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0-02-22苏晓梅
苏晓梅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大连 116033)
无痛性心肌缺血又称为隐匿性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简称为SMI,是一种隐匿性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体中病发率极高。有部分学者证实[1-3],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相应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本次研究中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取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根据冠心病诊治标准对选取的患者进行病症鉴定[4],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为61~90岁,平均(77.31±5.11)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为60~89岁,平均(76.45±6.2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例数、年龄)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服务,主要涉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和基本护理的监测。
1.2.2 试验组护理方法 整体护理: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服务外,还需要增加比较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患者开展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知识讲座。向其宣讲心肌缺血、冠心病相关疾病常识,向患者普及无痛性疾病的原因和常用的治疗方法。另外,向家属和患者详解此病护理的必备技能和知识,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②心理方面的护理。通过给患者讲述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应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在对其进行护理前,通过较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密切交谈,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良性引导,以增强其对护理的配合度。③加强对病房的巡查。由于患者疾病症状表现的并不明显,在对患者进行巡查时必须要着重对心率指标、血压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格外重视对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工作,同时提高巡查频率。④预后护理和日常饮食。良好的饮食对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有明显的帮助,告知患者要多食用一些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用低盐分、低脂肪的食物,促进消化系统的畅通。另外,根据每个患者身体功能的具体恢复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锻炼计划,保证计划的科学、合理性,杜绝过度运动和过少运动[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降减少量、发作时间、发病次数)和依从性进行分析。
使用我院自制量表对依从性进行评估,内容如下。完全依从:在护理时完全依照护士的叮嘱进行,并且能够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完成各项护理;部分依从:基本依从护士的叮嘱进行护理,然而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不能够严格按照正确的标准进行,甚至出现随意添加、减少剂量;完全不依从:患者基本不遵从护士的叮嘱。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划分为3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对两组患者3个等级的人数进行记录,对比其满意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5]:①SAS评分在50~59分,表明患者有轻度焦虑;②SAS评分在60~69分,表明患者有中度焦虑;③SAS评分在70分以上,表明患者有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在计算机中录入全部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n<40,或者理论频数T<1,用Fisher确切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可知,研究组临床指标比对照组更优,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可知,研究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其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前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综合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综合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多发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6-15],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会引起心肌永久性损伤,常伴随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平常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在严重失眠、运动、情绪失控、饮酒时会出现胸闷、心慌,甚至会突发猝死。该病会对老年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16-20]。实际上,整体护理的产生是以常规护理为基本依据,通过不断的延伸和创新而得到的。该种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全面性、针对性,能够给患者提供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根本上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加快患者病情康复速度[21-35]。
本研究中,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依照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对此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积极引导,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能够以稳定的心态来接受治疗,从而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依从性为95.56%、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77.78%,两组患者组间存在差异性,且研究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的饮食和预后护理、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进行运动和饮食指导,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借助于药物对疾病临床症状积极进行改善,对患者加以引导,帮助患者能够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进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病情的好转。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可知,研究组临床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前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低于护理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SAS评分为(64.35±3.21)分,明显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AS评分[(39.18±3.40)分]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