开创出一种以视觉在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体系。柏拉图曾说:“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镜是最像太阳的。”[18](P180)亚里士多德也将视觉视为最重要的感官,认为它“最能帮助我们认知事物并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别”。[19](P15)从视觉文化的理论发展来看,匈牙利学者巴拉兹最早提出视觉文化这一概念,并科学预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将会使印刷文化逐渐让位于视觉文化。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也指出,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可复制性,让视觉文化融入人类社会生活,图像或影像成为传递信息和表征意义的主要方式。在此之后,海德格尔提出“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强调“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20](P91)道出当代文化形态转变的真相,即视觉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导文化形态。这种日常生活的图像化呈现被德波指称为景观社会,认为“现实显现于景观,景观就是现实”。[21](P4)在德波看来,商品幻化为视觉表象广泛弥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加速了话语文化向视觉媒介文化的转向。美国学者米尔佐夫沿用了德波的理论,指出视觉文化在后现代社会随处可见,成为后现代文化中的日常生活。从视觉文化的现实发展来看,随着电影技术、电子成像、数码影像等视觉技术的发展运用,视觉影像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的“可视域”和可视性对象迅速扩张。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视觉文化与现代图像技术、数字传媒技术不断融合,极大地推动了视觉文化内容形式与载体介质的丰富和拓展,并“催生出视觉文化的新形态即网络视觉文化”。[22](P117)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23]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勃兴的时代,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主导力量,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认知模式和日常生活方式。

视觉是人们实现对客观世界主观建构的重要通道,与其他官能感觉相比,通过视觉所感知的信息更具渗透力和冲击力,所获得的认识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既利于人们理解接受也易于人们产生共鸣。而视觉文化正是迎合人的这一认知特性,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以图像本身的直观性、可感性和形象性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官,从而能够迅速吸引受众注意进而被有效理解认同。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不仅是人感觉能力的延伸扩展,而且还会“不可抗拒地改变人们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24](P87)人的直观官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大类别,它们既具有独立价值意义,又共同参与并作用于人的感知活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日益被视觉影像所包围,人们开始习惯于通过图像交流信息、获取知识和认知世界。也就是说,人的感官比率被重新分割,人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逐渐趋于视觉化,感性图像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理性文字的超越,对以书籍报刊等文字印刷物为主要载体的传统理论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众所周知,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最早用图画记录日常生活事件,后来慢慢把图画简化成象征性的线条符号,用来描摹事物形状,例如“日”字就是画一个圆形,中间加一点,象征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以象形符号来表意是创造汉字最基本的方法,随后增添的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也大多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符号。随着汉字的发展,逐渐出现大量专有名词和抽象概念,汉字及其表达的汉语的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印刷技术发明之后,印刷品中的语词语句成为信息传播尤其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方式,理性的文字表达必然呈现为概念体系和逻辑推论,从而使抽象化、系统化的理论意识形态在文字文化时代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出现了语言文字向拟声、拟像等象征符号的转向,而且展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生动具体的影像世界。多元思想观念开始以形式多样的感性形象展开自身,既能充分满足人们感官享受而易于理解接受,又能积极调动人们的感受体验而产生情感共鸣,还能有效融入社会生活而被广泛认同。面对信息传播呈现出来的视觉化、感性化、生活化趋势,主要以系统化、抽象化的理论形式存在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主动从抽象观念的单向教导转为具象建构和视觉传达,并通过生活融入和情感内化,达到广泛传播渗透和民众真心认同的效果。

概言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感性传播既是社会民众精神世界的需求使然,即传统礼仪教化和现代精神变迁共同作用下感性认知的彰显;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助推使然,即网络缺场空间和多样媒介载体共同作用下感官体验的强化;还是视觉文化图像叙事的刺激使然,即视觉传播技术和图像符号诱导共同作用下感性表征的包围。为此,适应新时代社会民众的情感需求和网络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探索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现实基础,有效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方法手段,从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由宏大转变为具体、由抽象转变为具象和由枯燥转变为生动,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感性情感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把握教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函数单调性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