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2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6期
关键词:心血管依从性病情

宋 梅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该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与心悸等,并伴有晕厥、眩晕等症状[1]。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种类较多,且起病较急,病程较长,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需给予长期持续的治疗,才能够对病情进行合理的控制。若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易出现猝死,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临床治疗该疾病时,还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2]。其中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15例;年龄65~83岁,平均(72.13±3.46)岁;病程1~6年,平均(2.82±0.63)年;疾病类型:心肌梗死13例,心力衰竭11例,心律失常8例,心绞痛6例,其他4例。试验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16例;年龄66~84岁,平均(72.84±3.67)岁;病程1~5年,平均(2.47±0.39)年;疾病类型:心肌梗死12例,心力衰竭10例,心律失常9例,心绞痛6例,其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以及精神异常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给予有效的心理指导,稳定患者情绪,并对饮食进行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试验组给予健康教育。①心理干预:多数患者由于发病急,且病程较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况,如焦躁、紧张、不安等,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需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其有效的疏导与干预。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对治疗方案进行讲解,说明相关注意事项与预后情况等,以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耐心讲解与疏导,态度亲和,加强与患者沟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合理开展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成功治疗的病例,消除其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并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告知患者维持稳定心理情绪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沟通,给予其关心与爱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护环境,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护理。②健康饮食指导: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重视饮食护理干预。不当饮食会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需告知患者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嘱患者多食膳食纤维与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尽量减少摄入高脂肪含量与高胆固醇类食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合理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食用蔬菜与水果。③健康知识教育: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需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诱发因素、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与护理方法等,以便让患者对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方法,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患者家属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名称、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等,嘱患者按时服药。让患者明白健康教育的目的,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解,以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针对患者的疑问需及时解答,详细讲解治疗方法,并讲解康复知识。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告知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对康复的意义与价值,明确告知患者不严格遵医嘱用药的危害,并引导患者自主服从日常治疗与护理。④健康运动指导:告知患者加强运动锻炼,制订合理的运动方案,告知患者坚持锻炼。避免长时间运动,坚持劳逸结合,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性与身体情况合理调整运动情况。确保运动循序渐进,以便不断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告知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根据患者自身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广场舞、太极拳、散步等。告知患者日常充足休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3种,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严格按照医嘱来执行;部分依从:有时不会按照医嘱来执行;不依从:完全不按照医嘱来执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内容包括身体状况、病情恢复情况、生活态度、独立能力、社会情感,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非常满意25例(59.53%),比较满意14例(33.33%),不满意3例(7.14%),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非常满意19例(45.24%),比较满意13例(30.95%),不满意10例(23.81%),护理满意度为76.19%。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2,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6±3.47)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93±2.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5,P<0.05)。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复发率。该疾病的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以老年患者居多,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影响[4]。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晕厥、眩晕、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血管内科疾病风险系数较高,疾病种类较多,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通常给予药物治疗,但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且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其对疾病不够了解所致。因此,在给予有效治疗的同时需给予其合理的护理干预,以便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5-6]。为了稳定患者的病情,需加强健康教育,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目前,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无法根治,需护理人员与家属积极配合,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健康教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稳定其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尽早康复[7-8]。

该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差,且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给予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9]。开展饮食健康教育干预可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补充营养;开展运动健康教育可指导患者合理运动锻炼,促使身体功能上升,提高免疫力,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可让患者加深对该疾病的理解与重视,以便积极面对治疗与护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让患者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能够积极应对疾病,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缩短康复时间。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为患者提供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让患者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相关研究指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为患者的康复起到辅助作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稳定与合理控制,符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求[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促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血管依从性病情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