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能源转型的供给侧需求侧分析

2020-02-22

山西财税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增加值产业结构

历史上长期以煤为主的经济发展惯性,使山西能源转型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山西经济发展现状是否为能源转型奠定了基础,能源转型对山西经济发展是否会造成冲击,能源转型的方向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山西省能源转型的供给侧分析

(一)经济发展及经济转型趋势分析

与其他省份做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山西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炭产业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的紧迫性。2003年到2016年之间,山西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持续后退,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差距在2016年以前也基本呈加大趋势,这正是长期以来山西依靠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从而使山西整体经济大幅度下滑的结果。2016年非煤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动力,山西GDP总量在全国的排位略有向前,山西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差距也略有缩小。在过去的多年中,山西并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经济转型之路,GDP及其增长率的波动仍然具有典型的资源型特征,煤炭兴则经济兴,煤炭衰则经济衰。2017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煤炭产业6.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6.2%。非煤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7%,汽车产量增长3.3倍。这些数据表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二)山西省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结构

作为具有丰富的煤炭等自然资源的省份,山西形成了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产业结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产业结构由“二、一、三”逐渐演变为“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产业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这说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山西第一产业占比处于较稳定状态,第二产业占比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但2017年,第二产业略有上升,第三产业略有下降,资源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山西以煤为重的产业结构要想根本改变还存在较大的压力,为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而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潜在倾向还存在。从山西省第二产业内部发展情况看,近年来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这意味着第二产业内部以煤为重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为能源转型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三)山西煤炭产业与GDP的依存程度

通过将近年来山西煤炭工业增加值与同年GDP总量相比较,得到煤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用这一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反映山西煤炭产业与GDP的依存程度。数据显示,煤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的阶段正是2002年至2011年山西“煤炭黄金十年”的阶段,也是山西GDP总量增长较为明显的阶段。2012年后,煤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开始快速下降,到2015年处于较为稳定的阶段。同时,随着煤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GDP总量也开始进入持续缓慢增长阶段。这说明,山西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依存度极高,能源转型应采取渐进方式,以避免引起经济的剧烈波动。2017年,虽然非煤产业增加值快于煤炭产业,但由于庞大的基数,2017年煤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呈上扬趋势。这说明,尽管经济转型初见成效,但山西经济发展仍没有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

二、山西省能源转型的需求侧分析

(一)人口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

从人口就业方面看,2008年以来,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量有所波动,2013年以后呈逐年减少态势,按行业分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就业人员和按行业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都呈逐年增长态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都呈逐年递增态势。

城镇人口规模增大、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单位就业人口增加、收入增加等因素,都表明居民对能源的潜在需求有增大的趋势。同时,这些因素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会随之有增加的趋势。能源转型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

(二)就业对能源转型的压力

从三次产业就业状况看,2007年以来,山西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稳中有升,尤其是在2012年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逐年增加。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007年后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519.1万人后,开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持续上升,并且在2012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三次产业就业状况的变化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2002-2011年山西煤炭“黄金十年”的发展,使第二产业就业量持续增加。2012年到2014年,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对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山西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山西经济出现断崖式的下滑。与此相适应,第二产业就业也逐年下降。

就第二产业内部几个主要行业来看,与山西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采矿业和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两大行业,其中2013年采矿业就业量达到最高峰。2013年后,受山西煤炭产业去产能任务的影响,采矿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制造业就业人数在2007年到2015年间有所波动但变化不大,从2015年开始制造业就业人数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建筑业就业2013年前逐年上升,2013年后持续下降,这一发展态势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第二产业内部几个主要行业就业状况反映了这几个行业生产变化的情况,说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一定会对就业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能源转型怎么转,转型的速度快还是慢等等问题,就不仅仅是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如何实现的问题,也是事关山西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山西省内能源消费状况

从居民生活用能的结构看,居民生活用能主要包括电和煤炭。近年来居民生活用电数量稳定增长,生活用煤的数量在2012年后呈逐年递减趋势。可以看出,居民生活消费对能源的需求趋向于清洁化。再从居民对煤炭的消费量变化情况看,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对煤炭的需求都经历了从递增到递减的变化过程。由于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乡村居民生活用煤的数量远远高于城镇居民生活用煤的数量。相较于乡村居民生活用煤量较大的情况而言,城镇居民生活用能主要是对电的需求,并且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其城镇居民生活用电消费量越大。

三、山西省能源转型的方式及路径

(一)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推进能源转型

近年来,太原在能源利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治理污染带来重大利好,具体表现为公共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禁煤令解决散煤污染等,为太原进一步能源转型,从煤炭向电力、从煤炭向新能源转型做了前期试点准备。大同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近十年来煤炭、电力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容乐观,大同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能源转型和产业转型,借争当能源转型排头兵之机,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大有可为。长治经济高度依赖煤炭等支柱产业的格局与转型发展的矛盾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支柱产业增长受限,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急需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会因为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面临极大的发展压力。晋城目前正在扶持煤层气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光伏、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旅游产业,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个产业能使晋城拥有彻底摆脱煤炭的底气。晋中市虽然煤炭、焦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这个煤炭大市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为进一步的能源转型奠定了现实基础。吕梁必须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寻求一条新路,但短期内继续将煤炭视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吕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吕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路径必须选择煤炭清洁化生产和利用。临汾市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治理力度也非常大,但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短期内很难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新能源汽车是临汾推动产业低碳循环发展的亮点,为能源进一步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实现能源转型,从而实现朔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朔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忻州市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全力做好煤炭转型这篇大文章,以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为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走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产业转型之路。阳泉在原煤生产产量减少的同时,洗煤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在对原煤分级筛选、清洁利用方面有所提高。与其他地区相比,运城的工业体系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性较弱,能源转型对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较于其他地区影响较弱。

(二)山西省能源转型的路径

鉴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山西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山西目前完全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技术及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山西能源转型战略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尚不能完全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能源转型的路径应该在一定的时期内仍然选择以煤炭为主,但要改变过去那种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首先在煤炭的清洁化生产和清洁化消费方面下功夫,即以煤炭清洁化生产和利用作为山西能源转型的第一步骤。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包括光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最终实现从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增加值产业结构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