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学习法在初中英语分组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3曾秋凤
曾秋凤
一、教育评价、基础学习法和分组教学模型
(一)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定义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2013)。
2.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人类教育评价发展大致经历了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阶段。
第一代教育评价——测验和测量时期,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测量是获取教育数据的有效方法,能提供可量化的客观教育评价。
第二代教育评价——目标中心时期,自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泰勒(Tyler)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education evaluation)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第三代教育评价——标准研制时期,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解决了针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
第四代教育评价——建构时代,自20世纪80代开始。主要标志为认知诊断理论的确立,以“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维模型”为基础,对认知的形成过程作出诊断和判断,即对教育的过去进行诊断和判断。
(二)基础学习法
基础学习法主要建立在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基础上,并汲取了前三代教育评价的“量化”“目标”“标准”的优点而成。大体来说,就是以掌握基础知识为根本目的,通过构建可量化的模型——“目标知识结构模型”“参与对象模型”及“教育评价模型”“学习方法模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最终促使每个学生建立符合个人的学习模式,并形成自我的“思维模型”(张勇2019)。
(三)分组教学模型
以学生可量化的“知识结构”水平为主要因素,并考虑学生的智力测试水平和学习态度,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建立可供评价的初始量化分组模型——“学生知识水平模型”。分组教学模型为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提供了初始的教育评价标准(Aronson 2005)。
二、基础学习法的模型构建
(一)教学目标的分解和模型的构建——“目标知识结构模型”
以牛津深圳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Encyclopaedias的英语知识点建模为例,务实去虚,进行目标基础知识点的可量化分解(见下页表1,受篇幅所限,不展示完整表格)。
表1:Unit 1 Encyclopaedias“目标知识结构模型”
(二)“参与对象模型”及“教育评价模型”
“目标知识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为“参与对象”接下来的“教育评价模型”评价目标达成度作准备。“参与对象”的架构为“学生、教师、家长”,“目标知识结构模型”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家长能明确知道自己的孩子需掌握的知识点及进度,从而辅助监督其对知识点的完成;而教师把控全局,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解决其间出现的问题,并对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度进行考核和评价。以下是模型的建立。
1.“学生现状知识掌握度模型”
为了因材施教,并对教学方法效果进行评估,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解,分组教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相关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建立“初始知识结构模型”。
以学生掌握的词汇层次为例(见表2):
表2:学生词汇掌握度“初始知识结构模型”(大纲表)
A层次(12人)——学生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且有超前学习愿望,可以成为小组内的小老师。
B层次(18人)——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接受能力比较差,但对学习英语感兴趣,有一定的潜力。
C层次(6人)——学生基础很差,记忆和理解都存在一定障碍。
D层次(6人)——学生学习态度很差,基础弱,但学习能力不是大问题。
重复以上步骤,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最终完成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说掌控度模型的建立(见下页表3)。
表3:学生知识掌握度“初始知识结构模型”
2.“学习进度教育评价模型”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中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能起到积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下面以词汇、阅读为例,说明“学习进度教育评价模型”的建立(见表4)。
表4:学生“学习进度教育评价模型”
从表4可以看出,如果监督和指导工作全部由教师单独完成,显然工作量太大,也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掌控度监督,前期第一步皆由学生家长辅助完成,教师进一步核查,待形成习惯后,教师只对学生的完成度进行抽查即可。同时,每个阶段选出执行度和学习效果最好的学生,树立“学习标兵”,让他们切实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自发投入教育模型的学习。
(三)“学习方法模型”
在基础学习法中,“学习方法模型”是最重要的。客观来说,一方面,普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天赋相对名校的学生来说要略差一筹;另一方面,普通学校的学生基础及师资相对名校的学生也要差点儿。但是,这就注定了普通学校的学生无法超越名校的学生吗?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尚未定型,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模型”,并严格执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的“思维体系”,普通学校的学生是完全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名校的学生的。教师尝试了“周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模型”,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词汇学习方法为例,说明“周期学习法”。
词汇“周期学习法”的要点:
第一步:学习目标的分解和时间的指定。
1.Unit 1词汇数量:28个。
2.掌握时间:5 天。D1(7 个)、D2(7 个)、D3(7个)、D4(7个);D5(28个)——总结。
第二步:学习目标(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步看似和第一步差不多,其实不然。第一步可以看作对词汇形的理解,“形”可以理解为事物的表象,对一个单词会听、说、读、写就可以说是完成第一步了。而第二步可以说是一个词汇的“意”,什么是“意”?就是事物的本质。能直接领会“意”再记忆固然好,但是,受天赋和领悟力所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多事情往往是先记忆了,然后才能慢慢领悟。学生的学习也一样,不能理解的,先记住,然后不断理解,领悟力会越来越好。只有随着自我的“学习方法模型”越来越完善,且领悟力不断提升,才有超越天赋比自己更好的人的可能。
“学习方法模型”中的周期学习法强调目标的分解和时间节点的控制,且要尽量保证在计划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学习计划。在时间维度上,“周期学习法”以天为单位,一天为一个检验成果的小周期总结,5—7天为中级周期总结,1个月为一个大周期的总结。
下面以词汇为例,通过表格的形式说明“周期学习法”(见表 5):
表5:词汇“学习方法模型”(周期学习法)
三、基础学习法教育模型的评价
实践证明,基础学习法教学模型的应用效果是很好的,教师在应用基础学习法三个月后进行了对比,效果明显。下面以词汇的掌握度为例,说明基础学习法的应用效果(见表6)。
表6:学生词汇掌握度效果对比(大纲表)
从表6可以看出,基础学习法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几个特点:A+层级学生增加4个,由A层级学生转变;A层级学生增加6个,由B层级学生转变;B层级学生增加4个,由C/D层级学生转变,其中,C层级学生1个,D层级学生3个。
基础学习法的引入给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一把方向性“钥匙”,相信随着他们对基础学习法的不断理解,在建立了个人的学习方式及思维模式后,他们会走得更远。同时,家长监督制度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按时完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
学生的成绩是循序渐进的,由A到A+,由B到A,这和他们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对A、B、D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他们的指导意义是明显的,而对于C类学生,教师相对要付出更多精力。
结语
基础学习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符合自然之道,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都可以用“周期学习法”达成。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及认知不断深化,他们会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型,最终成长为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