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廷琇女科经验举隅

2020-02-22孟宏伟齐雯燕2冉静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脉象川芎白术

孟宏伟,齐雯燕2,冉静

(1.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医院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2. 河北省沽源县医院妇产科,河北 张家口 076550)

厚廷琇(1892—1984),男,字子珍,河北青县厚召官屯村人。厚廷琇大夫家传四代专治女科,少承祖业,行医数十年,临床经验丰富。1956年河北省卫生厅访贤聘请到保定市河北省中医门诊部任中医师,很快成为保定市当时著名的女科医生。为河北省中医研究所创建初期主要成员之一。中医有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人体体质及生活习惯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医处方及用药特点也与此相关。挖掘本地名老中医经验,对于区域中医学术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家传业医者,多注重临床实效,经验值得重视。现整理出可查到的全部厚廷琇女科经验,内容或简洁或朴实,为保持文献的完整性,便于对厚氏女科经验的进一步研究,保留原貌,收录全部内容及按语,药物剂量换算为以克为单位。案后注释为笔者所加,不当之处请指正。

1 妇科疾病诊治经验

整理出厚廷琇崩漏诊治经验,内容如下。

“用加味胶艾四物汤和加味归脾汤治愈血崩患者7例。疗程:一般5~8天。

处方一:当归15 g,川芎3 g,杭白芍9 g,熟地黄12 g,焦白术9 g,阿胶珠12 g,蕲艾9 g,枣仁12 g,黄芪12 g。水煎服。

处方二:黄芪24 g,当归身12 g,远志6 g,木香3 g,枣仁12 g,焦白术12 g,茯神6 g,龙眼肉9 g,党参9 g,地榆炭30 g,棕榈炭15 g,炙甘草4.5 g,大枣6 g。水煎服。”[1]295-296

注:处方一为胶艾四物汤加黄芪、焦白术、枣仁补益心脾。胶艾汤方见于《金匮要略》:“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胶艾汤可以治疗崩漏、胞阻、胎动不安等症。学习前人经验当从细处着眼。方中活血药物剂量,当归、川芎比例,均应留意。阿胶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血虚出血患者尤宜。阿胶珠为阿胶经蛤粉拌炒而成,可入汤剂煎煮,滋腻之性低,腥味降低,不易碍胃,补血止血效果好。阿胶珠煎煮方便,止血效果不亚于阿胶。目前临床阿胶烊化较常用,厚廷琇使用阿胶珠经验可于临床体会。

处方二为归脾汤加地榆炭、棕榈炭。归脾汤补血统血,用于气虚血崩,出血较多,血虚明显者尤为适宜。地榆炭、棕榈炭止血效果好,用量较大,急则治标。止血药物使用当中病即止,如血止后过度使用,容易造成血液瘀滞,导致出血淋漓不止,或者月经再次来潮时崩漏复发,所以使用止血药物时,常与活血药同用,如本方中用当归。当归目前药房多为全当归或者当归身。当归身以补血为主兼具活血之效,故崩漏可用。归尾、归头活血破血,活血化瘀效果较强,本症不宜使用。处方标注明确,于细节处一丝不苟。

二方各有侧重,所治崩漏因病证不同各有特点,可于临床中辨证使用。

2 产科疾病诊治经验

产科疾病分为妊娠期及产后期,以体现其不同特点。

2.1 妊娠期疾病诊治经验

2.1.1 妊娠恶阻

处方一:“加味参橘饮:摘自厚廷琇大夫报告。来源:自创。主治:妊娠恶阻,喜食酸鲜物品。

药品:人参3 g,炒白术9 g,砂仁2.4 g,橘红4.5 g,当归6 g,炒香附3 g,姜炒厚朴7.5 g,竹茹4.5 g,甘草2.1 g,生姜6 g。用法:水二茶盅,煎成半茶盅,候温服之。如闻药即吐,可先嚼生姜片,随后服药,可免呕吐。

治验:(1)刘XX之妻,27岁,住大城县大水桥村。于1955年8月,已怀孕3个月,呕吐不食。照此方服1剂见效,隔日又服1剂痊愈。(2)蔡XX之孙媳,21岁,于1955年10月,患恶阻。照此方服1剂即愈。(3)蔡XX之妻,住晋县大盘村。于1956年6月7日,已怀孕4个月,但从第2个月即开始呕吐,不思饮食,迁延不愈,邀余诊治。余即用此方令服1剂即愈。

按:厚大夫专门四世妇科,行医30余年,用此方治愈恶阻甚多,无一不效,可以试用。”[2]97-98

处方二:“祖国医学治愈妊娠恶阻。方名:安胎理气止呕汤。

处方:橘红6 g,香附6 g,白术12 g,砂仁4.5 g,厚朴6 g,甘草3 g,玉竹9 g,当归9 g,竹茹4.5 g,生姜3片为引。

疗效:治愈妊娠恶阻35例,均愈。”[1]305

注:二方均以香砂平胃散为主方,理气安胎为主。香、砂理气安胎,合平胃散行气止呕。以白术代替苍术,白术为健脾安胎要药,苍术香燥无安胎效果。当归养血安胎,佛手散中之主药,方中当归应以归身养血为宜。竹茹、生姜降逆止呕。本方未用半夏。半夏降逆止呕效果好,常用于妊娠恶阻。半夏有小毒,如果可以不用半夏取效,妊娠期用药更加安全。呕吐严重,津液耗伤,多可伤及气阴,应适当给予养阴生津之品。玉竹、人参生津益气,养阴而不腻,偏于气虚用人参,偏于阴虚加玉竹,这也是二则方剂的主要不同处。本方量小药轻,可使药力停留于上焦;煎法服法具备,且无毒性药物,安全性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经大量病例应用证实有效,可辨证应用于妊娠恶阻的治疗。

2.1.2 妊娠吐血

“中医治疗妊娠吐血效果显著。治愈例数:17例。一般疗程:4~6日。治疗方法:清肺凉血止嗽剂。

典型病例:安XX,女,26岁。治疗经过:怀孕5个月,咳嗽,咽喉干燥,大口吐血,脉象滑数,经服4剂药后,吐血停止,咳嗽渐愈。

处方:生地12 g,白术7.5 g,黄芩6 g,犀角6 g,知母6 g,天冬6 g,麦冬6 g,当归9 g,紫菀4.5 g,桔梗6 g,瓜蒌6 g,甘草3 g。”[1]306

注:方中犀角、生地凉血止血,为止血主药。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当归养血安胎,当归注意用量,本方用归身为宜,归头归尾避免使用。天冬、麦冬、知母养阴润肺,紫菀、桔梗、瓜蒌、甘草止咳祛痰。据证推测,虽然病名吐血,从用药来看,方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用药较为明显,所用药物入肺为主,应为肺部病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可能性较大,尤其肺结核。心衰、上消化道出血等可能性较小。患者可能既往有空洞型肺结核,怀孕后,病情进展或者新感引动宿疾,导致咳血。因无具体发病时间,主诉有咽喉干燥,不除外燥邪为患。

2.2 产后疾病诊治经验

产后疾病调治应尽量在有限的时间窗之内治愈,避免转为慢性,缠绵难愈。

2.2.1 产后汗症

“方名:调卫止汗汤。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身冷恶寒。

药品:人参9 g,当归身9 g,炙黄芪6 g,桂枝3 g,甘草3 g,麻黄根3 g,大枣5枚。用法:水煎温服。

治验:(1)郝XX之妻,27岁,住大城县里坦村。于1955年8月间,产后7日,虚汗不止,周身发冷,即用此汤,服后身温汗止而愈。(2)赵XX之妻,21岁,住青县西蒿坡村。于1955年8月间,产后3天患虚汗发冷,也用此汤2剂即愈。(3) 杨XX之妻,住青县齐家营村。于1955年9月间,产后4天身冷大汗不止,又用此汤治愈。

按:此方主要为固表止汗,汗止则冷止,故此方对于虚汗发冷的患者可以试用。产后汗自出者,谓之自汗,若睡中汗出,醒来即收,谓之盗汗。自汗阳亏,盗汗阴虚,不可不辨。若汗出手拭之不及者不治,汗出气喘不受补者不治。汗症原因多,治法不一,仍须参考古人经验,上述之方,不可偏执。”[2]177-178

注:方以人参、当归为主药,益气养血,生津补血;桂枝汤调和营卫,产后不用白芍,生姜辛温发散,二味去掉;黄芪固表止汗,麻黄根收敛止汗。产后虚汗,主因气血亏虚,卫气失固,治当补益气血为主,佐以固卫止汗之品。

2.2.2 产后痉症

“治愈产后痉症2例。

中医学对妇产科的疾病,早有详细的记载,如《金匮》云:‘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已将体虚不能抵抗外来风邪的侵袭和自己体质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而发生病变描述出来。

《妇人大全良方》云:‘产后汗多变痉,因气血亏损肉理不密,风邪所乘,其形口噤,背强如痫’等……把产后症状描述出来。

巢氏《诸病源候论》云:‘产后中风痉者,因产伤动血脉,脏腑虚竭……后感寒湿,寒搏筋,筋则发痉。’更深刻地指出了病因和治疗方法。

病例介绍。

例一:患者韦XX,女,29岁,住保定市穿行楼北56号。于1958年1月4日初诊。症状从1957年12月21日忽然发现阴道出血,5个月的妊娠,血多,发生小产。隔5天项发强硬,全身拘紧,始来河北省中医门诊部就诊。项强身拘紧,头痛,咳嗽,面色淡白,舌苔灰,脉象浮细而数。

处方:川芎9 g,熟地9 g,当归15 g,人参6 g,茯神6 g,炙甘草3 g,麦冬6 g,荆芥3 g,陈皮4.5 g,防风3 g,天麻4.5 g。水煎服。

注:本案为小产后兼外感。方以八珍汤加减益气养血为主,遵朱丹溪产后不用白芍,去白芍;白术偏燥,也未用;加入麦冬养阴益气;少用荆芥、防风散风,逐风邪外出。防风为风中润剂,荆芥入血分,可散入营血之风邪,无伤津动血之弊,为傅青主喜用。天麻熄内风,平肝。陈皮理气,条畅气机,使气血调和,补而不滞。

1月5日复诊,脉象稍缓和,项部感觉轻松,仍按前方加百合6 g。

1月6日复诊,服药后项强消失,惟咳嗽稀痰,食欲不振,脉象缓和。

处方:当归12 g,川芎6 g,甘草3 g,人参6 g,杏仁6 g,桔梗4.5 g,知母4.5 g,清半夏6 g,橘红4.5 g,桑白皮6 g,百合6 g,竹沥30 g。水煎服。

1月8日复诊,咳嗽减轻,痰少,仍按前方治疗,8天服药6剂,获得痊愈。

注:患者项强消失,内风已熄,外感引发呼吸道症状较显。因系产后病,证见气血亏虚,仍以人参益气生津,当归、川芎,生化汤中主药,养血活血共为主药;患者咳嗽咳痰,以橘红、清半夏、甘草化痰止咳,杏仁、桔梗、桑皮、竹沥、甘草止咳化痰,百合、知母润肺止咳。百合补益气阴,药性平和,产后虚损兼外感咳嗽可选用。人流术后夹杂外感,临床常见,本案调治此类疾病当有效验。

例二:患者宋XX,女,23岁,省社会计,住保定市南关大街兵役局。1958年1月8日初诊,自述从1957年12月19日在河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产后5天出院。至7天后发现项强、牙关发紧、腰腿痛、身发冷。检查:面色苍白,舌苔灰,脉象沉弦而紧,拟疏风活络法。

处方:川芎6 g,当归12 g,炮姜3 g,炙甘草3 g,党参6 g,独活6 g,荆芥3 g,防风3 g,天麻3 g,牛膝3 g,薤白3 g,枣仁12 g。水煎服。

注:方用生化汤为主,去桃仁,加入党参益气生津为主方;解痉祛风则内外风兼顾,以少量荆芥、防风散外风,天麻熄内风止痉;因患者风寒较重,加独活祛风散寒除湿。2案合看,散风药物痉症时少量使用,中病即止,为厚廷琇大夫有效经验。牛膝补益肝肾,壮腰强膝;薤白,通阳泄浊。患者当有产后浊气外泄不尽,流于体内变生诸证,薤白是非常合适的药物。枣仁养心安神。

1月9日,服药后项强牙关减轻,腰腿仍痛发冷。

处方:党参9 g,白术9 g,当归15 g,黄芪12 g,牛膝4.5 g,寄生9 g,川断9 g,桂枝4.5 g,薤白4.5 g。水煎服。

注:患者产后气血亏耗,肝肾两虚,方以党参、白术、当归、黄芪补气血,牛膝、寄生、川断补肝肾,桂枝振奋少阴通阳,薤白通阳泄浊气。产后虚弱腰腿疼痛可用本方治疗。薤白为产后浊气不清要药,为厚廷琇大夫的独到经验。

1月10日复诊,腰腿减轻,项强牙关紧已瘥,脉象已缓,按前方减去川断、桂枝,加川芎、桂楠、川羌活。

1月13日复诊,诸证好转,惟乳汁见少,又按前方加枸杞6 g。

1月18日复诊,少腹偏左痛,乳汁仍少,另拟补血通乳剂。

处方:当归30 g,杭白芍12 g,川芎12 g,通草6 g,山甲4.5 g,牛膝6 g,云茯苓9 g,元胡9 g,香附9 g,漏芦6 g,黄芪9 g。水煎服。

注:产后气血亏虚,乳汁不行,用此方补血通乳。患者少腹左侧疼痛,方中重用当归,佐以白芍、川芎,补血逐瘀,少用黄芪,补益气血为主,香附行气止痛,理气通乳,漏芦、通草、山甲通乳要药。气血充沛,血脉通畅,在此基础上给予通乳药物,对于虚性缺乳,当有效验。少腹不痛,可以去元胡。

1月30日复诊,一切症状均已消失,惟感全身痠疲劳累。

处方:黄芪21 g,当归15 g,白术12 g,云茯苓9 g,党参12 g,远志9 g,川芎9 g,桂枝3 g,川断9 g,桂圆肉9 g,麦冬12 g,炙甘草6 g。水煎服。

以后即停止服药,痊愈。”[3]152-153

注:患者气血不足,给予归脾汤补益气血。因无少腹疼痛,黄芪用量较前增加,当归、川芎用量减少,未用枣仁、木香。麦冬养阴通乳。川断强腰膝。少用桂枝通阳。与前方承接紧密,巩固疗效。本方对于产后虚弱,气血未复,肝肾不足,阳气不振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本案体现了厚氏妇科产后补虚的总体思路,用药平和,药味少,药量较轻,可师可法。

从2病例来看,痉症治疗均以温经逐瘀、散风熄风为主。例一患者为小产后,治疗偏于补益,可与例二区别,正产与小产的产后调治同中有异,应仔细体会。

注:本文原未标注作者。“河北省中医门诊部妇科大夫厚廷琇治愈产后痉病2例,平均治疗日程10天。治疗方法:养血祛风。”[1]313书中所选2则处方,为例一患者韦XX,1月4日及1月6日处方。据此,可见本文也为厚廷琇临床经验,故一并录入。

2.2.3 产后劳瘵

“治愈产后劳瘵经验简介。

在祖国医学上的探讨。查产后劳瘵病是妇科中最缠绵的疾病,而且病死率很高,它在祖国医学文献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如《妇人大全良方》上说:‘令人沉沉默默,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洩白浊,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结核,咳嗽脓血,下利羸瘦。……’ 已把本病证候叙述很清。王氏《妇科准绳》云:‘妇人致此,多因经行胎产,或饮食起居,七情重伤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调摄或过于攻伐而成。……’它又把发病因素描写出来。薛氏案载,东垣云:‘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因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又曰‘以甘寒泻其热气,以酸味收其散气,以甘温补其中气。’他又给本病立出治法,由此看来,古人对此病,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治疗方法。根据古人的理论,采用滋阴、降火、清热、润肺等剂,灵活运用加减,在临床上已收到了应有功效。

例一。患者王XX,女,38岁,家庭主妇,住保定市西关花椒园2号。初诊1958年4月18日。主诉症状:在1956年9月26日生产后发现头痛耳鸣,喑哑,咳嗽,发冷发热,汗出,至今未愈,日益加重。在现症:一日二三度发烧,自汗、咳嗽,不能卧睡。在这10天内,水谷不能入口,身累不能支持。诊断:脉象细数,面色暗黄,舌质灰滑而腻。病原:此系气血并竭,阴阳两虚,绝谷劳瘵证。疗法:调和气血,滋补阴阳法。

处方:清脾饮加味。党参12 g,茯苓12 g,焦白术12 g,炙甘草3 g,清半夏9 g,青皮6 g,乌梅6 g,草果7.5 g,麻黄根6 g,知母6 g,黄芪6 g,陈皮6 g,生姜2片,大枣3枚。水煎服。

注:清脾汤见于《三因极一证治方论》卷六。厚朴四两,乌梅肉、半夏、青皮、良姜各二两,草果仁一两,炙甘草半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二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渣。疟未发前,并三服。本方温脾化痰,避秽化浊,宣透膜原。吴又可达原饮或即由此方化裁而来。本方证患者可见寒热如疟,舌边缘红,苔如积粉等。本患病情危重,方以清脾汤为主,疏利膜原,调和气机,合六君子汤健运中焦,黄芪、麻黄根固表敛汗。

4月19日复诊。主诉按上方服1剂,汗出略少,冷烧减轻,余症无变化。诊断:脉象仍细数,治疗仍拟前方。

处方:茯神15 g,沙参9 g,山药12 g,焦白术12 g,柴胡6 g,青皮6 g,厚朴6 g,草果6 g,清半夏9 g,乌梅6 g,炙甘草6 g,远志9 g,柏子仁9 g,大枣3个。水煎服。

21日复诊。主述按以上方服2剂,汗出减少,冷烧减去多半,头痛减轻,能食稀粥一碗,不感恶心,能睡一钟头,咳嗽仍作。诊断脉象无变化,治疗拟前意。

处方:沙参15 g,党参15 g,茯苓12 g,白术15 g,青皮6 g,柴胡6 g,清半夏9 g,乌梅6 g,炙甘草3 g,草果6 g,款冬花9 g,知母9 g,麦冬9 g,葛根9 g,红枣3枚。水煎服,嘱服2剂。

注:患者病有转机,仍以清脾汤合六君子汤为主化裁。脉细数,加沙参、山药、知母、麦冬补肺脾之阴,以远志、柏子仁护心;柴胡疏利少阳;款冬花温润止咳;头痛加入葛根;红枣和营;生姜辛燥故去之。

23日复诊:主诉按上方服2剂,冷烧汗出完全消失,咳嗽逐渐减轻,能睡一通夜,能食2碗稀粥,气力增加。诊断:脉象和缓,精神好转,面色红润。

处方:拟以加味四物汤:川芎6 g,当归12 g,炒白芍12 g,生地9 g,沙参15 g,茯苓12 g,款冬花9 g,桔梗9 g,橘红6 g,诃子肉6 g。水煎服。

注:患者服药5剂,症状明显好转,脉证均有变化。厚大夫及时调整了治法,以四物汤为主,加款冬花、桔梗、橘红、诃子、沙参止咳化痰。方随证变,药随证调,灵活应用,不可胶柱鼓瑟。

25日复诊。主诉惟有轻度咳嗽,头痛。余症痊愈。

处方:沙参9 g,川芎9 g,当归12 g,杭白芍12 g,生地6 g,炙百合9 g,桔梗9 g,陈皮4.5 g,麦冬12 g,五味子4.5 g,葛根4.5 g,云茯苓12 g,白术6 g,马兜铃6 g。水煎服。嘱服2剂。

27日复诊。主诉一切症状消失,饮食正常,惟有轻度咳嗽。诊断脉象正常,拟前方加减善后。

处方:当归12 g,生地9 g,杭白芍9 g,百合9 g,云茯苓12 g,桔梗9 g,沙参9 g,甘草3 g。水煎服。

前后共治疗12天,服药9剂,即告痊愈。

例二。患者:臧XX,女,家庭妇女,住保定市南大街73号。

1958年5月17日初诊,主诉自1957年4月产后大汗出,冷烧,至5月份虽未全愈也能支持。至1958年3月突然发冷发烧,自汗、盗汗、咳嗽稀痰,喑哑咽干,呼吸短促,心悸失眠,睡中噩梦,疲劳倦怠,饮食不佳,口干口苦,近来病况更甚。诊断:脉象细数(108次/分),面色枯白,舌质灰薄、形瘦、声音低微。治疗:此系气血并竭,阴阳俱虚,以致真阴耗散,属于产后劳瘵证。

处方:加减保真汤。麦冬9 g,天冬9 g,云茯苓9 g,沙参9 g,生地6 g,桔梗9 g,川贝母6 g,知母6 g,地骨皮6 g,当归12 g,乌梅6 g,炙甘草3 g。水煎服。

注:保真汤见于《胎产秘书》卷下。川芎一钱,当归、生地、白芍各二钱,麦冬一钱,天冬一钱五分,川贝、茯苓各五分,桂枝八分,五味十粒,骨皮一钱,炙甘草四分,大枣二枚。水煎服。虚加人参一钱,黄芪六分,胃弱加茯苓、山药各二钱,砂仁二三粒。用于产后热蒸成痨症。有清热止咳、润肺泻火、滋补真阴之效。本方证因嗜欲无节,起居不时,以致真阴耗竭,虚火上炎,或蒸而热,或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咳血咯血,自汗盗汗,或心神恍惚,梦与鬼交,或经水闭塞,身渐羸瘦。患此者,必须寡欲内养,方能有效。方以二冬、沙参、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为主,知母、地骨皮清虚热,川贝母、桔梗止咳化痰,茯苓健脾,培土生金。

5月19日复诊:患者主诉按上方服1剂后,咳嗽减轻,冷烧汗出仍作。诊断:脉象仍细数,治宜调和营卫。

处方:党参15 g,黄芪21 g,当归12 g,防风3 g,桂枝3 g,炙甘草6 g,五味子6 g,麻黄根6 g,红枣3枚。水煎服。

5月20日复诊,患者主诉:以上方服1剂后冷烧已愈,汗出亦好转,咳嗽亦轻。诊断:脉仍细数。

处方:川芎6 g,当归12 g,杭白芍12 g,生地12 g,款冬花9 g,马兜铃6 g,云茯苓9 g,诃子肉9 g,沙参9 g,川贝母6 g,麦冬9 g。水煎服。

5月22日复诊,主诉:咳嗽逐渐减轻,汗出略有。诊断:脉象略缓和。

处方:党参9 g,茯神9 g,炙甘草6 g,桂枝2.1 g,防风1.5 g,当归12 g,黄芪15 g,麻黄根6 g,诃子肉6 g,桔梗6 g。水煎服。

5月25日复诊,主诉:上方服,1剂后冷烧汗出完全消失,睡眠亦好转,增加气力,惟轻度咳嗽。诊断:脉象和缓,面色红润,精神好转。

处方:川芎7.5 g,杭白芍9 g,熟地6 g,沙参9 g,云茯苓9 g,天冬9 g,桔梗6 g,知母6 g,款冬花9 g。水煎服

5月28日复诊,主诉:以上方服2剂一切症状均消失,饮食增加,略有轻度咳嗽。拟以补气养血以治善后。

处方:党参9 g,白术9 g,云茯苓9 g,炙甘草6 g,杭白芍9 g,当归12 g,川芎6 g,陈皮4.5 g,马兜铃4.5 g,款冬花6 g。水煎服。

6月30日复诊,脉象缓和,症状全消失,患者自愿停止服药。前后共治疗,14天,共服药8剂,病除痊愈。”[3]153-155

注:例一患者产后劳瘵初以寒热如疟为主,治以清脾汤为主,后期阴虚咳嗽为主,治以保真汤法。例二患者以阴虚咳嗽为主,以保真汤化裁取效。二例患者病情均较重。从复诊时间可见,调方勤,处方调整多在3天之内,从同时代收集整理的处方看,对于大部分病证,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体现出中医调治灵活,病证变,方剂会及时变化,用药后疗效反馈效快,符合辨证论治原则,便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利于中医疗效的提高。产后病治疗困难,往往可导致终身缠绵不愈,给患者造成严重困扰。产后劳瘵为难治病,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慢性过程。经过短短十余天治疗,患者症状能明显好转,实属不易,反映出厚大夫医术高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非临床经验丰富不易办到。

3 结语

厚廷琇女科经验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治有所本。从上述内容看,对于历代女科典籍涉猎甚广,选方用药涉及《伤寒杂病论》及唐宋明清诸家,学术渊源深厚,论述精详,对于急危重症经验丰富,选药平和,用量适宜,常常1~2剂即有效果,见效快,疗效好,可惜目前可查资料较少。本文收集厚廷琇女科经验包括崩漏、妊娠恶阻、妊娠吐血、产后汗症、产后痉症、产后劳瘵、产后缺乳等治验,有急症重症,有疑难杂症,认真体会,当有所得。厚氏女科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女厚敬民大夫传承父亲医术在该院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现已经退休多年,仍工作在临床一线,继续为广大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脉象川芎白术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论脉象基值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