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动因、困境和路径*①

2020-02-22孙健

实事求是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领斗争党员干部

孙健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 广东 佛山528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着重强调斗争精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P15)的动员令;2019 年9 月3 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围绕“斗争”深刻阐述了发扬斗争精神的意义和内涵、如何增强斗争本领等重大问题;10月28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P9)今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3]斗争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4]而斗争精神则是发挥斗争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支撑斗争实践,作用于斗争客体的思维、意志和信念的集中反映。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重大矛盾、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面前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冲锋在前;善于斗争、建功立业。因此,理解透彻缘由、深入洞悉困境、找寻实践路径,是发扬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顺利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斗争之由: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动因分析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子,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斗争史;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政治品格,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敢于斗争,才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强起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2](PP4~5)这说明,统揽“四个伟大”,战胜风险挑战,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四个伟大”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而且通过斗争精神这条纽带连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工程,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斗争主题和斗争实践。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进行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其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此,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从斗争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坚定的斗争者,伟大导师马克思曾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斗争号召,其一生也都在用高昂的斗争精神进行着不知疲倦的斗争。因此,斗争精神是斗争主体进行伟大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斗争实践来看,伟大斗争不仅指解决矛盾的具体斗争行为,还包括了支撑着这些实践行为而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精神状态。因此,斗争精神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内在支撑。从斗争客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和军事等领域,且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可见斗争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斗争精神是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面对克服“四个重大”,做到“五个更加自觉”“五个坚决”的斗争任务,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二)发扬斗争精神是建设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伟大工程即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工程。毛泽东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5](P606)其中最核心的法宝就是党的建设。从时间维度来看,纵观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其兴衰成败都是因为放松了对政党自身的建设,致使组织松散,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毫无战斗力;放松了对成员的教育引导,致使思想松懈,丧失理想信念,不思进取。从空间维度来看,当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能力,跨越过了一个个的“娄山关”“腊子口”,都是缘于从严管党治党,有着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魄力,遇到问题、犯了错误,不逃避、不推脱,勇于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生动实践表明,从严约束自己、从严要求自己,不断修炼提升理论和实践本领,才能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3]这些都证明了,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要发扬斗争精神,强化自我革命意识,敢于横刀立马、勤于“三省吾身”、善于“自我手术”。

(三)发扬斗争精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伟大事业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它决定着伟大斗争的方向。当下,正是伟大事业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从总体上看,伟大事业是一项开创性、系统性的伟业,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和推动这一伟业。因为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主动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才有了跨越重山、跨过障碍,跨进新时代。从个体上看,伟大事业离不开个体的每一件工作,正如毛泽东所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6](P1161)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开创性地进行斗争的过程。因此,面对充满荆棘的伟大事业,必须以斗志昂扬的姿态主动在实践中攻坚克难,专挑“麻烦事”、专啃“硬骨头”、专门“涉险滩”,发扬斗争精神为顺利推进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四)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伟大梦想的迫切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所有中国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主动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为伟大梦想,并为此进行了夜以继日、持之以恒的斗争,斗争贯穿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始终。从现实中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P15)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和矛盾问题,既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各个社会领域的;既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既有影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也有各种损害、侵害群众利益的风险挑战。这些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4]因此必须进行斗争。由此可见,实现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既然风险挑战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只有以更加积极向上和更加努力拼搏的精神,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发扬斗争精神、参与斗争实践,才能顺利实现伟大梦想。

二、斗争之困: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制约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7](P190)但在实践中,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斗争精神,面对工作无精打采,斗志缺失,斗争态度不鲜明,有的“本领恐慌”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干事创业能力的发挥。

(一)斗争认知不深刻,不想斗争

认知是行动的基础,斗争认知是对斗争必要性、内涵、形势、对象、要求等内容的认识、感知和把握。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认为“斗争”一词已经过时,没必要斗争,更有甚者认为斗争是“不和谐”因素。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习教育,思想觉悟不高导致的。其一,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浮在表面,形式应付做得多,认真深刻学得少;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没必要学;有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把自觉变不学;有的学习很随意,“想起来就学一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3]其二,政治教育漫不经心。“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8](P368)这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但有的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教育,认为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有的地方“第一议题”制度形同虚设,仅仅是留痕迹、做台账;有的地方政治教育松懈,导致出现不检查不搞的现象;有的针对性不强,方式不科学,导致政治教育收效甚微。其三,思想觉悟不孚众望。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没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坚定“四个自信”;有的精神境界不高,忘记了政治身份,片面强调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有的关键时刻站不出来,等等。凡此种种,造成了对斗争认知不深刻、理解不透彻,不想淬炼和锻炼,不愿意斗争的问题。

(二)斗争立场不坚定,不敢斗争

斗争是有立场的,思想上失一寸,行动上就会偏一尺,思想上的滑坡会直接导致立场上的不坚定。具体表现就是“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政治上不敏感,斗争立场和原则失守、党性和行为失范,甚至害怕斗争。一是政治讲得不够。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讲政治是抽象虚幻的事情,执行决策时做选择、搞变通,甚至是说起来很重要,喊起来很响亮,做起来挂空挡;有的认为讲政治不重要,只要做好经济工作或者本职工作就够了;有的在原则问题上左右摇摆,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有的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讲政治的氛围不浓,政治的弦没有绷紧。二是人民立场不稳。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站不稳立场,就会丧失斗争的基石。有的党员干部没有时刻站在人民的角度做工作、解决问题,甚至远离群众、脱离群众,把党的群众路线当作摆设;有的践行党的宗旨意识不够,心里没有装着老百姓,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三是作风修养不硬。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在党内还存在着作风不纯的问题,对党和人民的危害较大。有的党员干部把优良作风忘于脑后,大搞“面子工程”,却从不沉下心来落实紧急而惠民的实事;有的调研就是“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作秀成分多;有的整改问题大而化之、避重就轻、虚假整改。总之,不讲政治,没有立场原则,就会定力和意志不够,不敢斗争。

(三)斗争本领不高强,不会斗争

谋事创业,光靠勇敢和蛮干不行,还要靠高超的本领作支撑。新形势下,有的党员干部遇到问题惊慌失措,遇到斗争直打摆子,这样注定会坏事、贻误大事。首先,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会处理。大是大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动摇不定、态度暧昧,明确不了红线,没有实力和能力进行斗争;有的面对抨击共产主义的噪音、杂音,一言不发、退避三舍,任由发展、扩散,以致带来恶劣影响。更有甚者,被其左右,甘愿充当传声筒。其次,在风险挑战面前不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忧患意识,对风险挑战认识不足,低估其危害,总认为现在的成就巨大,可以高枕无忧了;有的防范能力不足,问题来了发现不了,发现问题解决不了,守土的责任扛不起来;有的缺少底线思维,更缺乏应对的战略谋划和方案。再次,在改革创新面前不会迎难而上。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实现强国的必由之路。但这是个苦活、负重活,任务之重超乎想象。有的党员干部面对改革创新,乐于当太平官,精于挑易避难,不懂怎样“偏向虎山行”,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为了不出事,宁可少干事”,严重缺乏迎难而上的能力。最后,在自我革命面前缺乏锤炼勇气。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持续对标修正、不断去腐生肌,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这种担当和勇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查找问题时停留在表皮,隔靴搔痒,整改起来不痛不痒;有的甚至有了“心中贼”,变成了“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更别谈自我革命。

三、斗争之径:在知信行统一中发扬斗争精神

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烦恼”、压力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但斗争精神不是党员干部与生俱来的本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生成的,而是需要始终坚持知信行统一,经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长时间“打磨抛光”形成的。可见,坚持知信行统一是发扬斗争精神的时代要求和有效路径。可以说,知信行是斗争精神的三要素,遵循着“认识—认同—践行”逻辑,对应的即是斗争意识、斗争意志和斗争本领。其中,知是前提条件,信是知行合一的桥梁纽带,行是实践要求。知信行统一,就是党员干部要树立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拼搏向上的朝气、锐气和勇气,做愿意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一)理论武装筑基于知:强化思想淬炼,树立斗争意识

坚持知信行统一,知是基础,“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9](P67)党员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通过学习思考,强化思想淬炼,从而拿起斗争武器、唤醒斗争自觉、激发斗争活力,树立起斗争意识。

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拿起斗争武器。要树立起斗争意识,首先要有理论上的自觉。恩格斯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10](P28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着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作用。贯穿其中的核心要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主要包括思考和处理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社会发展、自然界和人类思维规律的基本观点认识;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等。这是在日渐复杂的形势下进行斗争的看家本领和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加强理论学习,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内涵学懂弄通,切实把握好精神实质,不仅要做信仰者,更要做践行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坚持统筹兼顾的辩证法,善于把远大目标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坚持知信行统一,拿起武器,主动斗争。

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唤醒斗争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旗帜,也是行动指南,既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紧密结合时代提出了实践要求。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奋斗精神、拼搏勇气,如“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等,催人奋进、鞭策前行。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激发进取精神,唤醒斗争自觉,保持冲锋姿态。具体来说,就是要学深悟透其思想的核心内容、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领会其中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边学边思,提高认识世界的理论水平。要坚持联系实际开展学习,以加深对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的理解,促使自己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伟大斗争中去。要自觉地用新思想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增强“四个自信”,做到斗争有信念、有底气、有信心,唤醒奋起的斗志。

3.正确认识新时代斗争的“三性”,激发斗争活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日益复杂,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国际局势深刻变化,惊涛骇浪;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荆棘密布;管党治党问题严峻复杂,任重道远。这决定了新时代的斗争面临着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毛泽东曾强调:“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11](P101)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用高度的热情认识斗争形势,以高度的勇气激发刻苦耐劳的精神。要保持政治和战略上的清醒,认真看待和对待斗争;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抓住关键,一个一个解决好。总之,党员干部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激发出奋起斗争的硬核精神,凝聚起斗争的磅礴力量。

(二)坚守信念铸魂于信:固牢精神支柱,坚定斗争意志

坚持知信行统一,信是知行结合的关键环节。坚持把经典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此,要在明理和悟道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增强斗争信心、豪情和勇气,坚定斗争意志。

1.在坚定政治信仰中提升斗争信心。人无魂不立。政治信仰是政党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正是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中,政治信仰是前提,起到统率和主导作用。可见,政治信仰至关重要,有了磐石般的信仰,才会做到思想认同、内心服从、行动维护,才会明确斗争的原则和方向,才会沉淀出胜利的信心。政治信仰是高远的精神,但可表现为具体的科学理论。对待党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指出,“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6](P1481)党员干部要“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这是坚定政治信仰的理论前提。通过学习,达到认识、认同、认定直至信服,并自觉用来指导实际行动。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新时代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四个伟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工作中要坚决站稳政治立场,在坚定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中增强斗争的信心。

2.在敢为人先奋斗中强化斗争豪情。中国共产党有着敢为人先的斗争基因,因而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种斗争豪情需要党员干部在敢为人先的奋斗中迸发出来、强化起来。历史的接力棒要求当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勇敢地接起来,认真地跑下去。深化改革势必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这更需要党员干部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触碰和撬动固化的利益,顺利推进改革。要激发创造的斗志,发挥昂扬的斗志促进创造,抛弃墨守成规的心态,勇于改变现有状态;要保持创新的激情,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有创新解决的精气神;要想方设法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动性,“特别是他们的首创精神,引领着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12]要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创新创造,最大程度地引导人民智慧集中到改革开放事业上来,与人民群众一道奋勇争先、挥斥方遒。

3.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聚积斗争勇气。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安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实质上是信仰和价值观的斗争,是全天候不停息又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取胜的战斗。目前,舆论上的西强中弱局势还没有改变,西方社会扰乱中国、颠覆中国的图谋还没有消停,甚至越来越剧烈,斗争形势极其严峻。因此,党员干部要勇于在这场铸魂与蛀魂的斗争中聚积斗争勇气,做到明辨、笃信、力行。要把鲜明旗帜打出来,坚定立场,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具凝聚力和引领力,不仅要印红天空还要染红内心,这是斗争勇气的“根系”。要把发声之剑亮起来,敢于发声,对错误思想和价值观要坚决站出来反对和抵制,关键时刻、重大问题面前敢于亮剑,这是斗争勇气的“树干”。要把舆论阵地占过来,善于引导,牢牢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创新传播手段,主动占领互联网这块阵地,从而形成牢不可破的阵线,这是斗争勇气的“枝叶”。

(三)贯彻知信落实于行:勇于担当作为,增强斗争本领

坚持知信行统一,行是知和信的目的,知和信的落脚点就是做实。坐而论道出不了本领,要在实践中锻炼和磨炼,方能本领高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斗争本领提升为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第九大本领,更彰显其重要地位。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增强斗争本领的旨归。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党和国家最扎实的基础。“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3](P136)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走来的政党,内生动力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途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追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决定了新时代斗争的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这也是增强斗争本领的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个第一”。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置”,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始终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做到“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13](P138)要把人民作为“第一裁判”,群众的诉求是否得到解决,解决得是否满意,应该由群众说了算。只有满怀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踏实肯干的激情,才能在“由群众来评价”中获得“阅卷人”的肯定。要把人民关切作为“第一信号”,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把这作为最大的事情来对待,解决好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严守政治纪律是增强斗争本领的保障。“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政治纪律是所有纪律中最关键、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党员干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干好事业的保证,也是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政治定力,校正政治方向,打牢斗争的政治基础;锻造忠诚的政治品格,做到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绝对忠诚,不欺骗、不狡猾;强化服从意识,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不谈条件、不讲价钱;强化红线意识,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不越线、不逾矩。另一方面,要坚决同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面对这些行为,要强化纪律执行意识,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一查到底、一纠到底、一惩到底,真正做到执行纪律不留情面,用铁的纪律锻造出铁一般硬的斗争本领。

3.讲究斗争艺术是增强斗争本领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4]只会蛮干,逞匹夫之勇,开展不好斗争实践。而称得上本领的斗争艺术是抓住斗争规律、掌握斗争思维、讲究斗争策略,展开有区别、有侧重的斗争,实质上就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要善于抓住关键要素,围绕重点有针对性的斗争,这样才能在繁杂事情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集中力量把重点地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14]要做到实事求是,既要科学预见事情发展形势,做好谋略,又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灵活斗争。要区分斗争性质,对敌我矛盾,要坚持原则,用尽一切办法开展斗争,强化斗争智慧,通过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对内部矛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采取和谐的策略开展柔性斗争,把握斗争火候,以斗争促团结。

4.投身斗争实践是增强斗争本领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干部的成长、本领的增强都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要多选一些在重大斗争中经过磨砺的干部”,“同时要让没有实践经历的干部到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克难攻坚中增长胆识和才干”。[15]要建立落实党员干部基层工作机制,敢于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压担子,有计划选派优秀分子经受锤炼,“完善基层挂职锻炼制度,做到真挂职、挂实职、真到岗、真处理工作”。[16]党员干部要主动到斗争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锻炼,在矛盾斗争中锻炼成才。当面临重大风险挑战时,比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时,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把所有精力、勇气和智慧都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4]要在这场重大战役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困难越大,可以激发的潜能越大。因此,在浪更急、路更陡的形势下,党员干部更要克服发扬斗争精神的制约因素,淬炼出强烈的斗争意识、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成长为傲雪凌霜、无所畏惧的战士,以“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进行伟大斗争,完成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

猜你喜欢

本领斗争党员干部
小透明,大本领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