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沪浙自贸区联动发展的思考
2020-02-22周赫予
周赫予
研究沪浙两个自贸区的联动,对于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有较大的价值。一些实践和研究表明,沪浙两个自贸区可能会产生同质竞争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进一步优势互补,形成“改革+开放”的联动效应,成为我国自贸区“雁阵”中的引领,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一、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方位“融甬接沪”
沪浙自贸区联动发展,首先要解决与沪甬陆岛通道的问题。
(一)加快推进甬舟铁路工程建设,促进甬舟一体化发展。甬舟同属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的核心区范围。舟山应从基础设施、港口一体化、产业融合等方面全方位对接宁波。
超前谋划陆岛通道。陆岛交通建设先行是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经验。甬舟一体化前提是两地交通互联,优先打通两地陆岛通道。一是甬舟要加快规划建设六横大桥。宁波市发改委发布的《宁波市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中》,关于打造宁波舟山“一小时”通勤交通圈、构筑便捷通达的公铁路网中提及:争取尽快全面开工建设六横公路大桥,先行建设宁波段。二是争取甬舟铁路早日动工建设,实现全省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系统,使舟山成为集疏运枢纽中心,无缝衔接宁波,以进一步密切两地交通联系,真正进入同城化时代,为舟山自贸区发展开拓广阔腹地。
(二)加快推进北向大通道谋划,为沪浙自贸区联动铺路。联接上海的北向大通道二期的前期战略规划研究成果已基本完成。
加快北向大通道建设。与上海的深度合作,必须要实现陆路交通的无缝衔接,只有打通舟山—洋山—上海的直线通道,才能有利于产业的北向输出以及资源的南向输入。目前,这条通道已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及战略安排,“舟沪合作”已拉开序幕。
二、推动沪甬舟港口一体化,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
洋山深水港奠定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其经济腹地已远远跳出了上海市和长三角城市带的范围,辐射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港口群一体化走在前列,这也是沪浙自贸区联动的共同基础。
洋山港开发掀起上海-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序幕。港口一体化实质上是一个超越地域概念,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举措。
1.上海港的困境与选择。目前,上海港新港区选址,短期内难以形成实际生产能力。尽快开发大洋山岛,把大小洋山建设成为一个整体港区,有助于上海港实现6000万标箱目标,进一步提升世界航运中心作用;有助于当前上海经济实现“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提升上海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这都将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产生巨大促进作用,为长三角经济增长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完善江海联运服务体系。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关键,是打通江进海、海进江的“最后一海里”,在突破航运技术壁垒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贸易服务的无缝对接、江海联运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小洋山北侧岸线水浅,适合停靠江海联运船只,在那里建设码头,就可以方便完成集装箱的“同平台换乘”转运。而原来被江海联运船只占据的南侧深水港可以腾出空间,集中精力接待全世界的巨轮,减少船只装卸的时间,提高洋山港的效率,完善江海联运服务体系。
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推动。2017年7月,沪浙两地签下合作协议,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推动成立合资公司,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岸线的联动开发。去年底,浙沪合作共建的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这是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第一个举措,为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开发合作拉开了序幕,两个世界大港的这次合作开发意义深远。从陆地到海上,这是沪浙为响应国家战略,放弃利益樊篱的一次全新跨越,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出的第一步。加快小洋山北侧的综合开发,对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升我国国际港航竞争能力和世界航运体系地位,探索跨省区域合作新机制,构建长三角全面开放新高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小洋山全域一体化开发,有助于沪舟谋划连接上海的沪舟大通道,从而进一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互赢互利。
4.洋山港的合作开发是两个自贸区融合的媒介。开发小洋山北侧是沪浙自贸区联动的前奏。加快开发大洋山,建设集装箱枢纽港,为沪浙自贸区联动发展提供基础性作用和动力资源储备。这有利于两者在地理空间上衔接起来,共同建设开发,有利于从制度上探索我国自贸区开发开放新模式,有利于贸易、金融等开放型经济政策试点试验,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沪浙自贸区在港航产业、商品交易、金融创新、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与联动。
三、发挥油气优势,探索沪浙自贸区联动的共鸣点
2019年5月,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沪浙共同签署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战略合作协议。这为沪浙合作提供了产业基础,更为沪浙自贸区联动发展做好了产业铺垫。
(一)建设东北亚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是沪浙自贸区联动的突破口
1.发展保税燃料油是浙江自贸区建设的切入点。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明确提出将自贸区打造成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和交易中心。努力把浙江自贸区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成高专业化水平的国际化油气交易平台。
2.建设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的机遇。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推动全球降低船供燃料油的含硫量,要求到2020年船舶含硫量排放控制在0.5%以内,这对燃油供应带来巨大挑战。同时,2020年全球船用燃料消费规模将达到3亿吨左右,供需两端存在很大差距,为中国沿海炼油企业生产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打开市场空间,未来我国要在全球船供油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急需整合炼厂的低硫资源,降低成本参与竞争。上海、宁波、舟山等环杭州湾地区的大型临港石化产业群可以进行很好的资源整合,参与全球船供油网络竞争。
3.上海在船用燃料油研究生产中发挥龙头作用。面对国内外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的庞大市场需求,上海石化与石科院积极组织该类船用燃料油的研发生产供应,合作开展项目攻关,进行试生产,成为国内首家生产该类船用燃料油的炼化企业。去年10月,上海石化6500吨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发往上海高桥码头,为途经上海保税区的船舶供油。标志着经国内外船舶试用检验后,由上海石化生产的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成功上市,这也有利于缩小同新加坡的价差。
4.沪舟进行船用燃料油业务合作的可行性分析。一是积极探索洋山港区保税燃油业务。洋山港每年来往船只数量大,中燃等企业借助申港石油储运功能有开展保税燃油加注业务。二是开展与上海申港石油的业务合作。该企业位于小洋山岛,石油储量为130万方,二、三期工程正在建设。加强与该企业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舟山油品产业链。三是着眼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从我国水域特点看,船加油行业的经营,需要在国内沿江海的主要港口布置油库和供油网点,需要点线面结合,构建船用燃油销售网络并使之规模化,以满足不同航线客户需求。
(二)1+1>2,沪浙探索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
1.舟山保税燃料油优势。2017年8月海关总署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油跨关区直供业务监管操作规程》。这意味着舟山供油船可以“跨地区直供”,“一库多供”。在舟山保税油库提完油,为其他关区的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舟山船用保税油供应范围一下子突破了舟山港界的局限。去年舟山完成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410.27万吨,同比增长14.2%,超越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港,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九大加油港。今年舟山上海的保税燃料油供应量,预计在60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可列世界十大加油港第六,如此大的“量级”决定了上海舟山在推动船用保税燃油方面的积极性。
保税燃料油政策取得不断突破。2018年国家商务部以商办贸函[2018]223号文正式批准同意在浙江自贸区开展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支持注册在浙江自贸区内的企业以物理混兑调和方式开展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支持在舟山由浙江自贸区管委会指定的符合监管条件的场所内,允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部分原料,进行物理混兑调和后出口燃料油。
同年浙江自贸区出台《船舶燃料油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行业计量技术制度空白;中石化船供油全球总部正式落地舟山。浙江自贸区还率先突破外资准入,引进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船用保税燃料油经营企业,供油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供油企业达到12家,实现了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领域5家全国资质和7家地方资质的全行业集聚。
2.迈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的第一步。去年5月共同签署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战略合作协议约定,沪浙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产品研发、业务合作、市场培训、人才交流、股权合作、金融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构建“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线下与线上”互联互通的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并积极开展股权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共同推动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沪浙各方明确建立协调机制、互访机制及信息共享机制,并确定指定联系单位,共同协调推进落实各项合作约定。
浙江自贸区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达成“期现结合”合作协议。上海首批6个原油交割库中的3个,以及3个燃料油交割库均在舟山,保税燃料油及原油标准仓单相继生成,期货交割库业务大规模开展,并于去年1月完成保税380燃料油期货首个合约的顺利交割。
3.尝试整合沪舟期现交割体系。开展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仓单流转、标的物的仓储交割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实现交易在上海,仓储、交割在舟山,以及通过舟山客户或仓单在上海套保,实现场内场外市场仓单服务与合作套保。
四、两点思考
(一)争取自贸区扩容。当前浙江自贸区正在2.0版区域扩容政策,试验区应积极争取将大洋山岛纳入到自贸区范围内,届时大小洋山可以享受自贸区的相关政策优惠,可先行试行“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
(二)继续深入改革开放船用保税燃油供应市场。借助沪浙优势,健全船用保税油市场体系价格指数的研发以及指数衍生品交易等,在船用保税燃油市场体系建设、保障船用保税油供应安全、规范、可控的制度和措施方面,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补齐短缺的市场要素,逐步进化到更高层次的全国船用保税燃油市场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