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探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以Unit 2 Cloning为例
2020-02-22刘晓辉
刘晓辉
引言
在高考英语中,阅读占据很大的比重。阅读是高中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依赖阅读大量的语言材料并进行足够的语言实践(周杰 2018)。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很重要,还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信息,积累和丰富语言知识,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采用“先读后回答问题”的模式,这种模式没有新意,学生参与度较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学习效果不理想。下面,探究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其阅读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的含义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支架式教学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支持,是英语教学中关于教与学的重要教学理论。“学”指的是学生积极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则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与能力,助力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挖掘新的潜力的过程。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或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素材和学习方法,汲取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提供及时的帮助、指导。当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后,教师可以逐步减少“支架”的辅助作用,发挥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8 Unit 2 Cloning为例,阐述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利用支架式教学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任务是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和潜在的学习需求,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已有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现他们的爱好、兴趣,不断挖掘其“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Vygotsky)指出,学生首先要具备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其次要具备在教师或学习伙伴的指导与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二者之间的区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本堂课针对高二年级学生展开教学,由于他们缺乏对克隆知识的了解,不能有效利用阅读策略,因此在阅读中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甚至翻译错误等问题。考虑到这些因素,认为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是在已经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重新组合阅读材料,同时运用迁移、拓展等教学模式,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目标语言和话题语言进一步理解克隆,并表达自己对克隆的看法。
(二)确定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的话题围绕“克隆”展开,Warming Up部分介绍了Natural Cloning和Man-made Cloning的区别;读前和读中部分就克隆提出了一些问题。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够说出支持或者反对克隆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在引导学生自发预习文章的基础上,教师引领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欣赏并表达文章的观点、总结文章的结构框架,同时反思克隆的利与弊,从而实现对克隆这一知识的延伸与应用,树立“科技领先、敢于担当”的责任感。
(三)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通过话题导入,让学生不断迁移已有知识,并根据图片和视频讨论哪些属于自然克隆,哪些属于人工克隆,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
(四)合作建构系列支架
1.建构文章结构支架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文章结构支架:
Q1:What is cloning?
Q2:How is cloning produced?
Q3:What benefits can human gain from cloning?
Q4:What problems may arise when humans are cloned?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归纳出文章的结构,使他们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的脉络。然后,教师让学生总结文章的特征:这篇文章属于开放型议论文,先介绍克隆的定义和两大主要用途,再以克隆羊多莉(Dolly)为例,介绍克隆的利与弊。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索:未来克隆到底在何处?小组讨论后确定文章结构为:Definition—The major uses—The problems of Dolly—The effects of Dolly—People’s reactions of cloning。
2.建构高频词汇支架
通过小组合作,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素材,掌握相关词汇。
(1)提炼文章词汇,奠定词汇基础。
exact copy,identical,commercial,accumulate,arbitrary,moral,procedure,straightforward,undertake。
(2)利用“头脑风暴”,激活新的词组。
pay off,cast down,have a great impact on,make corrections,raise a storm of objections,become controversial/conservative,abundant medical aid,help or harm,lead us to some place...
3.建构句式支架
句子是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句式的灵活多变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句式,丰富语言表达。
例如,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如I think,I suppose,I sense,I am sure that,you are supposed to do...,in my opinion,in my view,from my point of view,as far as I am aware,as far as I am concerned,from my perspective等。这样,学生就能积累多种语言表达,激发探索和积累知识的乐趣,从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4.建构逻辑支架
高中生虽然能够表达一些短语、句式,有一定的遣词造句能力,但要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地表达,还须进行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例如,在阅读素材中,每一小节都含有主题句,要使文章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就需要思考关键句,挖掘关键句之间的联系,并用一些衔接词语让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语意联系,这样,整个语篇在表达上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首先创造机会,促使小组之间相互帮助,找到各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提升其谋篇布局意识,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其次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掌握一些高级词汇和句式,从而为书面表达增色添彩。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不相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互为补充,互为支架,从而灵活地掌握语言目标。
(五)注重教学效果反馈
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在欣赏和评析之后提出修改建议并给出评价。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重点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反思学习中出现的不足,扬长补短,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
三、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支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至关重要。阅读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把语言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换成思维符号的复杂过程(韩程峰 2010)。支架式教学恰好适合阅读这一特点,能多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既是引领者与监管者,又是推动者和辅助者。在学生需要时,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在学生不需要时,教师及时“隐退”,为他们提供主动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指引他们进入理解与能力发展的新领域。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准确评估学情,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授课,不断了解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有效搭建“脚手架”,让他们快乐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及时有效地促使他们从现有知识能力向潜在知识能力转移。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的读前、读中、读后环节展开,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在同伴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以强带弱,让英语学习基础较好和较薄弱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辅助下,主动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扮演“脚手架”的角色,而学生则是主动学习的研究者、参与者、合作者等。总之,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