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视阈下中国传统“天下”观的语义解读
2020-02-22刘晓潇
刘晓潇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在“国家”和“民族”概念作为舶来品被带入中华文明的特定语境之前,中国古代先哲对民族群体甚至人类群体的统称为“天下”。“天下”一词,虽经儒、道、释、墨、法、兵等各家思想体系的具体阐述而有语义上的细微差别,但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中,“普天之下”以一种近乎狂傲的文明层次上的自信,整体呈现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结构和秩序的所有构想,涵盖了古人关于“天道”“人道”及“天人之辩”的所有认知。诚如梁启超所言:“我国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为对象,此百家所同也。‘天下’云者,即人类全体之谓,当时所谓全体者未必即为全体,固无待言:但其彀的常向于其所及知之人类全体以行,而不以一部分自画:此即世界主义之真精神也。”
无论“天下”代表的是国家意识,还是更为先进的世界意识,中国古人先于全球化浪潮几千年,就已经以一种“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周礼·春官宗伯》)的王道政治模式,表达了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大同理想,这种理想情怀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文明姿态,对接于现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接于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必须开启的全球治理路径。在中国古代“天下”观所阐释的“天下一家”的治理体系中,“以天下观天下”的基本趋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前提性的态度认知;“宣德化以柔远人”的德治维度,为全球治理提供了综合性的价值导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渐进体证,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行性的路径指引。
一、“以天下观天下”——全球治理的态度认知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全面广泛而正确有效地认识对象,要从对象本身出发,故要从“天下”而不是从“一人、一家、一族、一邦、一国”来看待“天下”。《礼记·礼运》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施行之时,天下为众人共有之日。《吕氏春秋》亦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正如太阳耀世、雨露润物之不偏不倚,世界亦不是个别专属,而应该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共享世界,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承建起“天下大同”的理想追寻,正是基于对“天下”的这一基本认知。虽然传统文化中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的“大同”图景的描绘常常被诟病为空想主义,但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认知前提却为我们正确把握和理解世界整体提供了可能性。
态度到位,治理才能到位。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天下为公”的预言式认知,以几千年后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诸多层级综合而成的全球化趋势得以验证,“地球村”作为一个浓缩概念成为“天下为公”的最佳注脚。从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个体文明的延存从来不是孤立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个体文明的多样性只有在世界文明延存的整合性与和谐性中才能被更好地剖析出来。也就是说,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依存就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这种联系和依存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成为各国发展的基本秉持。这样的发展态势,符合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规律,或者说,全球化倾向正是“人类社会”的本义及其延伸。“地球村”所构筑的宏大场景,使得个体与个体、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在一种“天下在此”的国际时空下进行,“以天下观天下”的宏观视角真正突破了肤色、种族、地域、文化的种种籓篱,在高效并精准运转的现代社会中得以实现。作为“地球村”的基本组成单元,各个国家在保持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维系好与其他各国的和谐共生关系并参与到“地球村”的综合治理中,全球治理才具备继续探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如果没有“天下一家”的态度认知,如果各国不是着眼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是只从本国角度和本国利益来讨论全球治理,那么全球治理将无从谈起。
在“以天下观天下”的大历史观视野下,全球化趋势作为全球治理的发展前提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反其道而行只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风险,在全球化进程中刻意强调国家或民族利益至上、权力至上的“逆全球化”现象,对于调适和推进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进程并无助益。反观近几年国际形势的变化,虽然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事件所带来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移民控制”造成了一定的波动,但从世界整体发展形势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其中的微妙之处正在于:“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说明全球化进程已经到了需要调适的时候,但这种调适更在于其价值和目标的重置,而不是全球化本身的逆转和倾覆;中国的“天下”观及其所蕴涵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天下”认知,为全球化价值和目标的修正提供了中国方案。在这样的认知观照下,全球化体系中“不再有绝对的支配者,而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求;不再维护不平衡的发展,而是以普遍共同发展为念;不再有先进落后之分,而是以文明互鉴彼此包容为重”。
二、“宣德化以柔远人”——全球治理的价值构建
习近平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诸多问题超越了国界的限制,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国际性、全球性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不可能靠一国或几国单打独斗,而需要世界各国联合发力,由此催生了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作为一个还在探索阶段的综合性概念,全球治理包含了诸如价值理念、主体客体、程序规制、绩效成果等多重要素。
其中,价值理念的构建是全球治理的基石所在。任何联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共同目标和一定的共同利益基础,而各民族、各主权国家以及全球性的社会组织都各有自身的具体利益和目标导向,如果没有相对统一的、普适的价值体系作规整,这些具体利益和目标导向势必会影响全球治理的理想实现,故构建世界各国和全人类普遍认同的超越性价值体系,成为全球治理的首要任务。在这个层面上,中国再次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先行一步。2015年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构建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主体的“人类共同价值”,成为构建全球治理价值体系的先声,而这一发声正是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历史性结论。由于“天下”观在内容构成上包含了“天道”与“人道”的所有层级,我们得以在各家学说中提炼出为实现“天下一家”理想目标而生成的价值倡导,儒家的和合观、墨家的义利观、道家的自然观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理念有着天然的对应关系。
儒家“德治—礼治”的治身治家治国之道,构成了中华文明对待外部世界的主流价值观。《论语·季氏》中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化的道德性和道德的人文性,是儒家学说的突出特质,“以德服人、以文化人、以礼育人”是儒家治世的主要路径。在“和合”理念的主导下,人与自身、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命题,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安抚万民、协和万邦”的人文关怀。“修文德以来之”、“宣德化以柔远人”,成为中国“和合安内、和平对外”方针的思想本源,也造就中国始终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全球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墨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兼相爱,交相利”的“贵兼”思想,成为全球治理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进而兼顾全人类利益的基础步骤。《墨子·兼爱(中)》言:“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由“兼爱”导出“非攻”、由“相爱”导出“相利”,这是墨家的理论逻辑。墨子根据尧舜时代设计出大同世界的场景,在其中不分厚薄亲疏贵贱贫富,没有祸篡怨恨征战讨伐,人们互助友爱、兴利除害、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这种“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大公”世界,以一种超前的智慧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阐释,也为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
道家《道德经》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又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思想的一个珍贵品质,就是在因循自然规律基础上的“自由”和“平等”,并由此导出“无剥削压迫、无矛盾冲突,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遵循自然规律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道家眼里,世界是由人和万物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是“道”的本质;人和万物的发生发展、相依互存具有其基于“本性”的自在状态,充分尊重和合理引导这种“自在”状态才能促成事物的良性发展。故全球治理有其规律可循,不可恣意妄为,需要充分研究分析各个国家的个体性,在尊重各国个体性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全球性的整合,且这种整合更多体现为推进和辅助的作用。道家“自然无为”的治理模式,为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家关系平等化作出了重要论证。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球治理的路径体证
从目前形势来看,民族的或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构建虽然已是大势所趋,但基于各个国家的复杂构造和历史站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由此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也相应地困难重重。全球治理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国际视野,在各国政府、各正式国际组织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下,在治理机制体制上已经相对成熟,在应对国际性的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成效显著。但是,从推进全球化有序健康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布局来看,全球治理体系仍然备受拷问,逆全球化思潮、新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仍然暗流涌动。在这样的形势下,除了继续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体制的硬性规制之外,充分发挥治理主体的主导性和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球治理的推动主体中,虽然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正式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人民联合会、世界农民联合会等非正式的全球公民社会组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有效治理的层面上发挥主要作用的仍然是各主权国家政府及政府部门。既然全球治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程,那么从各个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自身责任感和作用力入手,或许是改变全球治理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缺位”格局的可行之道。
在“责任感”这个层面上,中国可谓身先士卒,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国家主体性作了最佳演示。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基于几千年文明积淀基础上的中国式宣言,向全人类展示了中华文明观照天下的底气、智慧和责任。责任意识是中华文明自起源时代就内敛于其中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不但承托起民族复兴大任、更承托起人类维续大任的精神支柱。“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胸襟,展示了中华文明根深蒂固的责任意识,这是参与全球治理的各国主体首先应该强化和深化的治理意识。
“忧天下”的责任意识,必然导出“平天下”的最高理想,但这一理想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盲目自大,其底气源于华夏族人“行道于天下”的渐进式修炼路径,即《礼记·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经由“一身之治”达致“天下之治”的基本路径体证。《孟子》亦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内修方能外治,人是居天地之间的关键所在,个人修身是化成天下的前提,正如钱穆所言:“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这种“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的融通之道,在全球治理视阈下的意义延伸,正在于发动各治理主体的能动性和作用力。
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各国首先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国家层面上的“修身”要求。与全球化进程会削弱主权国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担忧相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实践中反而有着重塑和加强国家自主性的充分可能。在仍然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的世界格局中,人口比重占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的历史趋势却是基本确定的,全球治理事业发展要靠广大发展中国家来推动的历史定位也是基本确定的。但是,发展中国家要改变全球治理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治理话语权长期由西方国家掌控的局面,仍然任重而道远。这一拥有最众多国家、最广泛人口的第三世界群体,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差距却很大,自身发展不足仍然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全球化对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和价值重置的影响巨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需要客观分析形势、保持冷静头脑、寻找符合国情同时符合世情的发展方式。在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全人类事业的发展,是各治理主体“治国—平天下”的参照路径。
“天下一家”“天下为公”,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惠各国、利天下”的基本理念下,在“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下,积极参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理想的全球治理,这是中华文明中传统“天下”观在时代大势下的深度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