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情况调研
2020-02-22
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晋中市成立调研组,采取专题座谈、查看资料、实地走访、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全市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情况
(一)思想认识到位,迅速动员部署
一是根据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的通知》和山西省财政厅《关于报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进展情况的通知》的要求,按照晋中市《“一卡通”发放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出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的相关文件;二是明确基础数据管理、补贴数据采集、数据录入、补贴资金发放、公示公开等职责任务,形成了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相互监督的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到位,发放渠道畅顺,发放流程规范。
(二)确定代理银行,卡折清理到位
为解决过去部门各自为阵,“一人多卡(折)”现象,各县(区、市)部门间通力协作,全面整治“政出多门”“卡出多行”“人卡分离”等问题。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作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经采购确定了服务网点多、服务质量高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代理银行,在财政、民政、扶贫等部门及银行的同力协作下全面完成了卡折清理归并工作。各地创新发放方式,发放效率显著提高。比如:和顺县从卡库匹配、部门发送、银行发放,一环一环跟进,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代理银行按照签订的服务协议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第一时间通知部分休眠卡用户进行激活,对老弱病残人员进行上门服务登记办卡,对部分卡信息不匹配的及时通知本人补办或再次上报正确的卡号更正处理,确保“一卡通”发放平台卡库信息完整准确。代理银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免费为补贴对象开通银信通(免收短信费)、微信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补贴对象可通过上述三个渠道了解惠农惠民资金发放情况。
(三)构建信息平台,加强规范支付
一是坚持惠民惠农政策公开、阳光操作、公平公正、有效监督、违规必究的原则,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做到不遗不漏,全覆盖。二是建立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信息管理平台和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基础数据的采集、融合培训,从7月起11个县(区、市)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经信息平台发放,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无差错”,全面实现“一人一卡、卡随人走、安全便捷”的“一卡通”管理模式。
(四)确保“四统一”,规范后续管理
各县(区、市)将推进“一卡通”规范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来抓。根据动态监管情况不断加强和完善后续管理,坚持“四统一”,全面落实统一补贴发放范围、统一补贴发放方式、统一补贴代理银行、统一补贴信息平台。比如:榆次区实行“一卡通三规范”,推进“一卡通”的长期规范管理。一是规范“卡”的动态管理。通过信息平台,一方面抓好规定动作,每年定期更新一次符合补助条件群众的银行卡(折)信息;另一方面突出自选动作,针对补助群众相关信息发生变动时,要求在15日内进行更新,实现对“卡”的全流程动态管理。乡镇、街道、业务部门、财政、代理银行各负其责,通过登记入库的账户发放惠民惠农各类补贴资金,有效避免虚报错报现象发生。二是规范“卡”的保管使用。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患有精神病智障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残疾人和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可视实际情况委托法定监护人或直系亲属代管银行卡(折),代领补贴资金,同时,要明确代管代领人的责任,并报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三是规范“卡”的信息推送。要求代理银行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委托代发清单后,必须及时将补贴资金划入补贴群众账户,并在发放信息和备注中标明“补贴年度、补贴资金类型、补贴金额”等明细信息,确保补贴对象看得清、看得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部分补贴对象基础信息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部分补贴对象在非农忙时期都外出务工,导致收集的身份证和手机号等信息不准确不完整;二是涉及补贴对象较多,工作量较大,在摸查期间因工作疏忽造成入户核查表信息登记不全,核查表政策依据、发放标准未填写,资金项目名称仍存在缩减名称不全面等问题;三是惠民惠农补贴中的良种补贴是根据补贴对象播种面积和所种粮食品种而发放的,这些数据都由村级组织收集,上报,精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基础信息的更新速度还需进一步国加快
一是个别补贴对象身份证过期未及时更换,导致无法办卡;二是补贴对象未及时将更新的信息上报而导致了惠民惠农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到位。三是个别部门的系统操作员业务不熟练,该新增的补贴对象没有及时新增,导致补贴数据无法导入系统平台或者录错补贴对象,延误了补贴发放。四是补贴发放初期,开设新卡后补贴对象突然死亡,但其“一卡通”存折没有及时到乡镇财政所注销或更换,导致补贴打入了已死亡对象新开出的银行卡。
(三)惠民惠农政策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政策宣讲不到位,部分村没有将惠民惠农补贴政策进行有效宣传,或未将补贴资金全面、及时公示公开,补贴对象只知道卡折上打了钱,对具体项目、金额多少无从知晓;二是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为老弱病障和低龄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政策宣传的能力较差,导致出现没有及时领取或激活新卡折、及时支取补贴等现象;三是个别补贴对象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政策不熟悉,习惯于沿用手中的银行卡,对于指定的一卡通代理银行不认可,有抵触的情绪。
(四)信息系统软件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由于全省无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各县自行建设运营平台,资金支付平台运行的稳定性,提取数据是否符合上级工作要求,还需进一步实践证明;二是运行中发现各基层单位、主管部门、银行之间权限设置上还不太完备,补贴发放数据包与银行对接不顺畅,仍需不断完善;三是与软件公司沟通不够,导致在软件运用方面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方面的问题,目前,正在改进和完善。
三、完善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信息,筑牢惠民基石
一是针对补贴对象资料不全等问题,社区(村)要及时联系补贴对象补齐相关资料;二是财政所对入户核查表进行逐一核查,对有错误或填写不完整的,通知重填或补充完整;三是针对资金项目名称存在缩减名称的问题,要与代理银行协调,规范资金名称。严格按照“宜统尽统、一户(人)一卡、卡随人走”的原则,彻底规范“一卡通”的管理发放工作。
(二)清理基础信息,及时更新数据
明确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定期清理补贴对象信息,村组干部负责清查上报补贴对象情况、清理注销无效的补贴对象信息,确保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精准发放。同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加强涉及各类惠民惠农资金的财务资料的规范管理,各类惠民惠农资金发放花名册按要求造册保管,做到入户资料规范整理,设置封面清晰、目录及页码齐全,装订齐全完整,便于查询和管理。
(三)加强政策宣传,严格公示公开
针对补贴对象知晓率不高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严格公示公开制度。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社区宣传栏、村务公开栏、村村响广播等渠道,争取第一时间将“一卡通”新的政策、补贴信息传达给享受对象,强化补贴对象对惠民惠农补贴的政策依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数量及补贴金额、举报电话等内容的知晓度,确保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及时准确,防止补贴对象在政策理解上出现偏差。同时,结合结对帮扶工作,扩大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宣传效应。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代理银行要严格按要求督促并配合落实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信息公开工作。形成相互监督,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
(四)完善发放系统,确保运行平稳
一是实现财政与公安部门联网,解决户籍信息失真问题;二是实现财政与金融部门联网,解决发放数据传递安全与效率问题;二是实现财政与惠民惠农资金主管部门联网,解决信息共享、交叉审核和预警纠错的问题。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减少发放差错。
(五)完善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一是加强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工作的监督检查,密切跟踪资金运行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一卡通”发放工作稳步进行,保障资金安全运行。二是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电子信箱,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违纪违规的行为,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切实增强震慑力,使之不能贪不敢贪,确实将好事办好,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